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可能要面對身體機能退化的問題,不少慢性疾病也隨之而襲。糖尿病一直都是長者普遍疾病之一。掌握好飲食,運動及藥物三大原則是控糖的重要關鍵。但服用降血糖藥時,不少人只擔心高血糖的併發症,而忽視低血糖的傷害。很多長者誤以為低血糖是服用降血糖藥物的正常反應,而不知自己出現低血糖症。
長者低血糖症狀的嚴重程度,與血糖下降速度及身體差異有密切關係。長者對低血糖的耐受性較弱,且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反應性能較低,會較容易出現不同的低血糖症狀。
在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素上升時,患者會出現飢餓、軟弱無力、出汗、皮膚蒼白、心跳過速、手震、暈眩、心慌或焦慮等情況。
低血糖與腦退化風險
一旦長者出現嚴重低血糖後,可能出現視力模糊、意識混亂、行為異常等。部分病人會出現短暫性失憶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昏迷跌倒,更可引致心血管疾病,例如中風,以致永久性腦部傷害。
如長者為避免以上不適的症狀,但與醫生缺乏溝通而自行調校藥量,甚至停藥,會導致無法合適地控制血糖水平。
若血糖監測儀顯示血糖值低於4度,則被視為低血糖。一般而言,血液內糖化血紅素(HbA1c)的理想指標為7%或以下,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會較為寬鬆而調整至8%,以減少低血糖的機會。長期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系統已有某程度受損害,若反覆低血糖症發生,將增加老年患者腦神經受損風險,從而影響病者認知能力,增加認知障礙症的風險。
降血糖藥與低血糖症
治療糖尿病,主要以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針為主,但也要注意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某些藥物如一些抗生素,抗酸劑及酒精會增加降血糖藥物的藥效而引致低血糖症。
不少糖尿病長者,由於肝腎功能衰退,部分傳統降血糖藥物服用後,需要較長時間分解及排出體外,容易產生低血糖症的副作用。故建議患者若有任何低血糖症狀況,可盡早求診,由醫生確定如何調節藥量或轉藥等方案。另外,部分長效型基礎胰島素有助減低血糖波幅,避免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沈中志醫生
老人科專科醫生
老人科專科醫生
【糖尿病ABC:糖化血紅素】
控制好ABC指數,可以減少患上糖尿病併發症嘅機會。今次我哋由「A」學起,即係糖化血紅素(Hemoglobin A1c)。
當血液中嘅葡萄糖同紅血球結合,就會產生糖化血紅素,簡單嚟講,血糖越高,糖化血紅素嘅數值就會越高,而紅血球大概有3個月壽命,所以可以透過觀察糖化血紅素,睇到過去2至3個月嘅平均血糖水平。要預防併發症,糖化血紅素最好保持喺6.5%至7%以下。
管好血糖!大腦泡糖水就像醃蜜餞般易萎縮
血糖高升,不只影響全身健康,更容易干擾大腦功能,導致認知能力、記憶力變差。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生醫光電研究所助理教授賴建翰,與陽明大學、台北慈濟醫院、台北醫學大學、振興醫院研究團隊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指出,血糖偏高時,即使只是在糖尿病前期病變階段,還沒惡化成糖尿病,大腦白質連結、傳輸狀況也會變差。
血糖偏高 影響大腦連結、體積
另一項研究也發現,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不只大腦白質連結、傳輸變遲緩,大腦有些部位灰質體積較會萎縮。當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攝取較多碳水化合物,大腦特定部位灰質體積也會受影響。
有關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的大腦白質變化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核磁共振攝影期刊〉(JMRI)。另一篇研究則是有關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飲食對大腦灰質的影響,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醫學〉(Medicine)期刊。
研究作者賴建翰醫師表示,這些研究以糖尿病前期患者為研究對象,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只是血糖偏高,還不到糖尿病程度,這代表就算只是血糖偏高,還只是在糖尿病前期病變階段,大腦就可能受影響。
以發表於〈醫學〉期刊這篇研究來說,研究團隊以64名糖尿病前期患者與53名控制組民眾進行實驗,研究人員以核磁共振攝影檢視受試者大腦灰質體積變化,研究人員也請受試者記錄24小時食物攝取種類、份量,持續3天,以了解這些人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與整體熱量攝取情形,結果顯示,糖尿病前期患者與一般民眾的大腦灰質情況不太一樣,糖尿病前期患者部分大腦灰質體積有萎縮現象,患者的血糖、碳水化合物總攝取量,與部分大腦灰質體積呈現負相關。
