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轉貼文章 ~ 打防疫針後出現發燒、痛楚不適?撲熱息痛有助紓緩症狀....

繼本港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人口衝破50%後,疫苗接種總劑次亦超過610萬針*。在政府不同新措施如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計劃延長服務一個月至10月底,以及全港24間疫苗接種中心推出「長者即日籌」服務之下,預計將有更多合資格接種的市民接種疫苗。當接種疫苗後,部分市民身體可能會出現輕微的副作用,例如頭痛、肌肉疼痛、注射部位疼痛、甚至發燒。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黃思豪建議,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如輕微發燒或頭痛,接種者可作出適當的自我護理,如服用撲熱息痛(Paracetamol)以紓緩症狀。

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甚麼副作用?

與其他疫苗一樣,接種新冠疫苗可能會引起副作用,反應因人而異。如果你和家人已打針或準備打針防疫,首先要留意出現副作用的徵狀,再作出適當的處理方法。黃思豪表示,接種新冠疫苗一般有兩大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副作用」如出現紅、腫、痛;以及打針6至8小時後,有機會出現「系統性副作用」如輕微發燒、發冷、頭痛、疲倦、肌肉痛、關節痛等。他說:「新冠疫苗常見的副作用通常輕微而且是暫時的,亦並非所有人均會有副作用。一般打第2針後的反應比較大,因為第1針疫苗已訓練了身體免疫系統識別看似新冠病毒的外來敵人,第2針疫苗會誘發免疫系統作出更大的生理反應。」

香港衞生署根據疫苗藥廠提供資料,整合出接種新冠疫苗後可能出現的不同程度副作用#,如下:

.非常常見的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及/或腫脹、疲倦、頭痛、肌肉痛、寒顫、關節痛、腹瀉、發燒。
.常見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包括:注射部位發紅、噁心、嘔吐。
.不常見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0)包括:淋巴結腫大、感覺不適、手臂疼痛、失眠、注射部位發癢、過敏反應(如皮疹或瘙癢)。
.罕見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比例≤1/1,000)包括:暫時性一側面部下垂、過敏反應(如蕁麻疹或面部腫脹)。
.未知(無法根據現有資料估算)包括:嚴重過敏反應;可導致氣促、心悸、胸口痛的心臟肌肉發炎(心肌炎)及包圍心臟的外膜發炎(心包炎)。

有市民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後身體反應較強烈,甚至發高燒。若你接種疫苗後出現懷疑的異常事件,在徵詢醫護人員如醫生、牙醫、藥劑師、護士及中醫師意見時,若他們認為可能與接種疫苗有關,可提醒醫護人員向衞生署呈報接種新冠疫苗後的異常事件。

出現副作用應如何處理?

面對輕微發燒或頭痛等常見副作用,接種者可作出適當的自我護理。如想盡快減輕痛楚不適,以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黃思豪認為可考慮服用撲熱息痛來紓緩症狀。「撲熱息痛主要有兩大作用,包括止痛(輕度至中度的痛楚)和退燒。因此發燒時,可買撲熱息痛服用,亦注意日常護理。當體溫達至攝氏37.5至38.3度就屬『輕微發燒』,建議多飲水和休息,亦可用冰墊敷額頭;但當達至攝氏39度或以上,則屬『高燒』,如持續1日高燒,就要盡快求醫。」

黃思豪指出,撲熱息痛是目前全世界最常用及最安全的止痛藥,但服用時不要超過建議劑量,一般成年人來說,1日不可超過4克 (即4000mg)。留意計算劑量時除了醫生處方的撲熱息痛,也應計算成藥如傷風感冒藥當中含有的撲熱息痛成分,才可作準。

他又提醒,選購止痛藥時,記得須根據盒上指示使用,於使用前詳閱產品標籤說明;如有肝腎病問題或酗酒人士,服用撲熱息痛前應先諮詢醫生或社區藥劑師的意見。另外,不建議為了預防發燒及頭痛,打針前先服用撲熱息痛;應是打針後,當出現副作用才服用,以紓緩症狀。如有疑問或接種疫苗後出現不尋常症狀,應盡快諮詢醫生或藥劑師。

*香港新冠疫苗接種資料概覽:www.covidvaccine.gov.hk/zh-HK/ (2021年8月20日)
#接種須知:www.covidvaccine.gov.hk/pdf/COVID19VaccinationFactSheet_Comirnaty_CHI.pdf (2021年7月20日)

(資訊)
(專欄由GSK支持)

PM-HK-PAN-21-00075(08/2023)


2021年8月29日 星期日

轉貼文章 ~【糖尿病人都可以食零食】


 糖尿病人為了控制血糖,要時刻注意飲食,令不少病人覺得「無啖好食」,但其實有糖尿病不代表不能食零食,只要懂得選擇合適的零食,不但不會加重病情,而且還有控制血糖的功效。

