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Back to Biking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Diabetes, and Cancer Risks

【踩單車可以預防糖尿病!】
單車友嘅天大喜訊!丹麥一間大學嘅研究人員追蹤咗年齡介乎50歲至65歲之間嘅24,623名丹麥男士同27,890名丹麥女士,發現受追蹤人士無論當踩單車作為日常交通工具定係休閒活動,得到二型糖尿病嘅機會普遍偏低。而隨住每星期踩單車時間加長,發展成二型糖尿病嘅風險更加係越來越細。

追蹤咗5年之後,研究發現呢班有經常踩開單車嘅人士,得到二型糖尿病嘅機會比平常人低20%。所以如果你想預防糖尿病埋身,除咗控制飲食之外,平日記住要做運動,踩單車都係一個方法嚟㗎!

http://www.diabetesincontrol.com/back-to-biking-to-reduce-cardiovascular-diabetes-and-cancer-risks/

A new study found riding a bike to work 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 in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risk, diabetes, and premature death over five years.
In five-year study, cyclists saw risk for heart disease, cancer, and early death cut by almost half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online April 19 in The BMJ.
Physical activity is declining worldwide, partly owing to reductions in active commuting (walking or cycling). Active commuting has been recommended as a practical way of incorporating more physical activity into daily life. A meta-analysis of 173, 146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active commut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especially for women. However, the work was limited by a heterogeneous range of cardiometabolic endpoints (including hypertension, diabetes, strok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consistent adjustment for confounders, and no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walking and cycling. The authors of the study recommended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ctive commuting and CVD. Evidence of the association of active commuting on mortality and cancer are equivocal, with available studies limited by relatively small numbers of participants.
Evidence is limited on the associations of mixed mode commuting (a combination of active and non-active) on health outcomes. We used UK Biobank, a large,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e commuting and incident CVD, cance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Jason Gill, Ph.D., of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s Institute of Cardiovascular and Medical Scien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colleagues looked at the commuting habits of 263,450 people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racked their health over five years. Walking was also beneficial; it was associated with a 27 percent lowe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 36 percent lower risk of dying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owever, it wasn’t linked with a lower risk of cancer or premature death. “Initiatives to encourage and support active commuting could reduce risk of death and the burden of important chronic conditions,” the authors write.
2,430 participants died (496 were related to CVD and 1126 to cancer) over a median of 5.0 years (interquartile range 4.3-5.5) follow-up. There were 3,748 cancer and 1,110 CVD events. In maximally adjusted models, commuting by cycle and by mixed mode, including cycl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all-cause mortality (cycling hazard ratio 0.5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0.42 to 0.83, P=0.002; mixed mode cycling 0.76, 0.58 to 1.00, P<0.05), cancer incidence (cycling 0.55, 0.44 to 0.69, P<0.001; mixed mode cycling 0.64, 0.45 to 0.91, P=0.01), and cancer mortality (cycling 0.60, 0.40 to 0.90, P=0.01; mixed mode cycling 0.68, 0.57 to 0.81, P<0.001). Commuting by cycling and walking we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CVD incidence (cycling 0.54, 0.33 to 0.88, P=0.01; walking 0.73, 0.54 to 0.99, P=0.04) and CVD mortality (cycling 0.48, 0.25 to 0.92, P=0.03; walking 0.64, 0.45 to 0.91, P=0.01).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observed for walking commuting and all-cause mortality or cancer outcomes. Mixed mode commuting, including walking, was not noticeably associated with any of the measured outcomes.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t was concluded that commuting undertaken totally or partially by bicycle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 range of adverse health outcomes. Commuting by walk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adverse CVD outcomes. The findings, if causal, suggest population health may be improved by policies that increase active commuting, particularly cycling, such as the creation of cycle lanes, cycle hire or purchase schemes, and better provision for cycles on public transport.
When it comes to preventing diabetes, in a current study they found that habitual cycling, whether as transportation to work or as a recreational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T2D), according to a study published  in PLOS Medicine. This cohort study, conducted by Martin Rasmussen of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Denmark, and colleagues, included 24,623 men and 27,890 women from Denmark, recruited between the ages of 50 and 65, and compar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reported recreational and commuter cycling habits with T2D incidence measured in the Danish National Diabetes Registry. The authors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who engaged in habitual cycling were less likely to develop T2D, and risk of developing T2D appeared to decrease with longer time spent cycling per week. Five years after they were initially recruited, participants were contacted for follow-up and their cycling habits were re-assessed. People who took up habitual cycling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at 20% lower risk for T2D than non-cyclists.
Practice Pearls:
  • Biking was associated with a 46% reduc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Biking reduced the risk of cancer by 45%.
  • Biking lowered the risk of death by 41%.
BMJ 2017357 doi: https://doi.org/10.1136/bmj.j1456 (Published 19 April 2017)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內地星級分析員圍威喂

