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剷青 剪碎 留的水 英文點樣講?

Marcin Patrzalek - Asturias (Isaac Albeniz) - Solo Acoustic Guitar



Shape of You - Marcin Patrzalek (Ed Sheeran) - Fingerstyle Acoustic Guitar

轉貼文章 ~ 過度戒口缺維B 糖尿病人截肢

1/3患者周邊神經病變

【本報訊】糖尿病患者出現手腳麻痹或有被針拮的感覺,甚至腳踏地面如踩棉花般,小心或已出現周邊神經病變。內分泌及糖尿病科醫生表示,糖尿病患者若持續血糖偏高,神經被破壞出現病變,又或因藥物及受飲食習慣影響,病人容易出現維他命B缺乏症,增加周邊神經病變機率,越早發現周邊神經出現問題,修復率會越大,日常多攝取維他命B亦有助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
記者:嚴敏慧
糖尿病併發症有很多種類,周邊神經病變是其中最常見的微血管併發症。內分泌及糖尿病科專科醫生曾文和表示,香港有70至80萬名糖尿病人,糖尿病新症做檢查的病人,當中三分之一有周邊神經病變,估計全港七成糖尿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病變。

神經受破壞會有一個過程,曾文和指,周邊神經病變開始時大多有輕微麻痹或針拮或踩棉花感覺,但隨着不同神經受影響,其他症狀亦會陸續出現,如感覺、壓力、震盪、痛楚、溫度等感應有問題,「感受唔到冷熱,會好痛,痛到着唔到襪,平衡唔到、行唔到甚至要坐輪椅」。

神經病變可怕之處,為患者最嚴重時腳部會完全失去感覺。曾文和稱,曾有病人因為神經受損導致腳底完全沒有感覺,「病人着住拖鞋上床,都唔知自己着咗,亦有病人腳腫,搵醫生檢查先發現被玻璃插到,因為冇感覺完全唔知」。糖尿病患者要截肢的其中一個常見原因,亦是腳周邊神經受損。

大量攝B12可減症狀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周邊神經病變,除了是因為血糖高令周邊神經受損外,糖尿病常用降血糖藥「二甲雙胍」也會阻礙維他命B12的吸收,若病人戒口過度亦會出現問題,「奶又唔飲,怕膽固醇唔食雞蛋,紅肉又唔食,(維他命)B12一定差」。維他命B1、B6和B12能傳送神經訊息及維持正常神經功能等,當糖尿病患者維他命B攝取不足,亦會增加周邊神經病變機率。

曾文和指,病人一旦出現周邊神經病變應做多些運動,「行多啲,郁吓啲手腳,等啲血氣運行得好啲」,亦會處方可令神經敏感度降低及鎮靜神經的藥物,但效用有限。維他命B雜過去一直是當作預防周邊神經病變的補充品,近年則有新研究發現使用大劑量維他命B12,可減輕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不過,若周邊神經超過五成受破壞,仍然無法修復,曾文和稱,除攝取足夠維他命B1、B6、B12外,病人亦要每年進行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篩查,以及維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研究顯示血糖水平控制得好,能減少三分之二的周邊神經病變。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81130/20557734
提防常見都市病 糖尿病隨時潛藏體內