4種適合糖尿病人進食的零食
一、黑朱古力
黑朱古力富含抗氧化劑黃酮類化合物,有助於預防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和預防心臟問題。而且黑朱古力的糖份、碳水化合物和卡路里含量低於牛奶朱古力,每 1 盎司(28 克)中僅含 13 克碳水化合物。其實,黑朱古力的抗氧化成分可有效地讓胰島素控制血糖,適量食用反而能讓血糖含量下降。
建議選擇可可含量至少為 70% 的黑朱古力,不但糖分低,而且熱量亦不高。每日吃25克黑朱古力,能減少30%糖尿病發生率。
二、水果
水果是天然的甜食,不過並非所有水果都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因為部份水果高果糖,會讓血糖上升。而以下的低GI水果,影響血糖波動的程度較小。
每 1 份梨(約140 克)含有超過 4 克的纖維,能減緩血液中糖分的吸收,從而穩定進食後的血糖水平。建議可以切成薄片狀並烘烤,以增加一點鬆脆感。
蘋果
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含有 28 克碳水化合物和 5 克纖維,屬於低GI水果。
葡萄
富含抗氧化劑和多酚,可改善體內發炎,並預防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
三、希臘乳酪
市面上一般的水果乳酪,普遍糖分高,購買時可以細閱營養標籤,如果每100克分別超過10克糖份和15克碳水化合物,就不建議食用,可選擇無糖的純乳酪,即希臘乳酪,是用低脂牛奶加入乳酸菌發酵製成的,蛋白質及鈣的含量相對一般乳酪高,而鈉的含量則最低。
每200 克的希臘乳酪含 20 克蛋白質,有助於控制食慾並減少對食物的渴望,是糖尿病患者的絕佳零食選擇。一項涉及100,000多個參與者的健康數據的長期研究發現,每天食用乳酪,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18%。建議加入喜歡的水果、肉桂、奇亞籽等配料食用,是夏天消暑的必備。
四、杏仁
一份 1 盎司(約28 克)杏仁含超過 15 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研究顯示,20 名糖尿病患者連續 4 週每天食用 60 克杏仁,血糖水平降低了 9%,證明食用杏仁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不過杏仁的卡路里很高,因此將它作為零食食用時,要限制份量。

一步步跟住填 BNO VISA + DEPENDENT [詳細錄影教學] [填Form要注意D咩?] 跟住我做STEP BY STEP

如何用app申請BNO VISA -- 最詳盡一步一步教你

500萬一家四口可以在英國生活多少年? │生活費輕鬆預估都可以不工作近10年│英國的BNO Visa中文小冊子一齊睇


【英國移民】無BNO唔驚移民的方法!!越有錢越簡單😂10分鐘看懂英國所有簽證


[好多人問] BNO Visa申請前要知既9樣野 [準備好先申請會快好多] 港短.英移 #BNO​​​​ #英國​ #UK #HongKonger


[清晰版] BNO VISA [詳細手機APP申請逐題攻略] [填Form要注意D咩] 20分鐘詳盡教學 #BNO​​​​ #英國​ #UK Immigration ID Check



[BNO Visa🇬🇧英國買樓] 200萬港紙買到咩英國樓?|我們要買樓了?|參觀英國示範單位|




2021年8月26日 星期四

轉貼文章 ~ 大馬第二家園 門檻提高

 


馬來西亞被視為全球十大最佳退休國家之一,昔日香港不少人以「第二家園計劃」(MM2H)移居到當地,其最大優勢是門檻低,不過去年疫情導致停止審批申請。本月當地政府公布,今年10月將重啟計劃,惟門檻大大提高。馬來西亞內政部秘書長表示,提高門檻是為了吸引高收入中年人士移居、在當地消費以振興經濟。

本月中,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將於今年10月重啟第二家園計劃,大幅提高門檻,引起不少移居人士不滿。事實上,相關政策不屬於移民計劃,即使移居人士在當地生活十多年,亦有可能因為不符合新政門檻而被迫打道回府。當中最為矚目的是對移居人士的海外收入、定期存款及流動資產要求大大提高。

海外收入要求增3 每月7.4

之前,政策要求申請人每月要有1萬令吉(約18,600港元)海外收入,倘若移居人士於香港有物業收租,要滿足條件相信不困難,但新政下要求海外收入為每月4萬令吉(約74,400港元)。定期存款方面,之前第二家園計劃要求移居人士抵達當地後開設定存戶口,並存入30萬令吉(約55.8萬港元),一年後可提取15萬令吉(約27.9萬元),用作置業買車或給子女在當地的教育醫療開支。新政則要求定期存款為100萬令吉(186萬港元元),一年後同樣可提取半數使用。流動資產要求由50萬令吉上升至150萬令吉(246萬港元)