無論散戶定大戶,都會留意大行報告,唔少人仲會跟住投資建議買貨沽貨,不過如果你喺內地,睇到股票分析報告就最好諗真啲先跟注喇,事關一份中大商學院有份參與嘅論文提到,有啲股票分析員或者會受人脈關係同自身潛在利益影響,發佈立場偏頗嘅報告。簡單講即唔係真分析,只係一個「圍威喂」遊戲。

同芬佬互惠互利

有份參與研究嘅中大商學院會計學院院長顧朝陽解釋,國內重視人脈關係,基金經理(俗稱芬佬)會利用同股票分析員嘅關係,令分析員畀芬佬揸住嘅股票一個靚仔評級。當報告出街而相關股票又有炒作嘅話,基金表現自然更加好。
咁分析員有乜着數?顧朝陽就話,芬佬可以投票畀相關分析員,令佢哋晉身「星級分析員」,到時唔單止知名度提高,薪金都有機會大幅上漲。佢又補充,芬佬亦會傾向喺相關分析員所屬嘅經紀行進行買賣,順勢幫埋經紀行賺佣金。
顧朝陽認為,喺呢種潛規則運作下,散戶自然成為受害者,雖然「關係」呢個概念難以規管,但佢認為監管當局都可以做啲嘢,例如建立完善嘅防火牆、規定基金唔可以將多過三成交易業務分配到同一經紀行,甚至限定單一機構所擁有嘅基金公司數量之類。

李華華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article/20171027/20196129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轉貼文章, : 前列腺癌超肝癌 成第4號殺手

本港患癌人數屢創新高 ,醫管局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癌症新症數字,首次突破3萬大關;該局推算,至2030年癌症新症更會急增至達3.8萬宗。
  2015年的另一項紀錄,是被喻為「男人最痛」的前列腺癌,新症患者按年急增7%,首度超越肝癌成為本港第4位常見癌症。有學者預料,前列腺癌或超越肺癌,成為港男第2常見癌症。
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公布最新癌症數據,本港2015年錄得3,0318宗癌症新症個案,較2014年錄得的29,618宗增加2.4%,個案首次衝破3萬宗。
中心計算過往癌症數據、人口增長及人口老化等因素,撇除大腸癌篩查的成效,推算本港至2030年時,整體癌症新症個案將達3.8萬宗,較2014年急增1萬宗,增幅高達3成半。
中心數據顯示,整體癌症新症數目仍以大腸癌及肺癌位列首2位,分別錄得5,036宗及4,748宗,第3位則屬乳癌。而前列腺癌則首度超越肝癌,前年錄得1,831宗確診新症,按年急增7%;相反肝癌數目按年稍跌3%至1,791宗,成2015年第5位常見癌症。
單以男性計,肺癌、大腸癌及前列腺癌新症數目,佔近半數男性患癌新症個案,當中前列腺癌位列男性常見癌症第3位,新症數目較10年前急增一倍。中心認為,按現時趨勢,預料男性罹患大腸癌的宗數,於數年內會超越肺癌,成為男性最常見癌症。
至於女性患癌情況,逾半新症個案均屬乳癌、大腸癌及肺癌,當中以肺癌增幅最多,按年急增9.5%,大部分更屬肺腺癌;而入侵性乳癌按年增0.8%至3900宗,原位性乳癌則按年增8.5%至575宗。
中心稱,過去10年整體癌症新症平均按年增長2.9%,人口年均增長卻只得0.7%,相反65歲或以上人口增長比例則達2.9%,相信肺癌、大腸癌、乳癌及前列腺癌新症個案持續趨增,與人口老化及人口增長有關。

