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壞孩子」


違規瀕危 25股份列「壞孩子」 研究報告:股價有大跌或被停牌風險

港股市場越來越大,然而樹大有枯枝,「投資學人」創辦人黃灝然發佈的上市公司「壞孩子」研究報告顯示,今年首季新增7隻「壞孩子」股票,連同繼續入選「壞孩子」名單的18隻股票,市場共有25隻尚未停牌的股票符合「壞孩子」的定義,即是牽涉訴訟、核數師保留意見、董事會不正常人事變動、監管機構裁定違規等。報告指,這些股票會有股價大跌甚至被停牌的危機,投資者宜格外注意,避免遭受損失。

專門研究財技股及殼股的「投資學人」創辦人黃灝然自去年1月起,透過審視港交所披露易內2,136間上市公司的公告,着手研究市場中的「壞孩子」,即違規瀕危公司,其後結集成研究報告,於昨天的記者會上公佈上市公司「壞孩子」名單詳情。其中,有25隻港股「上榜」(詳見附表),成為「壞孩子」,即其股價具大幅滑落甚至股票有被停牌的危機。

四大指標反映經營前景不明

綜合爆煲股票的共通點,「壞孩子」有四大指標:包括「董事會出現不正常的人事變動」、「公司牽涉訴訟」、「核數師對年報表示保留意見」、「公司被監管機構裁定違規」,若上市公司涉及當中兩個或以上的「壞孩子」指標,便反映其經營前景不明朗或存有負面因素,而該股票便會「上榜」,即放入觀察名單作恒常監察。

首季添7 18隻持續上榜

在今年首季首次「上榜」的7隻港股中,報告點名中國農業生態(8166),指其於不足半年內不只一次擬發行新股集資,情況似乎不太尋常。至於持續「上榜」的18隻港股中,其中東方明珠石油(0632)的財務狀況令人關注,早前獨立核數師曾表示,無法就該股表示意見,間接證明公司的營運似乎出現問題。

黃灝然指出,港股市場以散戶為主,加上投資者沒有集體訴訟權,因此希望透過公佈出現瀕危表徵的上市公司「壞孩子」,教育大眾如何甄別營運不善的上市公司及爆煲前的先兆,以保障小股東的權益,以及提高港股市場的企業管治質素。

部分上榜股份不停供股抽水

出席記者會的香港恒生管理學院會計學系教授林自強其後補充,「投資學人」所製作的「壞孩子」名單面世時間不長,是否能準確預測個別股份「爆煲」仍有待觀察。惟他同時提醒投資者,雖然「壞孩子」不一定是即將停牌的股份,但部分「上榜」股份不停考慮,甚至落實以供股等形式向小股東「抽水」的情況似乎不太理想,因此投資者需對此有所提防,避免「中伏」。

從事企業醫生多年的大承諮詢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何華真則認為,部分「壞孩子」的大股東與管理層未必有意侵害小股東的利益,但由於他們可能在經營策略上出現問題,導致企業管治水平低下,才需要以供股等形式向小股東「抽水」。

市場改革有助提升管治水平

對於港交所(0388)早前表示為了維持市場質素,有意推出諮詢文件,建議對得到核數師「不能表達意見」評價的股份作停牌處分,黃灝然對此表示歡迎,因為核數師較一般投資者掌握更多資訊,相信港交所的改革有助提升上市公司的平均管治水平。

首季首次入選「壞孩子」名單的7隻股票

漢思能源(0554)、中國高速傳動(0658)、首長四方(0730)、中滔環保(1363)、長虹佳華(8016)、中國農業生態(8166)、環球數碼創意(8271

其餘18隻於今年首季繼續入選「壞孩子」名單的股票

萬隆控股集團(0030)、綠科科技國際(0195)、東方明珠石油(0632)、中國衛生集團(0673)、大成生化科技(0809)、奧瑪仕國際(0959)、耀萊集團(0970)、西伯利亞礦業(1142)、正道集團(1188)、泰山石化(1192)、中信資源(1205)、南戈壁(1878)、雷士照明(2222)、格林國際控股(2700)、共享集團(前稱互益集團)(3344)、南大蘇富特(8045)、恒芯中國(8046)及恒勤集團(前稱飛尚非金屬)(8331

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轉貼文章 ~ 樹熊醫生 : 中風為何物?可以及早發現嗎? 中風後會點?