除此之外,居留簽證時限由10年縮短至5,每年定居日數由以前沒有限制,新增至每年須定居90。移居當地的門檻之所以大幅提高,根據馬來西亞內政部秘書長Datuk Wan Ahmad Dahlan解釋,是要增加收入來協助國家復蘇、重振經濟的戰略,「申請人必須在一年內累計居住在馬來西亞至少90天,以確保他們真正花費並為國家經濟做出貢獻,消費可以包括物業租賃或購買、醫療保健服務、保險、教育、飲食及國內旅遊等。」他續稱,計劃希望吸引35至49歲有高收入能力人士,至於新增證件處理費是為了提高服務質量。Datuk Wan Ahmad Dahlan補充,鄰國泰國及菲律賓亦提高移居門檻,可見是整體趨勢轉變。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去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馬來西亞的經濟全年跌5.58%。今年第二季經濟較第一季跌2%,受Delta變種病毒影響,當地央行更將全年經濟增長由原先預測的按年升6%至7.5%,下調至3%至4%。由此可見,疫情對當地的影響持續。

多個城市供應大增 樓價按年微跌

至於樓市方面,地產研究網站Property Guru發布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指數(MPMI),當中吉隆坡(Kuala Lumpur)樓價按年跌5%,供應量按年升2.03%;檳城(Penang)樓價按年跌1.87%,供應量按年大升34.17%;柔佛(Johor)樓價按年跌5.66%,供應量按年升3.24%;雪蘭莪(Selangor)樓價按年升0.85%,供應量按年升25.66%。

報告又指出,今年第一季吉隆坡樓市每方呎價格跌5%,是自2019年第一季以來錄得的最大跌幅。不過留意到區內的蕉賴 (Cheras)、文良港 (Setapak)及Taman OUG的成交量持續上升,而整體供應量僅微升2.03%;吉隆坡為大馬首都,因此目前跌勢會視為調整,未來仍有長線增長潛力。

至於檳城的樓價自2018年以來一直持續下跌,加上當地仍有不少樓盤正在動工,因此未來樓價可能仍會向下。柔佛樓價在疫情發生後亦持續下跌,正積極解決供過於求的問題,因此供應量升幅為四大城市中最小。地理上,該地區鄰近新加坡,可提供低成本物業,加上「新山-新加坡捷運系統」(RTS)已正式投入建設,待疫情好轉及恢復通關後,市場情緒有望提振。

雪蘭莪是四大城市中,唯一樓價錄得正增長,主要原因是強勁的人口增長及長期的經濟潛力。2021年數據顯示,當地人口約為660萬人,為馬來西亞人口最密集的州份,貧困率也是全國最低。報告指出,由於在疫情下仍表現增長,對未來走勢仍有信心。

吉隆坡宜買樓收租 自住選檳城

如在移居政策門檻提高的情况下,若仍有意在當地置業,作投資用途的可考慮吉隆坡及雪蘭莪,若自住或退休可考慮樓價較低的檳城。今年第一季,吉隆坡每方呎價格約為998.6令吉(約1856港元),以1500方呎物業計算,樓價約278.4萬港元。不過,從地產網站可見,吉隆坡市中心樓價更為昂貴,如新盤ViiA Residences,一房單位面積為636方呎,售價222.7萬港元,即平均呎價約3569港元。至於檳城樓價較廉宜,每方呎價格約725.9令吉(約1349港元),從地產網站可見,1200方呎新盤樓價約162萬港元,是較低門檻的選擇。如有意在當地置業,要留意外國人在當地置業的最低門檻,以及其雜費開支包括律師費、住宅買賣批准費、業權轉讓的印花稅等。

黃清瑤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點揀馬桶】揀馬桶有學問 直沖式同漩渦座廁有乜分別?....鋪地板

省钱DIY自己铺地板,强化地板安装。材料一共只花了$200多!如何拆除旧地毯?铺地板技巧?踢脚线和门框如何收边?KENDI DIY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轉貼文章 ~ 人體自身的神奇補腎四法

 1、外勞宮補腎法:

每晚臨睡前將兩手背緊靠腰部,仰臥於床上,5-10分鐘後,其熱感會逐漸傳遍全身。開始時,雙掌被腰壓住會出現麻脹現象,3-5天后即可適應消除,雙腿會感到輕鬆靈活。常酗酒的人,腦門還會滲出汗珠,有的腰部會出汗。這是因為人的兩手外勞宮緊貼二腎後,雙掌的熱量直接溫煦了二腎,將腎內虛寒之氣逼出,通過運行,變成汗水排出體外。不論晚上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堅持兩手背緊貼兩腎半小時,便可收到奇效。
2、若腿腳冰涼、麻痛,可將左腿架於右腳脖子上,20分鐘後,腿腳便會變熱。倘若每晚再用熱水泡腳,然後按摩兩腿根部的“氣沖”穴,並反復揉擦兩腳心的“湧泉”穴,反復拍打、叩擊、推揉、按摩兩腰出的“腎俞”穴,則效果更佳。
3、小指頭提水法(手指頭有許多神經末梢,聯結五臟六腑,例如右小指頭通腎,主宰生長、發育、生殖、強壯,開竅於二耳與二陰;左小指頭通膀胱,是人體主持水液的代謝,它通肺、通胃、通腎)。常練小指頭提水法可以強腎。日本有些人長期用此法強腎後,70多歲還能生育。倘若再添加以膝蓋逆時針走路法(走圓圈路)的鍛煉,靠人體自身練出的功能,就能治好上述的腎虧、腎衰之疾患。
4、抖腎:雙手握拳,拳心虛空中,貼在腎腧位置(如下圖),利用膝關節的上下抖動進行反復摩擦,雙拳不動,雙腳隨著身體抖動輕微起踮,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每次三五分鐘,就可以緩解一個小時連續勞動的疲勞,很適合現在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這個方法還適合中老年人養生,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聯,其實是腎氣衰了,按摩腎腧有直接補腎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時動一動,腎氣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彎了。”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轉貼文章 ~牙周病是吃出來的?3類食物可能是元凶

 

文/小峰一雄(牙醫博士)

【編者按】愛吃麵包、拼命補鈣,都會讓你得牙周病?治療牙齒40年的牙醫博士小峰一雄指出,很多人的牙周病都是吃出來的。

我想討論一下近年來倍受關注的牙周病。牙周病過去被稱為「齒槽膿漏」,我在學生時代學習到「齒槽膿漏不是疾病名稱,而是牙齦流出膿液的狀態」,因此一直以為它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而且,當時患有齒槽膿漏的人比現在還少。但近年來,孩童也開始出現牙結石,再加上飲食西化,我也實際感覺到口腔疾病患者日漸增加。

牙周病是怎麼發生的?

那麼,牙周病是怎麼發生的呢?日本一直認為牙周病是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但目前美國已經出現新的見解,且漸漸成為主流。美國的牙周病學會會長也於2012年表示:「牙周病是細菌傳染病的認知已經被顛覆。」

目前認為牙周病是由Aa菌(放線桿菌)與Pg菌(牙齦紫質單孢菌)所引起。許多人口腔中確實都有這兩種細菌,但仍有些人不會罹患牙周病。美國牙周病學會則認為「是否罹患牙周病,與牙周組織的細胞環境有關」。

另一方面,日本的牙周病預防著重於用牙刷來去除會造成牙周病的齒垢。牙科醫院則以檢查牙齦、清洗牙結石並指導患者正確刷牙為一般流程。若這樣仍無法治癒牙周病,就會實施抗生素療法。這種治療來自於「牙周病是細菌感染疾病」的認知。抗生素藥效極快,或許立刻就能改善症狀,但一旦中斷服藥,牙周病就會再次發作,也有不少人在斷藥後症狀更為嚴重。

不僅如此,抗生素除了會殺死牙周病菌,也會殺死腸道內的細菌,服用一段時間後,全身免疫力就會明顯減低,可能因此引發各種疾病。牙周病菌當然是愈少愈好,但細菌並非全部都是壞菌,事實上,人類是與許多細菌共生共存的。

那麼,造成牙周病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美國牙周病學會列出的可能因素有: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鈣質、缺乏鎂等,這些假設顛覆了以往的健康飲食生活常識。

以下介紹牙周病的原因與我目前實行的飲食療法,供各位參考。

牙周病飲食療法:3類食物別吃太多

1. 碳水化合物

在美國牙周病學會發表研究前,我就認為牙周病與蛀牙一樣,都與生活習慣有關。

進行飲食調查後發現,牙周病患者的飲食生活有十分明顯的特徵,絕大部分患者都非常喜歡碳水化合物。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的人,牙齒周圍會緊密附著一圈齒垢,檢查後立刻就能發現。若能在每天刷牙時去除這些附著的齒垢,或許就能維持健康,但每天都要進行完美無暇的牙齒清潔工作,是十分勞心費神的。

那麼實際上,到底吃多少算是攝取過多呢?對人體來說,碳水化合物就像汽車使用的汽油。但汽車會將多餘的汽油儲存在油槽內,人體卻會將多餘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並儲存在脂肪細胞中。而脂肪細胞對健康會產生各種不良影響,牙周病就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要預防牙周病,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必須是身體能夠用完的分量。參考的指標是,吃下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三十分鐘,若牙齒產生齒垢,表示碳水化合物過多。因為白飯等碳水化合物屬於多醣類,會被唾液中的澱粉擫、細菌及酵素分解成單醣類。多餘的單醣類會進入牙齒,進而形成齒垢。