本港同年有14,316人死於癌症,較2014年稍增3.7%,當中肺癌、大腸癌及肝癌仍屬癌症殺手頭3位;而胰臟癌死亡個案則由2014年576宗,增至前年691宗,由癌症殺手第6位急升至第4位,僅隨其後的胃癌則錄得669宗死亡個案。
中心總監顏繼昌認為,癌症新症個案增,與男性前列腺癌及女性乳癌新症急增有關。他解釋,乳癌、子宮體癌、卵巢癌等婦科癌症急增,與婦女少生育哺乳、肥胖、缺運動等,影響荷爾蒙及雌激素水平有關。至於女性患肺腺癌趨增,顏繼昌直言肺腺癌與吸煙無關,病因不明,惟4成至6成患者均帶有基因變異,罹患後病情進展亦快,需及早檢查確診及治療。
中大醫學院泌尿外科教授吳志輝表示,本港過去20、30年前列腺癌新症個案持續增加,相信與社會認知增加,多做身體檢查及早發現,人口老化及西方飲食習慣有關。
他又預計前列腺癌個案會持續上升,美國前列腺癌屬當地男士常見癌症,死亡人數僅次於肺癌,如港情況持續,男士患前列腺癌或超越肺癌,成第2位男士常見癌症。
吳志輝解釋,罹患前列腺癌患者趨增,以年長患者居多,建議高危人士改善飲食習慣,少肉多菜,55歲或以上的男士每隔1、2年體檢一次,及早確診治療根治,如有家族史的男士則需提早於45歲起定期體檢。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1932828/%E5%89%8D%E5%88%97%E8%85%BA%E7%99%8C%E8%B6%85%E8%82%9D%E7%99%8C%20%E6%88%90%E7%AC%AC4%E8%99%9F%E6%AE%BA%E6%89%8B

**前列腺癌激素療法 或增癡呆症風險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用於治療男性前列腺癌的激素療法(ADT),或會增加患癡呆症的風險達20%

雄激素剝奪療法(ADT)是用於抑制雄性激素,以注射、植入、藥物或手術形式,治療不同程度的前列腺癌。但英國有大學研究追蹤於19962003年確診患前列腺癌的154,089名患者,他們平均年齡為74歲,其中62,330人在確診後兩年內接受ADT治療,結果顯示接受有關治療的人士,患癡呆症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高達20%,一旦繼續接受治療,患病風險亦會繼續上升。

前列腺癌飇升 關男人長命事?尿頻、夜尿多、精液帶血 積極求醫治療方法多

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表示,年紀愈大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機會愈高。