「其實那次我入院是被安排做小腸氣手術,沒想到術前驗血報告指我有糖尿病,而且已上眼及影響到腎…」55歲的黃先生,體重約180磅,平日較少做運動,亦沒有做身體檢查。身體雖然沒有出現任何患病的警號,但原來糖尿病已在無聲無色下潛藏於身體內。
養和柳慧欣認為,糖尿病患者倘控制飲食,加上適量運動,能有助控制病情。養和楊俊業醫生指,糖尿病是香港常見的都市病,約十人當中便有一個患上糖尿病。
糖尿病多併發症
養和醫健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楊俊業指,糖尿病是香港常見都市病,約十人當中便有一個患上糖尿病。而且不少患者像黃先生一樣,在糖尿前期全無病徵,直至發現患糖尿病時,身體內的血管可能已受到破壞,影響至其他器官,包括眼、腎及心臟功能等。假如破壞了的腳部血管及神經線,嚴重的更可能需要截肢。
一般人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應低於5.6度(mmol/L),如果超過5.6度已是患糖尿病的邊緣人,稱為糖尿前期患者。楊俊業醫生表示,有些患者如出現消渴現象,包括經常感到口渴、尿頻或體重驟降等病徵,病情已經不輕,血糖值更有機會達15度或以上。
糖尿病是血糖代謝失調的一種疾病。胰臟分泌出胰島素,其功能促進血液內的血糖進入細胞產生能量或轉成肝糖儲存於體內備用。但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未能發揮功能,因而使過多的糖份積存於血液內,引發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分為兩類,包括一型糖尿病及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自身免疫系統失調,體內產生胰島素抗體,令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受到破壞,導致胰島素無法分泌或分泌量不足。而患者多為年
青人,病發速度會較快。至於二型糖尿為常見的糖尿病,佔糖尿病患者九成半,患者一般較年長(中年以後)及體型肥胖。主要原因是與年紀漸大有關,因隨年紀越大,胰臟功能日漸衰退所引致。
糖尿病患者越趨年輕
令人關注的是,近年二型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據香港中文大學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資料顯示,約有兩成糖尿病患者病發年齡僅30歲。楊醫生亦指,在他診治的病人當中,部分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齡,由60歲降至30歲,甚至亦有20多歲的患者。這可能與市民飲食漸趨西化、進食太多高熱量的食物,再加上缺乏運動,這些因素與引發糖尿病有莫大關係。
現時雖然仍未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若診斷已經患上糖尿病,患者可透過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控制病情。但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若能發現得早,病情有機會可以逆轉。因此楊醫生強調,除了藥物治療外,亦要密切監測血糖水平,每年定期做身體檢查,加上保持適量運動及保持良好飲食習慣,是控制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飲食控制得宜遠離糖尿病
養和醫院營養師柳慧欣表示,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非常重要,因為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都會轉化成血糖,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揮不到搬運血糖的功效,久而久之血糖積聚便會誘發糖尿病。
不過她指出,不少患者對「控制飲食」一詞仍存誤解。有些病人認為,全戒甜食、戒食白飯或水果,便是最佳的做法。有些人則認為,午餐可多吃白飯,晚餐不吃任何飯麵也沒問題。其實這些是都錯誤的飲食習慣,因為偏食或一時間大量進食,只會進一步破壞胰胰臟負擔,對控制糖尿病沒有任何幫助。她又稱,糖尿病患者其實沒有什麼食物不可吃,只要患者能做到「均衡飲食、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便是最理想的飲食習慣。
「之前我有個40歲的患者,體重約有220磅,血糖值接近15度,已即時接受多種口服糖尿病藥物治療。醫生認為要配合飲食治療,所以我從了解他每天飲食習慣開始,發現他原來每天又煙又酒,只吃一餐,又沒有做運動。最後我因應他的情況設計了一個健康的飲食餐單。於短短三個多月,他已減重達標,而平均血糖值亦已降至5度左右,現時已不用再食藥,每年只須覆診一次。」
柳慧欣強調,雖然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只要患者按照醫生指示服藥,並配合營養師的健康飲食組合,加上做適量運動,保持理想體重的糖尿病患者由需要服藥治療,轉為減少用藥劑量,甚至不用服藥的成功例子比比皆是。
轉載資料來源:明報健康網(20/2/2017)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不足或器官抗拒胰島素所致,抽血檢驗是最有效的診斷方法。養和醫健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楊俊業表示,除了空腹血糖及飲葡萄糖水檢查外,進行糖化血紅素(HbA1c)檢查能夠反映病人過去二至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若重複兩次結果的數值相等或高於6.5%,即患有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血壓高、血脂異常、患心腦血管疾病、患卵巢多囊症、曾有妊娠糖尿、肥胖、缺乏運動以及年紀大,都有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因素。糖尿病患者有機會出現慢性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腎衰竭、心腦血管疾病,都會增加非創傷性截肢的風險。若患者同時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及吸煙等問題,會令血管收窄,增加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機會。由於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沒有病徵,楊俊業醫生建議45歲或以上人士應每三年接受血糖檢查,而肥胖等高危人士應更早開始檢查;亦需改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戒煙、多做運動和控制體重。只要糖化血紅素每降低1%,會減低出現併發症的風險達兩成。
治療藥物針對不同病理
現時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主要針對不同的病理,常用於器官抗拒胰島素的藥物有雙胍類、格列酮類;用於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物有磺胺脲類及腸泌素模仿物等。不同藥物的副作用各異,例如磺胺脲類會引致低糖症及體重增加。