全球每6人便有1人會於一生中患上中風,每6秒便有1人死於中風。香港每年約有3,300人死於中風,為香港第四大殺手。中風大致可分類為出血性中風 (俗稱「爆血管」) 及缺血性中風 (腦血管栓塞)。缺血性中風亦可按嚴重程度分為:

1. 動脈局部/完全阻塞(中風)
一種嚴重的緊急情況
腦部供血受阻,令腦細胞死亡
可造成殘障甚至死亡

2. 動脈短暫阻塞(輕微中風)
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暫時缺血性中風(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血栓短暫阻塞動脈
症狀一般在一天內消失

中風的症狀:
半邊手腳/臉部無力/感覺麻木/ 言語不清/ 突然劇烈頭痛/ 視線突然模糊/ 無故頭暈/昏厥/ 通常突然出現/ 可能沒有痛楚/ 可能於睡眠時發生,醒後會察覺到症狀

中風會有甚麼後果?
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 言語不清/ 視野障礙/ 嘴歪、眼斜/ 流口水、吞嚥困難/昏迷/ 死亡

中風急救
觀察病者的清醒程度,檢查口腔,去除異物,將病者側臥,安置於平坦及安全的地方,為病者保暖。
立即致電「999」或按動「平安鐘」求救。
把握黃金3-4.5小時,接受緊急藥物治療 (如注射血栓溶解劑)。

樹熊健康生活小貼士:
保持身體健康/ 多做運動/ 控制高血壓/ 避免肥胖高血壓/ 戒煙/ 控制高膽固醇/ 避免酗酒/ 糖尿病人控制血糖

鳴謝:
🐨的腦內科専科醫生朋友提供資料🙏

轉貼文章 ~ 葡萄這樣吃容易生病

一、吃葡萄後不能立刻喝水
吃葡萄後立刻喝水,不到一刻鐘可能會引起腹瀉。這是因為葡萄本身有通便潤腸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還來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將胃酸沖淡了,葡萄與水、胃酸急劇氧化、發酵,加速了腸道蠕動,就產生腹瀉。
二、葡萄別與牛奶同吃
葡萄里含有維生素C,而牛奶里的有些成分會和葡萄里含有的維生素C反應,對胃有傷害,兩樣同時服用也會拉肚子,嚴重者還會嘔吐。
三、吃海鮮後別吃葡萄
在吃海鮮的同時吃葡萄、石榴、柿子等水果,就會出現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因為在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鞣酸遇到海鮮中的蛋白質會凝固沉澱,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質。
四、吃葡萄不宜過量
由於葡萄含糖很高,所以糖尿病人應特別注意忌食葡萄。而孕婦在孕期要提防糖尿病,因此孕婦食用葡萄應適量。在食用葡萄後應間隔4小時再吃水產品為宜,以免葡萄中的鞣酸與水產品中的鈣質形成難以吸收的物質,影響健康。
五、吃葡萄後一定要漱口
有些葡萄含有多種發酵糖類物質,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食用後若不漱口,口腔中的葡萄殘渣易造成齲齒。
六、葡萄清洗要乾淨徹底
如果喜歡吃葡萄,記得清洗葡萄一定要乾淨徹底,葡萄表皮可能會有殘留的污物,而食用葡萄的過程中難免會接觸到葡萄皮的,將不利於身體健康。

宣印學院分享給經絡拳打氣族✫¸.•°*”*°•.✫✫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轉貼文章 ~ 研究:魚油無助預防心臟病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含脂肪酸 Omega-3 的藥丸無效,而 27 日又有一項追蹤逾 1 5,000 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魚油補充劑無助預防心臟病或中風。

研究人員招募英國逾 1 5,000 名無心臟病跡象的糖尿病患者,隨機分配半數每天服用 omega-3 膠囊,另一半則服用含橄欖油的安慰劑藥丸,這意味著受試者不知自己服用何種藥物。

