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耳水不平衡原因:耳水分泌出問題致耳壓過高
顧名思義,耳水不平衡是源於內耳的耳水失衡,產生壓力而影響內耳運作。養和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頌偉醫生指出,耳水失衡的成因不明,可能由於中耳或內耳受感染所致,也可能是由於自身免疫力出問題而錯亂攻擊內耳組織,但大部分均未能找出確切原因。
「出現耳水不平衡的原因,相信與內耳的耳水分泌過多、回收太慢或循環欠佳,引致耳壓過高有關。」何醫生表示。
3個徵狀:暈眩、耳鳴、聽力下降
何醫生解釋,內耳的耳蝸和半規管分別負責聽覺與平衡,當耳壓上升時會窒礙內耳耳蝸毛細胞的郁動,導致耳鳴及聽力下降等影響聽覺的徵狀。若壓力令運送耳水的管道破裂,出現耳水滲漏及混濁,便會影響平衡系統運作,引發天旋地轉的暈眩。
「耳壓就如血壓一樣,其變化很多時並沒有特定原因,但焦慮、壓力及睡眠質素差等因素都可增加發病機會。例如曾有任職會計的男病人,每到年結時便會因為經常捱夜及壓力大而每星期發作兩三次,有時更會因暈眩而引致嘔吐。」何醫生說。
耳水不平衡有先兆 自救:暫停走動和張開眼睛
不幸中之「幸」,是耳水不平衡每次病發的時間一般都不會維持太久,通常徵狀維持約20分鐘至數小時便會消失。何醫生表示,部分病人在頭暈出現前會有一些先兆,如耳脹、耳鳴等,然後才出現天旋地轉的感覺,病人在這情况下不應走動及駕駛以策安全,亦要盡量張開眼睛集中望着一點,有助對抗暈眩及縮短頭暈的時間。
耳水不平衡是否沒有儀器可以準確量度?若病人出現典型徵狀及反覆發作,排除其他病症的可能性後,有需要時加上耳蝸電生理檢查(Electrocochleography),便可確診。目前未有根治耳水不平衡的方法,但適當的治療有助減慢聽力持續衰退。
止暈藥物紓緩徵狀
何醫生強調,現時治療耳水不平衡已鮮有動手術,只有聽力已嚴重衰退的病人,為免暈眩不斷發作影響日常生活,才會考慮接受經耳膜注射藥物令內耳細胞壞死,但止暈的同時卻會失去僅餘聽力。「隨着發作次數愈多,內耳細胞也會逐漸壞死,影響聽覺之餘,暈眩感覺亦會趨緩。」何醫生說。
一旦發作,針對暈眩可以服用止暈藥及注射止暈針等作紓緩,而經常復發的病人可利用改善耳壓的藥物及去水丸等,透過促進耳水循環以減少病發。何醫生提醒,平日病人宜控制鹽份的攝取,並要少飲咖啡、濃茶,還要保持足夠的睡眠和避免太大壓力。
致暈原因多 及早求醫對症下藥
他強調,美尼爾氏綜合症並非如想像中常見,從臨床所見,只有約三成因頭暈求診的病人是因為美尼爾氏綜合症引起,一般此病在青年至中年階段出現,小朋友較少見,也很少在年老後突然發病。
他建議,若有頭暈應求醫以找出致暈原因,別只把問題歸究屬耳水不平衡,因為不論年齡,出現暈眩的原因有很多,必須確定病因後再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止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