尿頻、夜尿多、精液帶血 積極求醫治療方法多

本港的癌症個案有增無減,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共有2240宗前列腺癌新症個案,近20年來飇升接近4倍,升幅是各種癌症中最高,成為男性最常見癌症的第三位!以上數據,可能會令男士們憂心忡忡。不過,專家指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並未因個案增加而上升,尤其是現時不乏有效及新的治療方法,所以男士們一旦發覺有尿頻、夜尿多、排尿困難,以及尿液和精液帶血等症狀,應積極求醫診治,毋須過分驚恐。
 年紀愈大 患前列腺癌機會愈大
對於前列腺癌個案不斷增加,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羅振基醫生認為,將趨勢完全歸咎於西化飲食及生活可能不太準確。他指出,一直以來個案數字偏低主要是因爲未有準確的檢驗方法,現在則有法可「驗」,亦愈來愈多人接受身體檢查,故此發現的個案也較多,根據外國經驗,預料呈報個案或會繼續上升。
他續引述外國文獻指,男性若活到100歲,患前列腺癌的機會幾乎是100%一些有強制驗屍制度的西方國家更發現,七、八十歲的男性死者中多達八成都有前列腺癌。亞洲人的比例可能較低,但始終年紀愈大,壽命愈長,患病機會亦會愈高,故此前列腺癌可能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癌症,高踞美國及西歐等國家的常見癌症的首位。
 針刺檢查屬入侵性 沒有病史、症狀者非必要
既然發病率高,男士們是否應該及早進行前列腺檢查,以提高確診和治癒的機會呢?
「若有家族病史及出現可疑症狀的男性,必須盡早求醫接受診治,但對於沒有病史及症狀的人應否接受前列腺癌篩查,則『頗有保留』。」羅醫生提醒,男士們計劃進行前列腺檢查前,一定要向醫生清楚了解有關後果,事關診斷前列腺癌是最終要以針刺抽取組織作化驗,屬入侵性檢查,即使有導航技術協助下,每次仍需刺數針才能找到癌細胞位置,加上檢查若沒有任何發現,也僅反映暫時沒有問題,但往後仍要持續檢查才可以確診患病與否。
 前列腺癌個案增 死亡率未有大變化
羅醫生強調,前列腺癌個案雖持續增加,但死亡率則未有太大變化。「箇中原因是有部分低風險的年長病人,只需定期觀察已可以;再者是即使屬較晚期的個案,接受治療後的壽命也可能與預期相若,反映他們並非一定因前列腺癌致死,而是可以與『瘤』共存。」
 早中晚期前列腺癌 治療方法多
現時治療前列腺癌有多種不同的方法,視乎患者年齡及病况而定。羅醫生指出,早期及局部的前列腺癌可利用達文西機械臂進行微創手術,而放射治療亦可以用新技術追蹤前列腺位置,減少誤差和縮細治療範圍,有助減少後遺症。例如規劃放射治療前,會為有需要的病人做針對前列腺癌的PSMA正電子及電腦雙融掃描,以顯示更清晰的前列腺癌影像,確定它的形狀、體積及活躍程度。而放射治療儀器方面,除了現時廣泛採用的螺旋放射治療系統及直線加速器,最新的Unity MR Linac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機,可以為病人每次做放射治療前都做一次掃描,再視乎腫瘤大小及位置轉變而調整放射治療計劃,令病人得到更精確的治療。

至於較晚期的擴散性前列腺癌,亦可以荷爾蒙治療、化療,以及放射治療去控制病情,例如針對骨轉移的Radium-223,以及能追殺前列腺細胞膜抗原的Lu-177同位素治療,均為較新的療法。
他說,治療前列腺癌的困難之處,在於難以準確界定癌細胞的惡性程度,但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有效的方法以確定哪類個案需要接受治療,避免出現治療不足或過度治療的情况。
 良性前列腺肥大跟前列腺癌症狀相似
羅醫生更提醒男士們,注意良性的前列腺肥大與前列腺癌的症狀十分相似,包括尿頻、夜尿多、排尿困難,以及尿液和精液帶血等等,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積極求醫,一是可以排除嚴重疾病的可能,二是良性肥大亦會對生活造成影響,不可掉以輕心。
https://health.mingpao.com/%e5%89%8d%e5%88%97%e8%85%ba%e7%99%8c%e5%88%9d%e6%9c%9f%e7%97%85%e5%be%b5%e8%b7%9f%e5%89%8d%e5%88%97%e8%85%ba%e8%82%a5%e5%a4%a7%e7%9b%b8%e4%bc%bc-%e5%b0%8f%e4%be%bf%e5%9b%b0%e9%9b%a3%e6%9c%89%e7%95%b0/

前列腺癌初期病徵跟前列腺肥大相似 小便困難有異常宜及早檢查 MRI導航放射治療提升精準度

轉貼文章 ~ 抽血報告常見的檢驗數值

抽完血拿到檢驗報告,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檢驗數值,怎麼好像愈看頭愈暈了?到底這些檢驗數值有無異常?每項檢查又代表什麼意義?其實,讀懂抽血報告也是迎戰糖尿病的必備技能之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抽血報告常見的各項數值指標吧!

血糖指標

糖化血色素 (HbA1c)

當葡萄糖分子和紅血球結合後就會形成「糖化血色素」,一旦葡萄糖和血色素結合就不容易脫落,直到紅血球細胞衰亡。一般紅血球的平均壽命為 120 天,因此檢測血液中糖化血色素的濃度,可以反映檢測前 2 - 3 個月的血糖變化趨勢。
糖化血色素愈高,愈可能出現糖尿病併發症,例如:大小血管的神經病變、腎功能受損、眼睛病變等。建議糖友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 7% 以下,愈低就愈可以延緩併發症的發生。
  • 建議目標:< 7% (不同個體的標準會有差異,需個別化考量)
    • 一般正常的糖化血色素:4 - 5.6%
    • 糖尿病前期:5.7 - 6.5%
    • 糖尿病:6.5% 以上
    • 過高:表示血糖控制還是不理想,請再加油喔!