楊俊業醫生表示,新一代 SGLT2 抑制劑用作減少葡萄糖吸收,使葡萄糖直接經尿液排走,有助降低血糖、減肥、降血壓及尿酸。再者,SGLT2 抑制劑恩格列淨(empagliflozin)及針藥GLP1受體促效劑利拉魯(Liraglutide)是現時兩種有大型研究證實,能減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糖尿藥物。若患者血糖偏高,可能需先注射胰島素,然後配以口服藥物調節。楊醫生強調,患者須定時接受血糖測試,例如進行空腹或餐後血糖測試,有助自我監察及幫助醫生調校藥物分量;需要時亦須服用膽固醇藥,只要降低1%壞膽固醇,也會降低1%患心血管病的風險。
學習正確飲食方法
醫生會因應病情建議糖尿病患者見營養師,以制訂餐單及學習正確飲食方法。碳水化合物又稱為澱粉質或醣質,以 10 克碳水化合物計算,相等於半碗稀粥、半隻蕉、三平湯匙熟粟米粒、兩件細曲奇餅、四分一杯汽水、四平湯匙茄汁豆或 210 毫升鮮奶。養和醫院營養師柳慧欣表示,糖尿病患者要了解碳水化合物與升糖的關係,均衡攝取碳水化合物。
成年女士(低活躍程度)在正餐可吃40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50 克約一平碗飯),男士(低活躍程度)可吃 50 60 克,營養師會因應個人情況調校餐單及分量。

柳慧欣表示,粥粉麵飯會全數轉化為血糖,但不用禁吃只要控制分量便可。例如兩碗烏冬等同一碗半白飯,病人可自行替換食物選擇,只要以碳水化合物的分量作交換,血糖不會有很大變化。此外,要留意每餐的食物組合,例如一碗淨米粉、一碗菜及一份掌心大小的瘦肉或魚,餐後兩小時血糖測試的數值可比只吃一碗淨米粉為低。因為飲食中同時包括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蔬菜,會減慢消化及身體吸收血糖的速度。假若湯水有馬鈴薯、芋頭、紅蘿蔔或紅黃綠豆等材料,若不想減飯量,最好只喝一碗不含材料的湯水,而瓜及菜湯因不影響血糖,可多喝一點。
選合適食物且不宜過量
非水溶性纖維例如全麥穀類及蔬菜,有助腸道蠕動,令大便暢順等

水溶性纖維例如豆類、麥皮及水果,有助減低血液膽固醇和保持血糖水平正常。

柳慧欣建議病人每天嘗試吃兩個水果、兩碗熟菜、全麥及高纖五穀類,以攝取足夠纖維質及營養素。另外,要適量進食蛋白質食物,每日可進食四至七肉類;減少吃高脂肪食物如動物皮層及脂肪、煎炸食物及蛋糕等。用油方面則建議採用發煙點高及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例如茶花籽油、芥花籽油及花生油,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建議每人每餐最多兩茶匙油。


升糖指數是很多糖尿病人的參考指標,柳慧欣表示,進食後血糖升幅快,即屬升糖指數高的食物,但即使低升糖食物,也要小心選擇及不宜過量,如經油炸的杯麵屬低升糖食物。患者應多吃糙米飯、大量蔬菜及以代糖取代砂糖
轉載資料來源:明報健康網(03/04/2017)


平時都會把能吃的都記下來,能吃一小點的也記下來,一點都不能吃的更加要記下來。
首先說一點都不能吃的各種糖和含糖的零食,精製澱粉零食,罐頭、果脯和加工
肉食,含糖飲料和調料,糖果,糕點,冰激凌,果醬,加工蜂蜜,色素,防腐劑
等。

能吃一小點的:
含澱粉比較多的南瓜、馬鈴薯、藕等,還有各種蘿蔔;
含糖量比較高的水果如葡萄、柿子、棗、芒果等,尤其是熱帶典型水果要少吃
含油脂熱量比較多的堅果類,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
喝的方面牛奶、酸奶、鮮榨果汁等;
肉類方面紅肉和油脂比較多的,如豬肉、牛肉、馬肉、羊肉、驢肉等;高蛋白
含量的海鮮等。

能吃的:
五穀雜糧,尤其是燕麥可以多吃;動物性食品,魚類,白肉類(雞肉、鴨肉等),
健康的植物油,各種蛋類;
植物性食品,綠葉蔬菜,新鮮豆子,各種瓜(黃瓜、苦瓜、冬瓜、絲瓜等),筍
類,蘑菇類,豆製品類,含糖低的水果等。