吃太多碳水化合物 雪上加霜
賴建翰醫師解釋,血糖偏高時,大腦也會受影響,大腦泡在糖水中就好像醃蜜餞一樣,很容易萎縮,大腦連結、傳送訊號速度也會變慢,一旦大腦連結、傳送訊號速度變遲緩,代表這人的認知功能、記憶力等都會衰退,出現憂鬱症、焦慮症、失智症風險也會跟著增加。當糖尿病前期患者攝取大量碳水化合物,血管通透性更會變差,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賴建翰醫師提醒,民眾血糖升高時,即使只是在糖尿病前期病變階段,也要多留意血糖對大腦所產生的傷害,糖尿病前期病變患者也要注意飲食習慣,避免食用太多碳水化合物。
專欄簡介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即日起「健康醫療網」將與「健康遠見」網站共同合作,將為讀者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深入、最樂活的多元健康資訊。
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1906.html?fbclid=IwAR3iYPoqtEWDk8MLWJYdWGhr5k93M8pSdeRH1ZlfX1D_Kxu1QKSYjw5H_w8
胰島素混合腸泌素 控糖效果佳
糖尿病是常見的都市病,更是香港十大殺手之一,據香港糖尿聯會的數字顯示,現時全港約有逾70萬人罹患糖尿病,即每10人當中便有1人患病,數目更有持續上升的趨勢。患者的血糖水平若長期偏高會破壞血管和神經系統,可導致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糖化血紅素過高 易誘發併發症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胡依諾解釋,糖尿病是因為醣類代謝異常引致血糖過高的慢性病。糖化血紅素(HbA1c)可以反映過去三個月之平均血糖水平,正常人的HbA1c應該在5.6%或以下;若然升至6.5%或以上,便可診斷為糖尿病。另外,可利用該指標預測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HbA1c每上升1%,出現併發症及死亡的風險就增加超過兩成。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最新指引,一般情況下控制HbA1c於7%以下可算及格;但如果糖尿病患者年輕,患病時間短,未出現併發症或其他可能縮短壽命的共病,最理想是把HbA1C維持在6.5%以下。若每日的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兩者都控制得宜的話,HbA1c就自然較易達標。除了通過調節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外,更需適當藥物的協助,其中胰島素就是一種較常見的藥物。
胰島素、腸泌素是甚麽?
由胰臟分泌的胰島素是一種有助降低血糖的荷爾蒙,當醫生診斷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不足的時候,便可能會處方胰島素補充劑。「胰島素補充劑分為長效和速效兩類,長效胰島素通常一日注射一次,目的是提供身體基礎需要的胰島素,主要幫助控制空腹血糖水平;以往,餐後血糖升幅較大的患者可能會每餐於餐前注射速效胰島素,以控制該餐所致的血糖波幅。但速效胰島素可能需每天注射多次,劑量亦要個別調校,配合每餐澱粉質攝取量,否則容易引致血糖過低,甚至體重上升。」
胡醫生解釋,「腸泌素其實是進食後,食物接觸到小腸而分泌出來的荷爾蒙,它可幫助調節胰臟在餐後胰島素的分泌,減緩肝臟釋出糖分到血液,並減慢將食物排放到小腸,有效幫助餐後血糖升幅控制在理想水平。」
二合為一 雙管齊下
有臨床研究發現,若同時使用長效胰島素和腸泌素,相比選用長效胰島素配合餐前速效胰島素,使用腸泌素的患者少一半機會出現低血糖,體重亦有減輕。1
現時已有新型的二合一針劑藥,把長效胰島素和腸泌素二合一注射,其中一大優點是不需每餐餐前注射,一針已可以控制全日血糖,加上腸泌素會增加飽足感,亦有助協調胰臟在餐後胰島素的分泌,同時可自然調節進餐攝取量,對穩定血糖和控制體重有一定幫助。簡單而言,新型的二合一針劑藥集胰島素和腸泌素的優勢於一身,發揮更強大的藥效,助糖尿病患者更輕鬆控制血糖水平。
個案分享
年屆中年的A先生患糖尿病超過十年,之前已經一直服用兩種口服降糖藥及每天要注射兩針總共70多單位胰島素;但過去幾年糖化血紅素(HbA1c)一直未能受控,徘徊在8-9%,卻又時常出現低血糖的徵狀,而且體重幾年內由80公斤上升至86公斤,腰圍增至43吋。由於病情失控,他被轉介至胡醫生徵詢糖尿專科意見。胡醫生為他進行了24小時連續葡萄糖監測,發現多次低血糖紀錄,於是建議轉換一日一次的長效胰島素和腸泌素二合一針劑,亦逐漸將劑量下調至每天只需30單位,再配合改善飲食的方案,五個月內A先生的體重下降回80公斤,糖化血紅素亦降至6.8%。A先生對於能控糖達標同時減少低血糖症的出現,減去6公斤體重,及能夠由每日兩針減至一針感到非常滿意。
1Rosenstock 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6;39:1318–1328.
(資料由胡依諾醫生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