空腹血糖 (AC)

空腹 8 - 12 小時的血糖
  • 建議目標:80 - 130mg/dL
    • 過高:表示血糖狀況不理想
    • 過低:可能藥物劑量過多或是飲食攝取量不足

飯後血糖 (PC)

飯後 2 小時測的血糖
  • 建議目標: < 160mg/dL
    • 過高:可能飲食攝取過量,或是藥物劑量不足
    • 過低:飲食攝取量與藥物沒有配合好

腎功能指標

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值 (ACUR)

做為早期糖尿病腎病變的指標,當數值介於 30 - 300 毫克,稱為「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數值大於 300 毫克,稱為「巨量白蛋白尿」(macroalbuminuria)。
  • 建議目標:< 30mg/g
    • 過高:腎功能出現異常,建議要定期追蹤

血清肌酸酐 (Creatinine)

身體肌肉活動的代謝產物,經腎臟過濾後由尿液排泄。腎功能如有異常,無法完全排出每日所產生肌酐酸,即會造成血中肌酐酸濃度上升。
  • 正常值:男 0.7 - 1.5mg/dL;女 0.5 - 1.2mg/dL
    • 過高:腎機能異常、尿路阻塞

血中尿素氮 (BUN)

蛋白質的代謝產物,經腎臟分泌而由尿液排出於體外。血中尿素氮的濃度可以反應腎功能異常,但無法代表異常程度。如有以下情況,會使數值暫時性上升:
  1. 缺乏水份
  2. 吃大量蛋白質食物
  3. 上消化道出血
  4. 嚴重肝病
  5. 使用類固醇藥物
  6. 使用類固醇藥物
  7. 腎血流量不足
  • 正常值:7 - 20mg/dL

腎絲球過濾率 (eGFR)

考慮性別年齡以及血中肌酸酐換算而出的數值,數值愈小表示腎臟功能愈差,如果沒有罹患腎臟疾病,eGFR 的正常值:≥100 且沒有蛋白尿
如果患有為慢性腎臟病,則可以按照以下分期做參考:
分期eGFR代表意義
第一期≥ 90腎功能正常,腎絲球過濾率正常或增加,但合併有蛋白尿、血尿等腎功能損傷狀況
第二期60 - 89輕度慢性腎衰竭,腎絲球過濾率輕微下降,但合併有蛋白尿、血尿等腎功能損傷狀況
第三期30 - 59初期腎病變,腎絲球過濾率中度下降,併發微蛋白尿症狀
第四期15 - 29腎臟病變,腎絲球過濾率嚴重下降,併有蛋白尿症狀
第五期< 15腎臟衰竭
  若糖尿病友做了抽血檢驗,其建議的血糖指標有糖化血色素(HbA1c)、空腹血糖(AC)、飯後血糖(PC);腎功能指標包括:尿液白蛋白/肌酸酐比值(ACUR)、血清肌酸酐(Creatinine)、血中尿素氮(BUN)、腎絲球過濾率(eGFR)。 

血脂指標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

是對身體不好的膽固醇。附著在血管壁上,過量則時會導致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
  • 建議目標:< 100mg/dL;如果已經有心血管疾病建議 < 70mg/dL
    • 過高:表示有高脂血症,罹患心血管疾病比率會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

又稱為「血管的清道夫」,可以幫忙清除血管壁裡過多的膽固醇,將其帶回肝臟代謝後再經由膽汁與腸道排出體外,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
  • 建議目標:男生 > 40mg/dL;女生 > 50mg/dL
    • 過低:罹患心血管疾病比率會增加

三酸甘油脂 (TG)

又稱中性脂肪,飲食中攝取過多精緻的糖和澱粉以及飲酒過量,都會讓三酸甘油脂過高,容易造成肥胖、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 建議目標:< 150mg/dL
    • 過高:可能飲酒過量或是精製糖攝取過多,罹患心血管疾病比率會增加
    • 過低:營養不良、甲狀腺機能亢進