個人經驗僅供參考,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如何驗證自己能否吃,可以測量餐前和
餐後血糖對比,波動不大的就說明能吃。多監測一些食物,自然而然的就知道哪些
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千萬不要憑感覺來確認。
其實糖尿病人最難的是只能吃個半飽還要運動和幹活,這樣很辛苦,得靠自身的毅
力和自律。雖然辛苦但是血糖才能控制好啊!
現在自己很有自信的知道該吃多少什麼時候吃什麼不能吃什麼時候運動,那就很簡
單了!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




可活化大腦,讓大腦更年輕的「大拇指刺激法」主要具備九大功效。

1.  預防失智症

手指與手部占全身表面積約1/10,但與控制手部和手指有關的大腦領域高達1/3。活動手指與手部可增加大腦運動皮質區和體覺皮質區的血流超過一成。刺激大腦可發揮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2.  延長健康壽命

人一旦過了60歲,心中就會開始擔心「哪一天或許需要別人照顧,再也無法靠自己的力量維持正常生活」。

大多數人都不希望讓孩子或別人照顧自己,想要延年益壽,活得健康。大拇指刺激法不只能預防失智症,還能改善全身血流,提升運動功能。最後即可延長「健康壽命」,讓你遠離需要別人照顧的悲慘生活。

3.  湧現活力與幹勁

人做任何事情都起因於「幹勁」,也就是主動意願。當一個人沒有主動意願,就不會想做任何事情。

拿取、握住等需要用到大拇指的動作皆隱藏著主動意願。換句話說,大拇指代表著人的意願和意志。

隨著年紀增長,大多數人都會感覺自己「愈來愈來沒慾望」,逐漸失去活力,也提不起勁做任何事。這就是「大腦老化」的徵兆。從事「大拇指刺激法」,自然就能重拾意願和意志。

4.  消除憤怒和焦躁情緒

手指的指尖不只充滿血管,也是許多神經聚集之處。

自律神經原本應在白天身體活動時發揮作用,但現代人白天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打電腦、滑手機、製作文件或看電視。這樣的生活型態讓大腦感到極大壓力,儘管沒有出現自覺症狀,但長久以往仍會危害身體健康,產生自律神經失調,以及壓力導致的倦怠感、焦慮、煩惱、水腫、肩膀痠痛、失眠等各種症狀。

當大腦因壓力出現疲勞症狀,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療癒。建議各位走入大自然活動身體。不過,在家也能輕鬆療癒大腦,只要實踐本書介紹的「大拇指刺激法」即可。刺激集中在指尖的神經,就能療癒大腦。這個方法可以恢復自律神經的正常狀態,也能舒緩壓力帶來的焦躁和不安情緒。

5.  提升記憶力

大拇指刺激法可以均衡刺激包括運動皮質區、體覺皮質區在內的所有大腦領域,提升大腦功能。增加大腦血流量,就能阻止主司記憶力的額葉功能衰退,大幅減少「叫不出人名」、「忘記什麼東西放在哪裡」的窘境。

6.  幫助睡眠

不少人年紀愈大,睡眠變得愈淺,經常半夜醒來。失眠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律神經失調。

手指與手部經常接觸外界,負責接收刺激的知覺神經發達。只要一點刺激就能將資訊傳遞至大腦,巧妙調理失衡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實踐「大拇指刺激法」有助於促進腦內的快樂物質分泌,緩解壓力,擁有優質睡眠。

7.  改善手腳冰冷

指尖有許多血管,也是血液聚集之處。指尖還有動靜脈吻合(Arteriovenous anastomoses),這是動脈血液流入靜脈的匯流處,可說是血液循環的轉折點。抓住大拇指按壓指尖,即可加強運送血液的力道,幫助動脈血液加速流入靜脈。如此一來,不只大腦血流變好,全身的血液循環都改善了。

我曾在演講等公開場合邀請底下聽眾一起做「大拇指刺激法」,結果發現所有聽眾都坐在椅子上,全身卻開始發熱、出汗。

8.  提升日常生活的運動功能

失智症門診醫生最怕遇到「患者什麼事也不做地窩在家裡」,在家不活動,絕對會讓身體的運動功能變差。

心靈老化讓人什麼事也不想做,這是無法避免的結果。但只要勤做「大拇指刺激法」,就能重拾活力,增加外出機會。當身體活動了,不僅大腦血流增加,全身血流也變順暢,運動功能自然獲得改善。