研究人員平均花了 7 年多追蹤這批患者,並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相關研究結果。

結果發現,服用魚油的受試者中,8.9% 患有心臟病或中風,安慰劑組則為 9.2%,兩組結果並無明顯差異。

牛津大學首席研究員鮑曼(Louise Bowman)說:「這項大型隨機試驗的結果顯示,服用魚油補充劑無法降低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項結果令人失望,但與之前針對他類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展開的隨機試驗結果一致,即服用魚油補充劑並無益處。」鮑曼推論:「推薦服用魚油補充劑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並無理據 。」

《美國心臟病學期刊》(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ardiology)今年 1 月也發表 7 8,000 人參與的 10 項研究分析,結論指出,魚油無法協助高危患者預防心臟病。

曾有若干觀察研究指出,攝取大量魚類與降低冠狀動脈疾病及中風風險有關,但更嚴謹的隨機試驗並不支持這項說法。


運動減脂 | 英研究:空腹做運動有助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 營養師推介4款運動後飲食餐單

 不少健身人士經常會猶疑運動前要不要進食? 有人若運動前不吃點東西便會感到虛弱無力,影響運動表現。外國研究顯示,在空腹狀態(定義是多於8小時沒有進食)下做有氧運動,脂肪燃燒量會比起在已進食狀態的人多,更可以將運動後 9 24 小時內的脂肪燃燒率提升。

 《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Cambridge) 有一篇統合分析研究,比對 269 個在已進食狀態與 270 個空腹狀態做有氧運動 (<70 % 最大攝氧量) 的人,研究結論脂肪燃燒量在空腹狀態比起已進食後高於3.5克。相信是由於經過一整夜不吃東西後,身體肝醣量會減少四成。一旦身體消耗盡了儲存的肝糖,脂肪會成為主要能量來源。相反,運動前進食,會增加血糖和血液胰島素分泌,抑制脂肪酶分泌和脂肪燃燒。

 另外,英國巴斯大學和伯明翰大學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發表的研究指出,早上空腹運動顯著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有助於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

 運動減脂 | 英研究:空腹做運動有助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 營養師建議4款運動後飲食餐單

可是,相似研究測試空腹時做強度比較高的運動( ≥70 % 最大攝氧量) ,例如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或重量訓練,脂肪燃燒並沒有顯著分別。隨著運動強度加強,肌糖會成為主要能源,使用脂肪的比例也減少。早上體內糖份會處於低水平,運動前不攝取足夠碳水和蛋白質,身體會來不及供應能量。重訓前不進食,除了有機會練不足下數(reps)和組數(sets),甚至還會影響肌肉恢復能力。

 空腹時,就算進行一個低強度運動,也未必適合所有人。對於一些習慣吃一頓豐富的早餐的人,空腹做運動會比較吃力,有可能會力不從心,運動表現未能發揮到平常水準。任何人試行前,應先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 容易低血糖症狀、糖尿病患者或長期病患者,應先咨詢醫生、營養師等專業人士的意見。

 值得一提的事,在空腹運動時,蛋白質(即是肌肉)也有可能會被分解,導致肌肉質量下降。為避免血糖過低以及肌肉流失,執行時,鍛煉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並盡量不要做太激烈的無氧訓練。

 運動減脂 | 英研究:空腹做運動有助預防糖尿病和心臟病 營養師建議4款運動後飲食餐單

運動後別忘盡快補充

運動後 30 分鐘內吃東西,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水分及電解質。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補充消耗的肝醣,避免肌肉被燃燒。不同體型和運動類別後需要補充的營養也不同,但對於一般 Keep fit 人士, 15 25 克蛋白質就足夠幫助身體修復受傷的肌肉。

 簡單配搭包括:

 一個三文魚飯糰 + 一杯豆漿

 一件火雞或者吞拿魚三文治 + 一杯 (低脂/脫脂) 牛奶

 一件雞蛋芝士墨西哥卷 + 一杯 (低脂/脫脂) 鮮奶咖啡

 一杯希臘乳酪 + 半杯生果

 參考資料

 Vieira, A. F., Costa, R. R., Macedo, R. C., Coconcelli, L., & Kruel, L. F. (2016).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performed in fasted v. fed state on fat an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116(7), 1153–1164. https://doi.org/10.1017/S0007114516003160

