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升246倍 專家料未來續年賺一成
【本報訊】50年前的今日,是恒生指數以100點基數誕生的日子,經歷香港經濟陰晴五十年,恒指昨以24732點收市,累積升幅高達246倍,複合年度化回報為11.6%,表現較英、美、日等主要市場更佳,計及股息的年回報更高逾15%。專家展望恒指未來潛在回報,指中資股佔藍籌半壁江山,恒指未來表現掛鈎內地經濟多於香港經濟,惟保持10厘的年複式回報機會仍高。
記者:林靜 李嘉麟 高明輝
記者:林靜 李嘉麟 高明輝
恒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當時有30間港資或英資上市公司為成份股,但只供恒生銀行內部參閱,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發報,每日報價一次,惟在電腦化下,去年4月已加速至每兩秒報價,成份股亦變成以中資股佔一半為最多。
見證5次大股災
過去50年恒指至少見證香港5次大股災,包括跌幅多達九成的73年股災、不少老行尊均指最矚目驚心的87股災及6年前的金融海嘯等。
至於恒指歷史最低位在1967年8月31日受累六七暴動的58點;最高位在2007年10月30日,一度高見31958點。以點數計,歷史單日最大跌幅是2008年1月22日,勁瀉2061點,跌幅達8.65%;諷刺的是,大市翌日即報復性反彈2332點,成就最大單日點數升幅。
倘以100點基數開始計,恒指至今複合年度化回報率為11.64%,連同平均息率3.5厘,年回報率為15.14%。相對美股道指同期年度化回報為7.85%,不計股息,恒指每年多賺5.26%。
若根據資料可追溯至1974年的日、德股比較,恒指自1974年,撇除股息,年回報率為13.01%,德國DAX指數同期回報為10.67%,日股則為7.37%,故此港股表現仍優於其他發達國家。
此外,資深股評人陳永陸表示,恒指過去高額複式回報主要有賴80、90年代經濟起飛及中國因素,未來要保持這幅度有難度,「有一成回報已經唔錯」!陳永陸解釋,用50年表現看似犀利,但回顧千禧年科網熱至今的回報,其實只有微利,用2007年高位看更要見紅;再者,每個時代領導股不同,近年是騰訊(700)等科網股,而2007、2008年則是內銀股,揀股更加重要。
至於恒指歷史最低位在1967年8月31日受累六七暴動的58點;最高位在2007年10月30日,一度高見31958點。以點數計,歷史單日最大跌幅是2008年1月22日,勁瀉2061點,跌幅達8.65%;諷刺的是,大市翌日即報復性反彈2332點,成就最大單日點數升幅。
倘以100點基數開始計,恒指至今複合年度化回報率為11.64%,連同平均息率3.5厘,年回報率為15.14%。相對美股道指同期年度化回報為7.85%,不計股息,恒指每年多賺5.26%。
若根據資料可追溯至1974年的日、德股比較,恒指自1974年,撇除股息,年回報率為13.01%,德國DAX指數同期回報為10.67%,日股則為7.37%,故此港股表現仍優於其他發達國家。
此外,資深股評人陳永陸表示,恒指過去高額複式回報主要有賴80、90年代經濟起飛及中國因素,未來要保持這幅度有難度,「有一成回報已經唔錯」!陳永陸解釋,用50年表現看似犀利,但回顧千禧年科網熱至今的回報,其實只有微利,用2007年高位看更要見紅;再者,每個時代領導股不同,近年是騰訊(700)等科網股,而2007、2008年則是內銀股,揀股更加重要。
用平均成本法買貨
不過,訊滙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則提醒投資者,目前恒指成份股中逾半為中資股,未來表現或較傾向反映內地經濟多於香港,惟由於他仍看好未來10年內地經濟,因此估計複合年增長逾一成機會仍高。
早於20年前曾發表恒指可以有逾10厘複式回報的大學教授曾淵滄,亦指恒指回報可保持,原因是港元與美元掛鈎,即恒指等同用美元計價,美元長線必定貶值,有利資產價格向上。由於恒指長線睇升,故無論是趁每次出現恐慌時吸納,或定期用平均成本法買貨,皆屬可取的方法。
早於20年前曾發表恒指可以有逾10厘複式回報的大學教授曾淵滄,亦指恒指回報可保持,原因是港元與美元掛鈎,即恒指等同用美元計價,美元長線必定貶值,有利資產價格向上。由於恒指長線睇升,故無論是趁每次出現恐慌時吸納,或定期用平均成本法買貨,皆屬可取的方法。
今日是恒生指數誕生50周年。50年前的今日,利國偉博士倡導及推出恒生指數,基點為100,成為往後反映港股興衰的指標。
港股50年間,指數起伏不定,波譎雲詭,但大趨勢是:敢買敢坐就會贏,揸得越長,回報越好。
港股50年間,指數起伏不定,波譎雲詭,但大趨勢是:敢買敢坐就會贏,揸得越長,回報越好。
紅色勢力有增無減
50年間,恒指每年複式回報率約12%,令累積回報接近250倍,可見滾雪球的效應。期間股息率約3.5厘,算是抵銷通脹因素。50年後恒指可以去到幾盡,股榮假設以今年基點為25000點來計算,每年能有10%的回報(未計股息率),2064年恒指可以升見293萬點。如果認為10%太貪心,減一半至5%,恒指50年後將見29萬點。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確認維持香港本身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不過套用在藍籌成份股,就是翻天巨變。
第一代的藍籌成份股共有30隻,目前仍然是藍籌的,只剩六隻,分別是中電(002)、煤氣(003)、九倉(004)、滙控(005)、和黃(013)及太古(019),全是公用事業及綜合企業。
被剔出但保留上市地位的有六隻,包括已分拆出來的港燈(2638),怡和系四隻股份則遷冊至新加坡,另外13隻創始藍籌則淪為其他公司附屬或被私有化。
目前50隻藍籌,只有約一成多是原始藍籌,也代表同股票戀一世的愛,也要選擇性吸納。大佬呀,睇下原始藍籌,當年有水泥(青洲英坭)、紗廠(南洋紗廠)、叮叮(香港電車)或是小輪(天星小輪),隨住時代的變遷,就算是當年貴為藍籌,如果不及時狠心飛甩,已經被其他公司吞併。
就算保住上市地位,死揸亦不代表有好報,例如首代藍籌生力啤酒(236),目前市值僅為5億元,由90年代持有至今,股價升幅不足一倍。
隨住紅籌及國企股紛紛染藍,恒生指數已被中資股霸佔,比重超過一半,真正陀地港產藍籌賣少見少,逐漸被邊緣化。
恒指十大重磅股中,七隻是中資股,未來的趨勢,紅色勢力肯定有增無減,這對港股究竟是好事,抑或壞事?
還記得前特首董建華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更好。」中國有甚麼好?A股過去十年每年複式回報僅3.5%,表現強差人意,中資新股質素越來越差,上市半年的諾奇(1353)又出事。
當港企逐步中國化之際,滬港通10月開通,真的對港股是好事嗎?50年後恒指藍籌如只剩下中移動(941)、建行(939)或騰訊(700),真的可以翻十番、漲百倍嗎?
股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