請各位試著比較吃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與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牙齒的狀態,並用牙籤清除牙縫與周圍,若發現齒垢,就是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了。

2. 鈣質

攝取過多鈣質也是造成牙周病的原因之一。日本人由於鈣質不足,經常倡導必須積極攝取鈣質。當聽到過多鈣質會造成牙周病,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對年輕人而言,鈣質確實在成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當骨骼已經長成之後,人體便不需要那麼多鈣質,攝取過多鈣質還可能造成危險。

接下來說明鈣質在體內的作用。

鈣質進入人體後,會先進入血液中。但血液中的鈣質會保持在一定的濃度,因此多餘的鈣質會運送到別的地方,並在組織與內臟中形成類似小石頭的固體,這種現象稱為異位性鈣化,是非常棘手的狀況。腦細胞發生鈣化會引發阿茲海默症,眼睛的水晶體發生鈣化則會導致白內障。此外,牙齒發生鈣化會形成牙結石,若放著不管,就會發展成牙周病。隨著年齡增長而引發的症狀,多半都是因為攝取過多鈣質所造成的。

3. 鹽分

除此之外,鹽分中的鈉與蔬果中的鉀也須均衡攝取。鈉的特性是不會進入細胞內,因此即使吃下高鹽分的食物,其中含有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營養也不會被細胞吸收,而是會排出體外。另一方面,鉀則會進入細胞內部,因此必須均衡攝取鈉與鉀。

一般多認為鉀與鈉的攝取比例以1:3.8為宜,但若以健康為考量,建議以1:0.1~1較為理想。尤其是患有嚴重牙周病的人,建議極力避免攝取鹽分。

2類食物,改善牙周病

● 鎂

事實上,鈣質無法自行排出體外,因此如前文所述,由血管送出後會進入身體其他部位。不過若體內有鎂,鈣質就能和鎂一起排出,因此建議各位積極攝取鎂。鎂含量高的食物以海藻類與堅果類為主。

●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

亞麻仁油與紫蘇油中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可有效預防及治療牙周病。美國曾針對9182名二十歲以上成人進行調查,發現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攝取量愈高的族群,愈不容易罹患牙周病。然而日本國內販賣的油品幾乎都屬於Omega-6,這些油品具有較強的致發炎作用,吃多了對身體易造成不良影響。

附帶一提,青背魚含有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及EPA(二十碳五烯酸)也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我做過一項飲食調查,發現常吃海鮮的人較少罹患高血壓。不過,Omega-3油品非常容易氧化,不僅不能加熱,即使只是淋在溫熱的食物上,也必須在淋上去之後馬上吃掉,避免油品受熱。購買時也要選擇不透明的遮光瓶罐。

以上是造成牙周病的原因,以及我建議患者採用的飲食療法。或許有人會懷疑,真的只靠這些方法就能改善牙周病嗎?當然,若已經有牙結石附著在牙齒上,就必須先去除牙結石,接著只要持續使用前述的飲食療法,就不會產生牙結石,因此不需要擔心。請先試著避免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與鈣質,只要做到這兩點,就能改善與預防牙周病。

摘自《牙痛,透露你的健康警訊》 世茂出版


【字幕】不想牙周病導致脫牙 選牙膏要留意哪些成分?如何令大腦走出抑鬱、情緒問題?到底自體免疫病可否服用綠茶素?《小培答客問》(2021-11-14)

同趁加影 ~

牙痛起來要命!古代中醫4個妙方治牙痛

文/吳國斌(心醫堂中醫診所院長)

【編者按】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命」,有過親身經歷的人想必深有感觸。中醫自古就流傳下來許多妙方,可以有效治牙痛。

中醫認為「齒為骨之餘」,又「腎主骨」,所以就牙齒本身而言,是屬腎所管轄。而牙齦為齒之床,齒植根於齦中,牙齦主要由手陽明大腸經及足陽明胃經所管轄。也就是說,牙齦發炎腫脹疼痛的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主要與胃腸的功能相關。

許多牙周病的患者,多有胃腸功能較差的現象。因此,從「治本」的角度來説,顧好脾胃及腎是防治牙病的根本方法。

「急著治其標,緩者治其本」,當牙痛發作時,直接使用外治法來治療牙痛,是快速有效的方法。中醫自古就流傳下來許多有效治療牙痛的藥方,以下介紹四個有效治療的方藥,供讀者參考。