 Iwayama K, Kawabuchi R, Nabekura Y, Kurihara R, Park I, Kobayashi M, et al. (2017) Exercise before breakfast increases 24-h fat oxidation in female subjects. PLoS ONE 12(7): e0180472.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0472

 Edinburgh, R., Bradley, H., Abdullah, N., Robinson, S., Chrzanowski-Smith, O., & Walhin, J. et al. (2019). Lipid Metabolism Links Nutrient-Exercise Timing to Insulin Sensitivity in Men Classified as Overweight or Obes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105(3), 660-676. https://doi.org/10.1210/clinem/dgz104

https://www.healthyd.com/articles/expert-blog/%e7%a9%ba%e8%85%b9%e9%81%8b%e5%8b%95%e6%b8%9b%e8%84%82-%e9%a0%90%e9%98%b2%e7%b3%96%e5%b0%bf%e7%97%85-%e5%bf%83%e8%87%9f%e7%97%85?fbclid=IwAR3Vgd-uvGE7cGFnGxkvWORVlo4W7Uhsq2r5tqhxrNSRtHZu5h4kr0-

糖尿病|患者對心臟不適感覺「模糊」難及早發現 嚴控血糖方為上策

出現胸口痛、胸悶,一般人會容易察覺異常,但心臟科專科陳裕豪醫生指,原來糖尿病患者對冠心病病徵的感覺會較「模糊」,即使身體發出警號,他們也難以察覺,所以往往求醫時,冠心病已嚴重至出現心臟衰竭症狀,如體能下降、氣喘、腳腫等。然而,要處理嚴重冠心病,通波仔手術的難度、複雜度、風險也會較高,因此醫生說,嚴格控制血糖水平、血壓、壞膽固醇水平才是保護心臟的有效方法。

美國和歐洲的權威心臟學會指引,均建議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5以下,超出這個水平的話,便屬於糖尿病,而糖尿病正正是冠心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陳裕豪醫生解釋:「因為糖尿病會影響血管內壁細胞功能,增加血管內發炎繼而鈣化的機會;同時,糖尿病亦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即脂肪血塊積聚於血管內致阻塞。研究顯示,如糖尿病不受控制,患上冠狀動脈血管疾病的風險較常人高兩至四倍,情況不容忽視。」

 

糖尿病患者對心臟不適較不敏感

糖尿病患者確診冠心病時,病情大多已甚為嚴重,陳裕豪醫生說,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對心臟不適的感覺較「模糊」,即使出現心絞痛,例如胸悶、而做運動時翳悶感覺更明顯、甚至反射到下巴或手臂,但他們的感覺並不如一般人敏感,所以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患上冠心病而不自知,發現時已屬晚期。」確診時可能血管已嚴重收窄,出現冠心病併發症,如體能下降甚至有心臟衰竭的病徵,包括氣喘、腳腫、食慾不振等。」

 

糖尿病患者通波仔手術難度較高

心臟有三條主要動脈血管,分別為右冠狀動脈、左旋降支和左迴旋支。糖尿病患者所出現的心臟血管問題,通常非單獨位置,因此進行通波仔手術打通阻塞的血管時,情況較為複雜、手術所需時間較長、需放置較多支架。陳裕豪醫生特別提到:「如果血管鈣化嚴重,放置支架也難以完全擴張撐開血管,手術效果欠理想。因此手術期間可能需要配合衝擊波或鑽石磨頭,擊開斑塊。」

 

SGLT-2抑制劑幫助控制血糖

不過,通波仔手術並非一勞永逸,如果血糖水平未受控制,血管有機會再次收窄,而收窄後再做手術的話難度會更高,甚至沒法進行微創的通波仔,需要開胸做搭橋手術。因此陳裕豪醫生指出,通波仔手術後必須嚴格管理風險,「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6.5以下、壞膽固醇低於1.8,甚至是更理想的1.4,收縮壓低於130,配合起來將風險減低。」其中,控制血糖方面近年有新藥物,例如SGLT-2抑制劑,研究顯示除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對冠狀動脈、心臟健康也有正面的效果。」

