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天氣溫降低,日夜的溫差也會加劇,甚至在室內、室外的溫差也會越來越大,很容易就會觸發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有哪些人是高危族群,需要多加注意?我們在日常生活又如何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寒冷天氣可觸發什麼疾病?
一、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可能來得突然,尤其天氣多變溫度驟降時,血管收縮功能來不及應變,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或發生粥樣斑塊阻塞,將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如果出現胸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症狀時,有極高機率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叫救護車送醫,或是由旁人做CPR急救。
二、腦中風
氣溫變化經常會誘發血管收縮合併血壓高低起伏,當血壓過高時,會傷害到腦動脈,就可能會導致腦中風。而當血壓不穩定時,也可能讓硬化的血管斑塊剝落,形成了急性血栓而增加中風的機率。因此腦部血管本來就有狹窄的人士,或是曾發生過腦中風的病人,在天冷時更容易發生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的問題。
建議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定時測量血壓並且依照醫生指示服藥,天冷時要特別注意保暖。
溫差才是最危險的殺手?
相對於太熱或太冷的天氣,溫差才是最危險的因素。由於人是恆溫動物,體內的核心溫度會一直固定在攝氏36.5-37度左右,而身體會透過流汗、血管散熱、顫抖來維持核心溫度的平衡;所以如果溫差太大,血管隨著「冷縮熱脹」的原理,一下子收縮擴張太快,很容易誘發血管斑塊剝落,造成血栓而中風。
哪些人需要多加注意?
大家除了要留意氣候及溫差去安排衣著之外,若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低溫、高溫、氣候溫度不穩、容易出現溫差較大的場合需要更加留意,其風險又相較於正常人還要來得高。而其次像是年長者、煙民、肥胖者、有個人或家族相關病史者也都在風險名單中,應提高警覺,不得忽視。
如何因溫差太大避免令身體不適?
一、讓頭頸部保持溫暖
由於頭頸部的血管多,又有很多重要的血管聚集,而且血管如果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腦部,發生時間快、搶救時間短,所以專家提醒,溫差大的時候,建議要戴帽子保暖頭部、並圍上圍巾保暖頸部,讓血管不要因為溫差而劇烈收縮。
特別一提,長者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銳,提醒65歲以上長者,晚上睡覺時,要先備妥保暖衣物在床邊隨手可拿到的地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後再進行活動,千萬別輕忽低溫或溫差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二、沖涼時先以常溫水沖洗
許多人沖涼時總會急著以高溫的熱水沖洗,但這種行為同樣對身體造成溫差過大的情況,很容易使血管舒張過快造成低血壓,在浴室中暈倒的風險便有可能提升。因此建議在沖涼時,應先以可接受的水溫先行沖洗,若有需要再漸進式的提高水溫,盡量避免直接的高溫熱水沖洗為佳。
三、多喝水
血管劇烈收縮會造成中風,是因為血管收縮的時候,斑塊會跌落、堵塞住血管,而會有斑塊,是因為血液的黏稠度特別高,通常是因為天氣冷、體內水分不足造成的。
所以在進到低溫環境的時候,反而要注意多喝水,讓自己的血液黏稠度降低,比較不容易形成血栓。而喝水的水溫也不要太燙、太冰,建議要跟體溫差不多,反而更容易讓身體吸收。
資料來源:Mayo Clinic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衛生署更新簽發醫學豁免證明書指引 中風心臟病豁免最長6個月 孕婦及哺乳期剔出科興疫苗禁忌症
【新冠患者】無病徵先服藥?乾咳有痰咳都以咳藥水紓緩?專家解答5個服食中西成藥的問題
2. 乾咳或有痰咳 服食哪種咳藥水?
乾咳勿用驅痰咳藥水 痰咳宜用化痰藥
針對咳嗽,崔俊明指不少人會買錯咳藥水。咳嗽分乾咳、痰咳,「乾咳不要買驅痰的咳藥水;驅痰的意思就是令你咳多一點,把痰咳出來」。相反,痰咳就不應買鎮咳的咳藥水,或應用化痰藥。
3. 喉嚨痛吃喉糖有用嗎?
蜜糖、喉糖、嗽口可紓緩
蜜糖、喉糖可減輕喉嚨痛,嗽口也可以,崔俊明:「有些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對減少口腔中細菌、病毒有一定幫助」。因此一旦中招,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病徵,可服用連花。
藿香正氣水 紓緩肚瀉作嘔作悶
連花現已被搶購一空,有其他代替品嗎?蘇子謙指,連花其實含有銀翹散和麻杏石甘湯的成分,市面上都買得到這兩種中成藥,前者可紓緩發燒、喉嚨痛;後者適合高燒、怕冷患者,但由於藥性較強,建議要先諮詢中醫。「雖然新冠病傳至全球,但中醫角度來說,病症會隨地理、氣候變化」,蘇指香港新冠患者通常較濕重,或會有肚瀉、作嘔作悶等徵狀,建議可服用藿香正氣水,「一般腸胃型感冒吃這個很有效」
改良玉屏風散 益氣化濕增免疫力
欲增強免疫力、減低感染風險,蘇子謙推介一個改良自玉屏風散的處方,可益氣化濕,清熱解毒,適合接觸病毒的高風險人士,包括醫護人員、家中有人確診、同一棟大廈有確診個案等,但他強調「服用此藥方並不能取代疫苗」。
藥方:北芪3錢、防風3錢、白朮2錢、連翹3錢、銀花2錢、藿香2錢、陳皮1錢、板藍根3錢、太子參5錢、薄荷1錢
用法:5碗水煎至1碗,隔日服用
。療程為兩星期,服用1個療程後至少需隔兩星期,才可開始另一療程
注意:不適合懷孕、母乳餵哺、蠶豆症、有發燒症狀、對中藥敏感人士;長期病患或正長期服用中藥人士,要先諮詢主診醫師或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