9.  穩定血壓

每個人都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許多壓力,壓力會過度刺激自律神經裡的交感神經。交感神經興奮容易導致高血壓,甚至腦血管障礙與心臟疾病。

誠如以上所介紹的,「大拇指刺激法」有助於改善包括大腦在內的全身血流,調整自律神經平衡,達到穩定血壓的效果。

(本文作者為日本失智症專科醫生。原文刊載於長谷川嘉哉《刺激大拇指,讓腦變年輕》一書/遠流出版。)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轉貼文章 ~ Clara Wiggins : The Hidden healing power of sugar (糖的隱藏力量:替代抗生素治癒傷口 )


在津巴布韋東部高地農村地區長大的窮孩子穆蘭多(Moses Murandu),從小習慣摔跤受傷或有割傷時,用鹽來擦拭創面。不過有時走運的話,他父親多花些錢能買對傷口刺激小得多的東西——糖。

穆蘭多一直留意到,傷口上用糖時比什麼都不用時癒合得較快。因此,1997年當他受僱在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機構當護理師時,他很驚訝糖並沒有被用作任何官方醫療手段,他有了改變這一現狀的念頭。

如今,穆蘭多的想法終於受到到重視了。穆蘭多現是伍爾弗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Wolverhampton)成人護理系的高級講師,他完成了一項初步試驗性研究。該研究主要聚焦於糖在傷口癒合中的應用,並在20183月獲得了《傷口護理雜誌》(Journal of Wound Care)的獎項。

在世界上一些地方,這種治療手段可能非常關鍵,因為那兒很多人買不起抗生素。在英國,這種方法也同樣引發了關注。因為一旦傷口感染,抗生素有時並不起作用。

穆蘭多說,用糖來治療傷口就是把糖灑在傷口上,再纏上繃帶。糖分顆粒會吸走傷口上的水分,而細菌需要水分才能繁殖。沒有了細菌,傷口便能更快癒合。

細菌出現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令醫學界擔憂,因此正尋求其他可行的治療方案,比方說糖。
穆蘭多在實驗室的研究為此提供了依據,而越來越多來自全球各地的案例研究也支持他的發現,其中也包括許多用糖治癒抗生素耐藥性傷口的成功案例。即便如此,穆蘭多仍面臨著艱巨的挑戰——獲得後續研究的資金支持以實現終極目標,說服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使用糖作為抗生素的替代方案。然而,大部分的醫學研究由製藥公司提供贊助。穆蘭多認為,這些公司通常不會贊助他們無法獲得藥物專利權的研究,因為無利可圖。

穆蘭多的研究中所使用的糖就是最普通的顆粒狀砂糖,人們日常喝茶調味的那種。他也發現,體外試驗時使用甘蔗糖或甜菜糖,本質上差別不大,而使用金砂糖(紅糖的一種)效用則不顯著。

實驗性研究表明,菌株可以在低純度糖環境中繁殖,但高純度糖會抑制菌株生長。穆蘭多記錄了在津巴布韋、博茲瓦訥、萊索托(他最初接受護理訓練的地方)等國家的多個臨牀案例。其中的一個案例中,患者是一名住在哈拉雷(津巴布韋首都)的女性。

他介紹說,「我外甥給我打電話時,這位女患者已經做了殘端測量,要進行截肢手術了。她的傷口非常嚴重,長達五年之久。醫生建議截肢。我指導她先清洗傷口,然後在上面敷糖,留置一段時間,再重覆。」

「這名患者的腿最終保住了。」

他說,這個案例也反映出為何「糖療法」會在很多地方備受關注,特別是一些人們買不起抗生素的國家和地區。

一些醫學研究人員,像是穆蘭多等,致力推進將"糖療法" 納為有效治療傷口的手段之一。
穆蘭多在英國地區共開展了41宗臨牀案例研究。目前他還沒發表試驗結果,但已在一些英國或國際會議上做了相關分享。研究中,他無法規避的一個問題是,這種"糖療法"是否也適用於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常患有腿部或足部潰爛,但他們又需要控制血糖值。表面上看,這種方法對糖尿病患者並不適用。