古代中醫四個妙方,有效治牙痛

一、牙齒疾病(蛀牙

古人認為,人之所以會發生蛀牙,是口中的蛀牙蟲侵蝕所致。如《瘍醫大全‧齦齒部‧牙齒門主論》中提到:

貪食肥美甘甜的食物,會導致牙齒破損疼痛,痛來痛去的,乃蛀牙蟲積聚所致也。由於牙齒屬骨,為何會藏蟲呢?主要是過食肥美甘甜的食物,使得胃中的火熱過旺,胃火上衝口齒,加上濕氣侵蝕,致使濕氣聚集不散,牙齒生蟲。剛開始只生一、二蟲,久了就繁衍生殖過多,於是腐蝕損壞牙齒,導致牙齒脫落。一個牙齒壞掉了,又侵蝕其它牙齒,往往有終身受苦者。

又說,此證必須外治,若服藥內治,未必可以將蛀牙蟲殺死,反而容易先傷到臟腑。

● 五靈至聖散

「五靈至聖散」專治蛀牙疼痛。牙齒因為蛀牙蟲侵蝕作痛,白薇、五靈脂可殺蟲於無形,細辛可散火,骨碎補可透骨、引藥入牙骨內,則蟲無可藏避之處,蟲死則痛止矣。

若蛀牙病情發展嚴重導致牙齦紅腫發炎甚至化膿時,則不宜使用此方。宜改用以「黃連赴宴散」外用治療,甚至服用清熱退火的消炎藥。

【處方】白薇、五靈脂各三錢,細辛、骨碎補各五分,研成細末。

【用法】先用開水將牙齒漱乾淨後,再用以上的藥末五分,用開水調成稀糊狀,含在口中漱牙許久,直到口中的口水滿溢到無法忍受時才吐出,如此反復三次,就可以止痛殺蟲了。

二、牙齦疾病(牙周病

● 黃連赴宴散

此方專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齒腫痛等症狀。

【處方】黃連、黃芩、黃柏、山梔仁各一錢,細辛、乾薑各三分。

【用法】共為細末,用米泔水(編者按:即淘米水)漱口後,搽藥於患處。

● 茯苓散

茯苓散出自《御藥院方》,能治牙齒疼及牙齦腫痛。

筆者母親的牙齦,因假牙套長期摩擦壓迫,常感疼痛。經給予茯苓散使用二天,即告痊癒。後給予多位患者使用,證實此方療效甚佳。

【處方】白茯苓一兩去皮,細辛去苗,香白芷各一兩,寒水石生用,研四兩。

【用法】上件為細末,每用少許搽牙痛處,含口良久吐去津,然後用溫水漱之,不拘時候。

三、固齒神方(潔牙方)

此方用於日常清潔牙齒,在民間流傳甚廣,有許多民眾至中藥房依此配方打粉每天刷牙使用。

● 固齒方

【組成】青鹽15克、生石膏15克、補骨脂12克、花椒(去目)5克、白芷5克、防風8克、薄荷葉8克、旱蓮草8克、細辛5克。上藥生曬,研為細末。

【用法】每日早晚用此藥粉擦牙或刷牙,然後再用水頻漱吐之。

《修園七種合刊‧經驗良方》一書記載:「治牙之方甚多,苦無大效。昔有人四十後病齒,大牙已脫三個,遇德州盧南石相國之弟傳此方,用之動者復固,齒病遂除,即冬月食火鍋並煎炒等物,牙縫裡出疙瘩,用此末多擦一二次,旋即消減,真第一效驗方也。若於三四歲即用之,無間斷,可保至老不脫落,永免牙患。有此神方,諸方可廢矣。」◇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1/7/n11775338.htm

轉貼文章 ~ 糖尿上眼初期無病徵 定期眼底檢查、控制血糖 減低視力受損風險

 據研究數字顯示,香港現時約有百分之九的人口患有糖尿病,即達70萬名患者,數目更有持續上升趨勢,社區中更不乏隱形個案。當患者的血糖長期超標或不受控,糖尿病的併發症便會無聲無息地出現,當中包括俗稱「糖尿上眼」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王逸軒醫生引述本地研究指出,每100名糖尿病患者中,約有三分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糖尿上眼,當中部分患者的視力已受到影響,需要跟進和治療。糖尿病患者應如何減低糖尿上眼的風險呢?