當然,健康的生活模式也是控制血糖不可忽視的部分,健康飲食、定期運動、20歲後開始做身體檢查,如有血糖問題也能及早發現和控制。陳裕豪醫生最後提醒,糖尿病和冠心病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糖尿病患者確診冠心病時,病情大多已甚為嚴重,陳裕豪醫生說,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對心臟不適的感覺較「模糊」,即使出現心絞痛,例如胸悶、而做運動時翳悶感覺更明顯、甚至反射到下巴或手臂,但他們的感覺並不如一般人敏感......//




轉貼文章 ~ 三高宜選天然代糖 紅黑白糖熱量相若

日常生活中,糖是不可或缺的調味料,但黑糖、紅糖、白砂糖等不同種類的糖,究竟哪一種較健康?營養師指,其實以上各種糖的原材料均是蔗糖,只是精製程度不同,黑糖、紅糖、白砂糖的熱量相若,營養成分差別不大;着重健康人士可選用全天然代糖如甜菊素,它近乎零卡路里及低升糖指數,適合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等3高士人士食用。
香港營養師學會認可營養師李杏榆指,黑糖、紅糖、白砂糖等均是由蔗糖製成,其中白砂糖是精煉程度最高的糖類,大部分礦物質被移除,糖份含量高;而黑、紅糖則是精製程度較低的糖類,雖保留較多礦物質,但每2茶匙的紅糖其實只有少於0.1毫克鐵質,遠低於女士每日所需要的18毫克鐵質。
黑紅糖精製程度 較白糖低
李又指,由蔗糖製成黑糖、紅糖或白砂糖每100克的熱量約為380至400卡路里,升糖指數達65。綜合以上有關數據,可見黑糖、紅糖除含有小量的礦物質外,其他的營養價值相若,而大部分人每天的用糖量不多,故無論用黑糖、紅糖或白砂糖對人體的影響十分輕微。
對於用蜜糖取代白砂糖是否更健康?李杏榆指出,每100克蜜糖有約304卡路里,升糖指數有50,相對黑糖、紅糖或白砂糖較健康,但由於蜜糖耐熱程度不高,於烹調過程容易燒焦,不適宜用作烹調。
李說,近年市面出現一款全天然的代糖——甜菊素,它是採用天然植物甜葉菊提煉而成,甜度是白砂糖的300倍,近乎零不含卡路里及低升糖指數,適合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等3高人士食用。
記者︰葉漢亮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2148737/%E4%B8%89%E9%AB%98%E5%AE%9C%E9%81%B8%E5%A4%A9%E7%84%B6%E4%BB%A3%E7%B3%96%20%E7%B4%85%E9%BB%91%E7%99%BD%E7%B3%96%E7%86%B1%E9%87%8F%E7%9B%B8%E8%8B%A5


水果GI值比一比
低GI組(GI值55以下)
奇異果、聖女小番茄、芭樂、蘋果、柳橙、葡萄柚、櫻桃、藍莓
中GI組(GI值55-70)
葡萄、木瓜、草莓、香蕉、芒果、鳳梨、桃子、西洋梨
高GI組(GI值70以上)
西瓜、榴槤


【紅皮香蕉營養】維他命C比普通香蕉高2倍!進食紅皮香蕉5大好處

走進生果店,不難發現一梳梳黃色香蕉放在當眼的位置,不過紅色皮的香蕉你又有見過嗎?紅皮香蕉不是基因改造食物,是香蕉品種之一,而且價錢也跟黃皮香蕉相若,但體型則較細。不過在營養上,紅皮香蕉跟黃皮香蕉又有什麼分別?