但穆蘭多發現,糖尿病患者也可以使用"糖療法"且血糖水平不會升高。他說,「治療中使用的糖是蔗糖(一種雙糖),在酵素的催化才會轉化為葡萄糖(單糖)。」而蔗糖酵素是人體體內才有的,糖被人體吸收後才會轉化。將糖外用在傷口上,並不會產生同樣的轉化。

穆蘭多在英國繼續其人類患者臨牀試驗之時,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一位獸醫麥克邁克爾(Maureen McMichael)已用這種方法治療動物好多年。

在伊利諾大學獸醫學院附屬醫院工作的麥克邁克爾,於2002年首次在動物傷口上使用糖和蜂蜜。她說,這種療法方法簡單且價格低廉。對於付不起常規治療方法的診療費與鎮定劑等藥物費用的寵物主人,非常有吸引力。

麥克邁克爾談到,他們一直在手術中使用糖和蜂蜜,經常用於貓、狗等寵物的治療,偶爾也以此治療農場牲畜。蜂蜜的治癒效用與糖相似。有一項研究表明蜂蜜比糖更能抑制傷口細菌繁殖,只是蜂蜜價格較貴。

"糖療法"不僅對於人體的傷口有效,還能用於治療寵物創傷。(Credit: Getty Images)
麥克邁克爾介紹道,「這種療法的成功案例非常之多!」其中一個臨牀案例是一條被治癒的流浪狗。它是一種訓練比特鬥牛犬的誘餌犬,身子被吊起來,讓一隻受訓的比特鬥牛犬攻擊。它被送來時,每條腿上多達四十處咬傷,但八周後它就痊癒了。

麥克邁克爾說: 「因為它是一隻流浪狗,沒有主人付錢治療。我們用蜂蜜和糖幫它敷傷口,它的恢復能力驚人,現在都已經痊癒了。」

除了價格低廉外,「糖療法」區別於抗生素治療的另一個好處是,使用抗生素次數越多,人體產生的抗藥性越強。

麥克尼爾(Sheila MacNeil)是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一名人體組織工程學的專家。她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人體自然產生的糖分如何促進血管再生。這個研究來自於她對腫瘤的研究。她發現某種從DNA分解提取出來的特殊糖分(2-脫氧-d-核糖)會不斷再生。據麥克尼爾發現,團隊實驗人員將這種單糖放置於雞胚胎薄膜中,它促進了血管細胞的再生,細胞數量比沒有糖分的對照組要高出一倍。

當然,我們身體中自然產生的這些糖與穆蘭多研究中日常使用的糖的類型完全不同。麥克尼爾說,「最理想的結果」當然是能夠找到一種既能治癒傷口又能促進細胞再生的糖。她認為這是下一步研究的目標。

目前在伍爾弗漢普頓大學的穆蘭多計劃開一家使用這種「糖療法」的私人診所。他希望未來糖作為傷口癒合劑不僅在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的機構裏廣泛使用,在他工作過的其他一些國家的公立醫院也能得到應用。如今的他常常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郵件,徵求診療意見。他也會通過郵件或短信的形式遠程指導患者。遠在其他地區的患者會在痊癒後發來療癒的照片,並對他表示感激之情。

用糖治癒傷口是一種古老的療法,也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窮人非正式使用的方法。但對穆蘭多來說,他到了英國才意識到糖在醫學界的意義。他把這視作是他將故鄉津巴布韋的「土智慧」與英國現代研究設施的一種結合。

他說,「就像糖一樣,這些知識是原在津巴布韋土生土長,但在英國『提純』,再回到非洲去幫助那裏的人們。」2018 4 18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轉貼文章 ~ 黄偉雄 : 垂直斜視眼


垂直斜視眼《護眼資訊站》10-2018

筆者早前為一位六十多歲的女士檢查眼睛,她半年前雙眼接受了 #白內障手術,把原本四百多度近視的眼睛變成沒有近視,白內障清除後,換上人工晶體,視力一度非常清晰。

不過,她雙眼雖然沒有度數,但看遠景時,有時仍會有時清、時模糊。即使已配戴了老花眼鏡,也沒有多大幫助,所以便來訪檢查眼睛。經過詳細檢查後,發覺她的白內障手術做得非常理想,個別眼睛的視力亦十分正常。但當檢查雙眼協調時,卻呈現「垂直斜視」(Vertical Strabismus)的現象,雙眼軸角度有四至五度棱鏡 ,眼軸視線高低不一。