糖尿上眼無聲無息 初期無病徵

糖尿上眼發病初期有可能是完全沒有病徵,患者眼睛不紅不痛、視力亦不受影響;不過,一旦視力出現模糊,病情可能已屬中至後期。王醫生解釋,糖尿上眼一般分為輕度、中度、嚴重及非常嚴重等4個階段,「醫生會為患者檢查並進行評級,再決定風險程度、致盲風險有多高,從而釐定治療方案、覆診頻密度等。」

輕度患者:可以毫無病徵,視力未受顯著影響;這類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定期覆診和接受眼底檢查

中度患者:部分患者仍沒有病徵,持續觀察,但有需要會進行預防性的治療

嚴重/非常嚴重患者:視力已受到一定影響,眼底視網膜表面甚至會增生一些纖維膜,應接受藥物或激光治療以控制病情,若嚴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大部分已屬挽救性的治療

糖尿上眼的4個階段
糖尿上眼的4個階段

糖尿病影響微絲血管

糖尿為什麼會「上眼」呢?王醫生指,糖尿病會引起不同的病變,微絲血管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以下3種:

。結構精密、滿佈微絲血管的視網膜;

。由精細血管組成的腎臟;

。神經線,特別是手腳部位。

以眼睛為例,當血糖水平長期不受控,會令血管內壁受損,令微絲血管受阻塞,視網膜也會有缺血或缺氧情况,導致視網膜出現病變,「糖尿上眼不單會令患者視野模糊,嚴重時更會令患者突然失明。」王醫生說。

病變模式包括糖尿黃斑水腫 隨時可致盲

王醫生強調,糖尿上眼的病變模式有很多類型,例如糖尿黃斑水腫、視網膜增生血管,這些增生血管更有滲漏的機會,會導致突然大量出血,令患者視力下降,必須立即求醫接受治療。

他引述個案指出,曾有長期在外地居住的糖尿病患者,被當地醫生診斷出糖尿上眼,決定回港治療,經檢查後發現左眼內部已出血,屬嚴重階段,遂進行手術清除瘀血,以及注射藥物抑制情况惡化,數月後情况見好轉,便離港回外地。惜不足數月,患者的眼睛再次出血,並需再次回港接受手術及激光治療,前後經歷近一年半時間,病情才慢慢穩定下來。

嚴重病情易反覆 手術後視力恢復三、四成

王醫生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糖尿上眼,尤其是已屆嚴重程度,即使接受治療後病情也容易反覆,必須定期作密集式的跟進和治療。「一般糖尿上眼都會同時影響雙眼,只是程度或有差別。以上述個案為例,眼睛出血後其雙眼視力僅餘一成視力,經手術、藥物注射及激光治療後,視力亦只能回復到三至四成。」

針對嚴重程度的糖尿上眼,王醫生指病人需進行的手術會較為複雜。「要先切除玻璃體,再移除在眼底增生的纖維膜,配合激光治療;有需要的話,更要在眼內注射藥物以控制病情。」有研究數據顯示,本港約有千分之三的糖尿患者有即時致盲的風險,故糖尿病患者時刻不能掉以輕心。

預防基本3法 由控制血糖、三高開始

要預防或減低糖尿上眼的風險,糖尿病患者首要從根本做起:

第一,有效控制血糖

第二,控制風險因素,包括其他「三高」情况:血壓高、膽固醇高等,還要戒煙

第三,定期篩查及約見內分泌、糖尿科和眼科專科醫生。眼底檢查十分重要,透過瞳孔放大可以及早發現視網膜有否出血或局部功能受損等情况。

「一般輕度糖尿病患者,可每年進行篩查,中度或以上則最長半年一次,以及早發現問題和接受治療。」王醫生強調,近年政府、私家醫院或醫療機構都設有眼睛篩查計劃,即使一些未有任何糖尿上眼迹象的人士,都可以每年定期進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一旦視網膜相片反映出糖尿上眼迹象,便可轉介至眼科跟進。

https://health.mingpao.com/%e7%b3%96%e5%b0%bf%e4%b8%8a%e7%9c%bc%e5%88%9d%e6%9c%9f%e7%84%a1%e7%97%85%e5%be%b5-%e5%ae%9a%e6%9c%9f%e7%9c%bc%e5%ba%95%e6%aa%a2%e6%9f%a5-%e6%8e%a7%e5%88%b6%e8%a1%80%e7%b3%96-%e6%b8%9b%e4%bd%8e/

211陣型:蔬菜量是其他食物2倍 糖尿病患者飲食有技巧

養和醫院註冊營養師鄭智俐指出,「211陣型」飲食技巧是指每一餐都進食2份蔬菜、1份肉類及1份澱粉質,蔬菜分量是其他食物種類的兩倍,假設糖尿病患者進食半碗飯及半碗肉,便應在同一餐進食一碗蔬菜。恆常並嚴格遵循此飲食技巧,有助令血糖變得穩定。