紅皮香蕉哪裡來?
上次介紹的藍色香蕉不能在香港找到,但今次的紅皮香蕉可以了!紅皮香蕉主要產於東非、亞洲和南美洲等地,今次買的則是菲律賓出產,一梳有6隻售價$17。紅皮蕉比香蕉還甜,因為其糖和熱量較香蕉多,每隻分別多了8克的糖和30卡的熱量。跟賣生果的姐姐細問下,現時香港有賣紅皮蕉的生果店不多,因為來貨不多。
經過試食後,筆者覺得紅皮香蕉比普通香蕉真的較甜一些,有如牛奶蕉,但果肉較厚實,感覺水分比香蕉多。由於本身的甜度較高,可用於不同的香蕉食譜如奶昔、甜品等,減低用糖分量。
另外,其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比香蕉較低,香蕉的升糖指數是51而紅皮香蕉是45,是低GI食物。而且維他命C及抗氧化劑比香蕉較高,如在街上見到不妨一試。















高血壓成隱形殺手 黑巧克力竟是剋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高血壓」具有沈默殺手之稱,不只老年人要警惕,年輕人也要注意,根據調查顯示,20至39歲年輕上班族血壓異常高達6成,這讓心臟病、中風等併發症機率大大提升。造成高血壓的主要原因,大多都跟高鹽飲食、壓力過大、酗酒等有關,就有營養師表示,平時透過多吃這五種食物,可幫助降血壓,還有可隨身攜帶的「黑巧克力」喔!

▲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主要和民眾日常飲食有關。

探究高血壓原因和飲食有很大關係,國外營養師McKel Hill就指出,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其實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壓,像是硝酸鹽蔬菜、橄欖油、亞麻籽,還有可以隨身攜帶的黑巧克力、堅果等。也有醫師建議,民眾為了避免高血壓,可採取三低飲食(低鹽、低糖、低油),但過度可會造成反效果。

以下為5種血壓剋星食物

1. 黑巧克力(可可含量50%~70%):巧克力含有「黃烷醇」,這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可降低收縮壓或是將血液從主動脈抽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壓力,也有助於舒緩舒張壓,以及心臟充滿血液時的血壓。

2. 堅果:堅果含有豐盛膳食纖維,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鈉,達到降血壓的效果,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可維持身體健康。不過堅果脂肪及熱量非常高,攝取得適量。

3. 硝酸鹽蔬菜(甜菜、生菜、菠菜和羽衣甘藍等):硝酸鹽蔬菜會透過增加體內的一氧化氯起作用,助於擴張血管、改善血液流動和循環的功能。而胡蘿蔔、高麗菜、四季豆和芹菜都含有對血壓和心血管系統有益的硝酸。
4. 橄欖油:油酸是人類飲食中常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中的油酸含量可達55~80%,能夠減少壞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將橄欖油和含有硝酸鹽的蔬菜混在一起,更能看到降血壓的功效。可裝在深色容器防光線照射變質。
5. 亞麻籽:亞麻籽含有豐富的脂肪酸、纖維以及被稱為木脂素的多酚,由於木脂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降血壓和避免心臟病。但亞麻籽富含高纖維,多攝取太多,當心肚子會不舒服。
https://tw.news.yahoo.com/%E9%AB%98%E8%A1%80%E5%A3%93%E6%88%90%E9%9A%B1%E5%BD%A2%E6%AE%BA%E6%89%8B-%E9%BB%91%E5%B7%A7%E5%85%8B%E5%8A%9B%E7%AB%9F%E6%98%AF%E5%89%8B%E6%98%9F-070543568.html