總膽固醇 (TC)

總膽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15 三酸甘油脂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愈高,相對總膽固醇也會越高。
  • 建議目標:< 160mg/dL
    • 過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比率會增加

肝發炎指標

當肝臟發炎時,肝細胞會壞死,GOT、GPT 就會進入血液中,造成肝指數升高。常作為肝臟發炎或受損程度的評估指標。

麩草酸轉胺基酶 (GOT)

  • 正常值:5 - 45u/l

丙酮轉胺基酶 (GPT)

  • 正常值:0 - 40u/l
    • 過高:肝功能異常、肝硬化、脂肪肝
  檢驗數值的建議目標,血脂指標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酸甘油脂(TG)、總膽固醇(TC);肝發炎指標包括:麩草酸轉胺基酶(GOT)、丙酮轉胺基酶(GPT) 
如果血糖管理不佳,就容易發生糖尿病併發症,如:大小血管病變、腎病變等。所以除了要注意血糖的管控外,血脂肪、腎功能和肝功能的變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喔!糖友們若能掌握各項檢驗數值的意義,以後拿到抽血報告時,就可以即時檢視哪些數值發生異常,控糖功力更上一層樓!


BMI = 體重(公斤) / 身高2(公尺2)
根據台灣官方的建議,BMI值的正常範圍在18.5-24之間,但太高一定不好嗎?應該要越低越好?
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3256.html

「糖化血紅素」過高會怎麼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我們已經有糖尿病了,HbA1c希望可以控制在7%左右或7%以下,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造成的併發症。
文:周則中(台灣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外科醫師)
什麼是糖化血紅素?
血紅素(Hemoglobin)除了帶氧之外,還會被葡萄糖黏住。由於每顆紅血球的壽命大約是3個月,所以觀察紅血球裡面的血紅素帶糖的比率,就可以透露這3個月以來的血糖平均值。但是我們知道血糖的平均值要幹嘛呢?
血糖值本來就會波動
首先我們要先問問自己:糖尿病是只要血糖噴高就可以診斷的嗎?會不會只是單純的「這次比較高」而已?
沒錯,正常身體的血糖值本來就會波動。這個波動的範圍身體會用胰島素(Insulin)及升糖素(Glucagon)等激素控制。
如果我們的身體對於血糖的波動失去控制,通常在吃完東西之後就會一直高上去不回頭。那如果胰島素供應無虞,是不是就可以大膽假設,我們身體的細胞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下降了?
這時候要是有一個指數可以讓我們知道血糖平均值,該有多好。
看糖化血紅素就對了
糖化血紅素正常值大概都是6%以下,把數字簡單乘以20就可以大約得出3個月以來平均的血糖值。
舉例來說:HbA1c=6%
6*20=120(mg/dL),勉勉強強可以接受。
現在假設我們有個朋友很有研究精神,也不太怕痛,測量三餐飯前、飯後血糖(用餐結束後2小時),畫出類似這樣的一張圖:
1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平均血糖的基準線就是糖化血紅素。
我們把時間軸拉長,假設這位有胰島素阻抗的朋友,在生活型態、飲食組成不變的狀況下,我們可以觀察到他的血糖波動越來越大,基準線也逐漸被往上拉。
2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如果糖化血色素拉到7呢?掐指計算一下,嗯,140(mg/dL)。這不太妙。這個140就是飯後血糖的正常值上限。
對了,為什麼特別強調飯後血糖?因為「飯後血糖」比起「飯前血糖」敏感性更高。糖尿病就是身體對升高的血糖處理不來,當然測飯後一定更準。
如果連平均都高於飯後上限了,我們是不是可以更大膽的假設「血糖整個噴了」?這就是為什麼目前糖尿病的其中一個診斷標準是:HbA1c>6.5%。
如果我們已經有糖尿病了,HbA1c希望可以控制在7%左右或7%以下,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造成的併發症。
溫馨提醒,控制血糖也要小心不要過頭,造成「低血糖」。低血糖會讓我們昏倒,還會造成不可逆的腦部傷害,要注意喔。
本文經問8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