GI低食物選擇外 靈活換算澱粉質組合

有患者可能會擔心攝取澱粉質對血糖控制有大影響,想更嚴謹控制血糖。鄭智俐表示,可考慮選擇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 GI)低的食物,例如全麥包、糙米、紅米、藜麥等「粗糧」,來代替半碗白飯的分量。此外,如患者想在米飯之外有多一點選擇,其實只要靈活運用澱粉質的換算,其實可選擇以一碗湯麵、或一碗意粉或通粉等代替半碗飯;如果不想吃粉麵,亦可選一條烚粟米或兩條日本蕃薯來代替,構建不同的「211陣型」組合。

戒澱粉質只吃肉和菜副作用多

不少人或以為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高,因此應盡量避免攝取澱粉質,或採取類似「生酮飲食」的飲食技巧,即只進食大量肉類及蔬菜類,但不攝取任何澱粉質。鄭智俐解釋,此舉雖然可減少熱量吸收,初期可達至減重效果,降低血糖,惟長期應用反而會令血糖偏低,並產生一系列副作用,例如加快出現飢餓感、頭痛及頭暈等;來自肉類的過量蛋白質攝取,則會提高生腎石及膽固醇超標的風險,有可能得不償失。

一日只吃兩餐壞處多

亦有人或以為只要將每日三餐減成兩餐,每餐吃多一點來防止熱量超標是可行,惟鄭智俐強調,此舉會令胰臟需在同一時間分泌大量胰島素,有機會造成胰島素阻抗問題,反而令血糖水平更不穩定,長期更會提高出現內分泌失調的風險,因此少食多餐會較佳,能減輕胰臟的壓力。

2021年8月16日 星期一

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轉貼文章 ~ 「椰子油是超級毒藥!」哈佛學者公開多年研究結果:吃了恐會塞血管,還有這些可怕影響

 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系教授米歇爾斯(Karin Michels)稱椰子油是「十足毒藥」,表示椰子油近年從獲得到失去超級食物美譽,其實其來有自。


米歇爾斯日前在德國佛萊堡大學(University ofFreiburg)以德語發表演說時指出,姑且不論聲稱椰子油是健康食品者都是資格不符卻自封為網路健康大師的人,光是食用椰子油這件事就充滿許多健康風險。

據「德國版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Deutschland)新聞網站的翻譯,米歇爾斯以「椰子油和其他不正確營養學觀念」為題發表演說時表示,椰子油對心臟健康構成的風險更甚於豬油,因為前者幾乎完全由飽和脂肪酸構成。醫界認為,飽和脂肪酸會阻塞動脈。美國心臟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指出,一般人一天應只攝取11到13克的飽和脂肪,或占每日攝取總熱量的5%到6%。另一方面,不飽和脂肪酸可改善血液中好、壞膽固醇的平衡比例,但攝取量應適可而止。

在米歇爾斯之前,已有其他專家學者質疑椰子油對健康的好處。美國心臟學會去年更新科學建議,敦促大眾儘可能避免食用椰子油。研究人員追蹤最早可回溯至1950年代的100項研究分析報告,得到的結論是,飽和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亦即所謂壞膽固醇的含量。有7個對照試驗發現,椰子油會增加血液的LDL含量。不過一般大眾似乎有所混淆。在美國心臟學會更新前述建議指南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16年進行調查發現,72%的一般民眾認為椰子油是「健康」食物,但僅37%營養學家如此認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人類營養研究所學者聖翁吉(Marie-Pierre St-Onge)參與的研究顯示,椰子油有助於新陳代謝和減重,因為其成分中的中鏈三酸甘油脂(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含量,超越大部分的脂肪。

不過聖翁吉去年出面澄清真相。她對美國心臟學會表示,她在實驗中使用的椰子油含有100%的中鏈三酸甘油脂,而非含量僅13%到14%的最常見種類椰子油。若想獲得促進新陳代謝和減重的健康益處,就需每天攝取至少150克或10大匙的椰子油,但這麼做也會引發攝取過量的負面效應。(相關報導:吃油一定不好嗎?有機達人推薦這5種健康油,不但營養素豐富,還能預防失智更多文章

本身是合格營養師的英國營養學會(BritishDietetic Association)發言人巴瑞特(HelenBarrett)表示,食用椰子油的利弊得失,必須根據個人飲食狀況進行整體考量。她說:「某人若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病史,且攝取大量含有飽和脂肪的其他食物,我就會鼓勵這種人少吃(椰子油)。」不過她認為,若某人的飽和脂肪攝取量非常少,但喜歡吃椰子油,且不想換成其他較健康的油脂,那麼「風險可能會較低」。她警告,「不過民眾應該知道有哪些風險,並留意椰子油可能不是好東西」,「我不會建議任何人開始食用椰子油。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80609?utm_source=instagram&utm_medium=post&fbclid=IwAR0HTmv7_XpXO5h5XhlL5RwZLzu_y6jrLCSmO1jfj170byNrCKJC6Ik8C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