這個病是當患者分別望左或望右,頭部傾斜左邊膊頭或右邊膊頭時,「垂直斜視」角度會有明顯不同。這時筆者便知道該位女士應該是患上 #第四條腦神經線麻痹( Trochlear Nerve Palsy) 的症狀,導致「#眼外上斜肌」局部麻痹,控制眼球高低的肌肉不能達至平行,形成垂直斜視眼。

第四條腦神經線麻痹是最常見導致「#垂直斜視」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因可以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頭部曾經受碰撞亦可以令神經線受損,也有因為血管性的毛病導致,所以一個詳細血液檢查是必須的,從中找出神經線麻痹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第四條腦神經線麻痹,除了是其中一條最長的腦神經線有創傷性外,還跟血管性疾病息息相關,例如 #高血壓、#膽固醇、#糖尿病 #甲狀腺毛病 等。

該位女病人並非屬於先天性的情況。因為一般先天性患者,大多數不自覺有問題或察覺重影現象,因為由小到大,腦部會適應此情況,抑壓較弱眼睛影像,而不會產生重影。另外,也會發展成不正常側頭現象,因側頭有助減低雙眼視覺垂直斜視的角度。

女病人的情況是最近一年才出現的,由於垂直斜視角度較小,不易察覺,患者並不能清晰表達重影現象,只是覺得影像模糊或看景物時有「#鬼影」。筆者透過使用棱鏡,在她的眼鏡上加上適當的 #三棱鏡,令雙眼的視線集中,大大幫助她紓緩眼部不適和「鬼影」的現象。現在她可以輕鬆地閱讀報章和雜誌了。

作者:#黄偉雄眼科視光師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轉貼文章 ~ 醫師教12招免吃藥就能抗發炎

每日健康/林暐鈞 採訪報導

據近幾年的統計,台灣人民因為癌症死亡比例增加了一倍。癌症成為台灣第一大死因,令人相當害怕,而其中的原因跟日常作息有很大關聯,羅仕寬醫師就對此鄭重警告,千萬不要認為是癌症找上你的,實際上是你自己去找上它的!




羅仕寬醫師表示,一個人若常常不睡覺熬夜、飲食不定時亂吃亂喝、暴飲暴食,白天都不太吃,只有晚上吃一餐,或只吃宵夜,以及喝酒抽菸等,即便年輕力壯看似毫無影響,但若經過10-15年去摧殘自己的身體,讓身體到觸發炎,舉凡腸道慢性發炎、慢性中毒,因而甚至讓整個免疫系統大倒退,最嚴重是發炎累積起來,演變成終極發炎—癌症,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羅仕寬醫師指出,正常人的血液都是通紅的,幾乎不會看到有雜質,反觀發炎的身體,血液裡面會有許多黑點。
如何改善飲食作息抗發炎?
抗發炎首要之務,就是多吃維他命COmega-3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綠色蔬菜等等來降發炎。除此之外,羅仕寬醫師他強調排毒也相當重要,病人一定要排毒,需多吃五顏六色的蔬菜、會香的菜如:香菜、蔥花、芹菜,以及海菜。再者,萬病歸脾土,醫病先醫腸,化放療帶來的副作用會造成整個腸道潰瘍,至於重建腸道,需要依靠益生菌、纖維質幫助治療。
除了以上三大抗發炎方法,再加上大腸水療排毒、咖啡灌腸、肝膽排毒法、蔬菜排毒法等等,可讓效果再提昇。羅仕寬醫師表示,如果胃中氣變好了,腎氣得到飽足,就會產生再生能力重建健康。
癌症病人該如何補充營養?
羅仕寬醫師指出,即便科學治療非常有效果,但有鑑於『手術化放療的副作用』恐連帶傷害人體好的細胞,令人膽戰心驚。因此,整合醫學對人體健康來說,反倒可以提供身體功能修復,他舉例,像是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吳思遠就曾對小鼠作過實驗,驚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以減輕放療所造成的放射性肺炎,或是肺部纖維化的症狀,有效提升小鼠的生命時間。
醫師提醒,應先接受科學治療,再合併整合科學依據的營養補充品。購買營養補充品時,宜購買具有醫學臨床實驗,教學醫院的證明、有數據的為原則。切記不要迷信偏方,當心花了冤枉錢找不回健康反而更傷身。
https://healthylives.tw/article/tq3RubGvH3k.html?fbclid=IwAR33IPRZE6mnhoaWRWYY_6tpTyliE3E6pI_eBJa4dTO1DiEYddZ-yYoYuJ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