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眼睛老花等於身體老化 ! 每天三分鐘讓眼球回春! 健康2.0 20151205 (完整版)


別讓身體不開心20150812【老花、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吃這三樣就逆轉勝!】

水晶體作用在於將光線聚焦於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水晶體清澈透明如果變為混濁時,會阻擋部分或全部光線透過,造成視覺模糊,即稱為「白內障」。

除了老化之外,其他像是眼睛受傷、眼睛或身體的疾病、遺傳或先天異常等,都可能導致白內障發生。

http://www.ntdtv.com.tw/b5/20160902/video/178909.html?%E8%80%81%E8%8A%B1%E7%9C%BC%E5%92%8C%E7%99%BD%E5%85%A7%E9%9A%9C%E7%9A%84%E4%B8%AD%E9%86%AB%E6%B2%BB%E7%99%82%20%7C%E8%AB%87%E5%8F%A4%E8%AB%96%E4%BB%8A%E8%A9%B1%E4%B8%AD%E9%86%AB%28318%29

青光眼無得醫?

碧:視神經一旦受破壞,便不能復元,因此青光眼患者需及早求醫,透過藥物或手術減慢視力流失。醫生可處方降眼壓眼藥水,成年患者可選擇小樑切除手術,在房角造一個細小的切口,將房水引流至結膜下血管,降低眼壓。由於切口有可能自行癒合,堵塞排水通道,所以患者術後需定期接受針刺手術,重新打開切口。
幼童因新陳代謝較快,手術切口更易纖維化,堵塞通道,所以會改用導管植入手術。在前房放入一條導管(長約10至12毫米),加快排走房水。近年興起迷你導管植入手術,把一條僅長約兩毫米的迷你導管放至眼內,引流房水。由於手術為微創方式,傷口較小,復元時間較短,亦可減少纖維化現象。但此手術並非人人適合,如房角過窄的人,當置入異物時,有可能弄傷周邊組織,小樑切除手術是較安全的選擇。

40歲後老花來襲?看清老花鏡 老眼不昏花


【明報專訊】當有一天你睇手機時,發現手臂要愈伸愈遠才看得清屏幕上的文字,很可能是老花(presbyopia)來襲!老花人人有份,無可避免,一般踏入40歲便開始慢慢出現,看近物逐漸模糊,需要老花眼鏡幫忙。

老花眼鏡,有單焦鏡片、雙焦鏡片、漸進多焦鏡片,還可以選擇做激光矯視和手術置換晶體。認識老花成因和老花鏡片的矯視原理,避免老眼昏花。
眼睛構造精密,成像原理與相機相似。眼球前方晶體(lens)有如相機鏡頭,負責對焦;後方視網膜(retina)作用如感光元件,接收影像光線後,轉化成神經信號傳送到大腦,形成影像。

晶體40歲後老化難對焦

年輕時,眼睛機能狀態好,晶體柔軟富彈性,具調節變焦能力,看近物時晶體四周的睫狀肌會向內收縮,令連繫晶體的韌帶放鬆,晶體變厚,屈光度足夠,影像光線透過折射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影像。可是眼睛跟其他器官一樣,用得多會勞損。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副顧問、眼科視光師岑穎雯表示:「老花一般在40歲開始出現,看近物逐漸模糊,原因是睫狀肌退化、晶體失去彈性,屈光力減弱,使影像無法聚焦到視網膜,因此影像不清晰。」老花度數會隨年齡遞增,約每2至3年增加50度,至60歲左右才停止。

(明報製圖)

堅守「202020」 免提早中招

長時間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也有可能令老花提早出現,「雙眼聚精會神近距離看屏幕內容,容易過勞,使晶體調節力下降」。岑穎雯建議緊記「202020」原則,「看近物20分鐘,就要看20呎外景物20秒,讓眼睛休息」

多焦人工晶體 同時治白內障、老花

老花是因睫狀肌退化及晶體硬化,影響眼睛對焦功能,引致視近物模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眼科專科醫生任卓昇表示,「目前沒有手術可回復睫狀肌及晶體對焦及變焦功能,但可透過手術矯正老花視力」。

單眼視覺

單眼視覺(monovision)適用於40至60歲沒患白內障人士。任卓昇表示:「利用激光打磨角膜改變弧度,把主力眼矯視至0度,用以看遠物,另一隻輔助眼則製造約150至250度近視,負責看近物,然而患者看中距離影像有可能會模糊。」

多焦點人工晶體

更換多焦點人工晶體(Multifocal IOL),適合60歲以上及同時患有白內障人士,以手術摘除原有晶體,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可同時治療白內障及改善老花。任卓昇提醒:「患者於術後看近、中、遠距離事物清晰,不過可能會出現光暈或眩光等視覺干擾,夜間情况或更嚴重。

長用電子產品損眼睛健康 緊記3個「20」護眼法則

隨着科技急速發展,市民在日常生活應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愈來愈多,惟卻經常忽略眼睛的休息及保護,令視力受損;特別是兒童正處於發育時期,對他們的影響更為深遠。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范舒屏醫生表示,眼睛跟屏幕的距離,需因應其大小屏幕來調整,使用電子產品要定時休息;至於學童方面,家長亦應限制他們的每天使用時間。怎樣才能好好保護眼睛呢?緊記以下的關鍵數字,包括3個「20」護眼法則!

眼睛跟屏幕相距的「50、40、30」

范醫生指出,根據電子產品屏幕的大小,眼睛跟屏幕的距離應相應調整。若使用電腦時,眼睛跟屏幕的距離應相隔50厘米;屏幕較小的平板電腦則應相隔40厘米;至於手提電話亦需要相隔30厘米,同時應留意坐姿是否正確,以及看屏幕時不要忘記應經常貶眼、休息。

護眼法則:3個「20」 讓眼睛休息

定時讓眼睛休息是保護眼睛健康的不二法門。范醫生提醒,應緊記3個「20」護眼法則:使用電子產品每20分鐘便應該休息最少20秒,期間應望向20呎外的景物,讓眼睛有足夠的休息。

兒童慎用電子產品 少於2歲童勿用

由於兒童處於發育階段,眼睛健康需格外留神。范醫生提醒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應限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
年齡使用時間
<2歲盡量避免使用
2 – 5歲<1小時
6 – 12歲<2小時(娛樂性質)
范醫生指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除了會眼睛不適及疲勞、加深近視,更可能會導致頭痛或重影。一旦感到有眼部不適,例如眼乾、視力模糊等,應盡快求醫。家長亦應向兒童示範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給他們作良好榜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