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走出好血糖~❀
對糖尿病患者和忙碌的都市人來說,並非只有大汗淋漓的運動才是鍛煉,走路也是一種經濟、有效的運動方法。
美國加州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一項為期6年的調查發現,經常步行的人高血壓風險可降低7.2%,高血脂風險降低7%,糖尿病風險降低12.3%。走路,尤其是健步走,比跑步等劇烈運動更有優勢。首席研究員保羅•威廉姆斯建議,糖友們和中老年人最好堅持進行每週5天、每次30分鐘的中等強度鍛煉。
健走要遵循“熱身-加速-整理”的原則。先以每分鐘80~100步的速度走5~10分鐘,讓血液流向肌肉,避免突然“猛動”引起損傷。接著以每分鐘120步的速度,步行30分鐘左右,強度以身體微出汗、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心率達到170減去自己年齡)的程度為宜。
健走結束後不要馬上停下來,而應放慢速度再走5~10分鐘,或者做5~10分鐘的拉伸鍛煉,讓身體漸入佳“靜”。此外,姿勢對鍛煉效果也很重要,注意挺胸收腹、大邁雙腿、調整呼吸、高擺雙臂。抬頭雙眼平視前方,肘關節可自然彎曲或呈直臂,以肩關節為軸前後大幅擺臂,每步往前邁60~70釐米,保持深呼吸,最好儘量使用腹式呼吸。
糖尿病患者外出鍛煉時要多留個心眼。
第一,糖友最好不要單獨進行運動,或者去一些人跡罕至的偏遠地方,而要結伴出行,以免發生低血糖無人求助。
第二,避免在清晨空腹運動或者注射胰島素後馬上運動,否則很易產生低血糖反應。第三,運動時最好隨身攜帶一些糖塊、餅乾、麵包、水果等零食。
一旦出現低血糖反應,要立即停止運動,進食一些含糖食物,緊急補充血糖。但最好不要吃堅果、薯片等油脂含量較高的零食。待低血糖症狀緩解,血糖恢復正常後,可以繼續步行。有感冒、急性感染、糖尿病足或腎功能不全的糖友,要避免運動或適當減輕運動量。
~~~~~~~~~~~~~~~~~~~~~~~~~~~~~~~~~~~~~~~~~~~~~~~~~~~~~~~~~~~~~~~~~~~~
不可不知的都市病-糖尿病
中國糖尿病患者急升且出現年輕化趨勢,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的最新統計,中國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經高達11.6%,患者人數超過1.14億。而於根據香港衞生署公布人口健康調查結果亦指出糖尿病佔人口8.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糖尿病正在呈快速增長趨勢 ,目前的糖尿病患者人數保守估計大約4.22億人,比40年前增長了4倍。
當我們進食時,身體會把吃下去的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我們胰腺中產生的胰島素或高血糖素,會指揮身體中的細胞去吸收這些葡萄糖並把它轉化為能量或以糖原形式儲存。但如果胰腺無法生產胰島素或胰島素失效,葡萄糖就會在血液中聚集,過高含量的葡萄糖便會造成糖尿病。
糖尿病主要分為一型和二型,一型主要是遺傳因素造成,而二型就是常見疾病,主要是胰臟功能受捐,無法控制平衡血糖水平。當出現頻尿且常口渴、容易疲勞、傷口不易癒合、體重發生變化等便必注意是否患病了。
過往對抗糖尿病的方法不外乎減低糖吃,多做運動等一些基本而又籠統的說法。台灣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的副教授楊惠婷,直指「與其去限制食物,不如提醒多吃原型食物,另一個重點就是進食順序,先吃菜再吃蛋白質或是肉,可以很快地有飽足感,且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她指出利用低升糖指數(GI)的食品和包含「抗性澱粉」的食物來攝取碳水化合物。糖尿病人大多避諱水果蔬菜,擔心水果中的糖分會影響病情,然而水果屬低升糖指數,因為當中果糖不易被人體吸收,而且水果的纖維素更有效降低身體涉取糖的速度,亦有果腹之效,避免身體造成隱性飢餓,引發更多身體狀況,包括代謝異常、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到疲倦或久病不癒等問題。
同一質量的「抗性澱粉」會比一般澱粉含較低熱量,而且一般澱粉大約需要100分鐘被身體消化,抗性澱粉增加至120分鐘,有效增加食道消化時間,讓血糖緩慢上升,能還能增加飽足感,抑制脂肪堆積。「抗性澱粉」一般可於意粉,冷飯和蕃薯找到,大多是因為溫度改變和食物含水量改變而使澱粉結構變化,身體需要較長時間分解。
糖尿病,對於大多數醫生和醫學博士都認為不可逆轉,不過近來BBC的報道指出,英國為糖尿病人進行實驗,在近五個月十七週的時間裏,嚴格控制卡路里攝入,每餐只可涉取醫身安排的流食(一包可用水開稀的粉狀食物),使實驗中的病人成功逆轉了二型糖尿病。
實驗結果指出,46%的病人一年後病情有所緩解,而實驗中能減肥15公斤或以上的病人中,86%的二型糖尿病有緩解。當中的解釋是包圍胰臟的脂肪被分解後,能令胰臟β細胞重新運作,重新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控制血糖,現時學者經已加重研究,希望有望日後令糖尿病患者痊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