高糖高碳「Comfort food」 反損情緒
都市人日常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甚至或情緒低落,有人會選擇食「Comfort food」放鬆一下。雖然人人的Comfort food未必一樣,但不少都是高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雪糕、朱古力等。有營養師提醒,高糖高碳食物只能短暫幫助放鬆心情,但血糖水平大起大落卻反而影響情緒,建議可用效果較持續的「低升糖指數食物」代替。
甜食令人心情佳,原來非只是心理作用。澳洲註冊營養師黃兆章表示,甜食可以提升身體內兩種「快樂荷爾蒙」水平,直接刺激腦部分泌更多「多巴胺」,同時幫助色胺酸進入腦部產生更多血清素,從而令人心情變佳。然而,高糖食物的作用並不持久,而且有不少副作用。
吃甜食血糖起落大 快樂作用短暫
黃指出,長期食高糖份食物,不但有機會令體重上升和蛀牙,同時會加速皮膚老化;如身體本身有發炎等症狀亦可能會加劇。他續稱,高糖食物可在短時間內提升血糖水平,從而起短暫的放鬆作用,但血糖水平「大起大落」有機會適得其反,更影響情緒。
壓力大如要靠進食減壓放鬆,黃兆章建議,可考慮以低升糖指數(GI)食物代替高糖零食,例如水果、低脂奶、糙米、全穀物麵包、連皮番薯及意粉等。低GI食物由於需較長時間消化,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較慢,對血糖上升的影響較低,有助穩定血糖,「快樂作用」亦可較高糖食物持久。
由於低GI食物可以延長飽肚感,黃提醒,糖尿病或想減肥的人士亦可多考慮選擇食用,以代替白米或白麵包等精製食物,以幫助控制體重。

但黃兆章提醒,低升糖指數食物雖然糖份較低,但並非所有低GI食物都健康,例如公仔麵或牛角包等,其脂肪量便可能極高,故亦應留意食物整體的營養成分,避免致肥。

【減肥控糖攻略】瘦身或糖尿病者要Bookmark!低升糖指數(GI)食物列表

不管你想減肥抑或要控制糖尿病情,都一定要認識升糖指數(GI, Glycemic Index),亦稱血糖生成指數。這是控制體內血糖升降、提供飽肚感及延遲饑餓感的重要數字!

我們進食後,身體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便會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令血糖上升。如果是高升糖指數(高GI)的食物,便會較易出現高血糖;相反,低升糖指數(低GI)食物則令體內血糖升幅較少。

糖尿病患者必須保持血糖穩定,避免長期過高或急升,因此平日進食宜以低升糖指數的食物為主。至於減肥一族則可藉這個飲食方法,為每一餐增加飽足感,推遲饑餓感出現,從而控制體重。

常見食物升糖指數一覽

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並不難找,很多都是常見食材,而且種類繁多,毋須怕不合口味。

GI食物(55或以下)︰黑米、糙米、粉絲、通心粉、意粉、魔芋、士多啤梨、栗米、橙、蘋果、雪梨、奇異果、提子、沙田柚、紅腰豆、黃豆、綠豆及眉豆等。

GI食物(5669)︰糙米飯、紅米飯、烏冬、蕃薯、連皮焗薯、香蕉、蜜瓜、 木瓜、芒果及焗豆等。

GI食物(70或以上)︰白飯、糯米飯、普通小麥麵條、薯蓉、南瓜、西瓜、龍眼及茘枝等。

(資料來自香港糖尿聯會)

簡易記住升糖指數高或低

很難記住各類食物的升糖指數?其實很簡單,高纖維食物如蔬菜及生果等,通常升糖較少;特別是高水溶性纖維食物如麥片、燕麥、薏米及豆類等,GI值亦屬於低。但要注意,如果高纖食物已經加工精製,例如是打磨後的即食麥皮,其升糖值就會上升。

在碳水化合物食物中,含脂肪的如牛奶或奶製品,升糖值亦較低。但過多攝取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可增加體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引起三高問題,因此應控制食用份量。

食物愈生 GI值愈低

挑選生果時,別揀已經十分熟透的,因為生果愈成熟,升糖值愈高;稍為有一點生的會更好。另外,以低GI飲食來說,進食原個生果,比起榨汁為好。

除此之外,在烹調過程中,若是將食材切得細碎,或烹煮時間愈長,導致食物太軟稔,也可提高升糖值。

1) 靈活配搭食物平衡升糖值

要在平日採用低升糖飲食並不難,如果其中一餐只進食一種食物,那麼就要揀選低升糖食物。假如有多種食物配搭,盡量以低升糖食物取代高升糖食物,如以糙米代替白米等,或是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比例。

2) 毋須完全戒除高升糖食物

雖然低升糖食物好處多多,但並非每種高升糖食物都是無益,有時我們亦須從當中攝取必須的營養素。其實只要每餐都有一定份量的低升糖食物,便可保持營養平衡,同時達致控制血糖與體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