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也聽聞過「薄血藥」,同時亦憂慮服用薄血藥會流血不止,而且需要經常驗血及戒口,這觀念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事實上是有抗血小板藥及抗凝血藥之分,它們雖同樣是預防血液凝結,以減低血栓塞及中風風險的藥物,然而兩者有一定分別,不宜用薄血藥來統稱,公眾需學會分辨,以避免混淆。
薄血藥其實是「老鼠藥」?
血塊在心臟或血管內形成,因各種原因脫落後,可經由血管流至人體不同部位,引致心臟病突發及中風的風險,因此需要利用藥物預防血塊形成,一般市民會稱之為「薄血丸」。心臟科專科醫生紀寬樂指出:「薄血藥的名字容易引起誤解。在醫生的角度,舊式薄血藥即是所謂『老鼠藥』。」
舊式薄血藥維他命K拮抗劑是抗凝血藥之一,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醫生處方的薄血藥。紀醫生表示:「它是一種危險藥物,原因是用藥份量因人而異,劑量太少沒有效果,劑量太重會導致出血,加上藥力影響維他命K的代謝過程,病人需要定期驗血及戒口,假若指數超出水平就需要停藥或減藥,定期到醫院檢查,因此現已甚少私家醫生處方此藥物,政府醫院也會提供藥物名稱,讓病人自行購買新一代抗凝血藥。」
抗凝血與抗血小板有別 易生誤會
預防血液凝固不只有抗凝血藥,紀醫生指出:「只有高風險病人,特別是中風機會較高的患者才會處方抗凝血藥。我處理的病人之中,超過九成都是服食抗血小板藥。」
由於很多病人將抗血小板藥與薄血藥混淆,經常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及憂慮,以為一樣容易出血,需要驗血及戒口。紀醫生強調需要在教育上釐清:「有病人被牙醫問及病歷,是否正服用薄血藥,擔心脫牙會造成流血不止。其實病人通常服用的薄血藥只是抗血小板藥。由於有此誤解,經常引致手術延誤或取消,影響治療。」
用藥原因與藥效各有不同
醫生會在什麼情況下,選用抗血小板藥或抗凝血藥?人體凝血系統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是人體受傷時,血小板會凝結血塊堵塞傷口;同時又會釋放蛋白訊號,令身體凝血系統變得活躍,從而形成血塊協助止血。因此可應用抗血小板藥阻止血小板聚合而形成血塊,或以抗凝血藥干擾血液蛋白,以延長血塊形成的時間。兩類藥物皆可阻止血塊形成或增大[1]。
紀醫生解釋:「患有冠心病或曾經中風的病人,血管會較為狹窄,最常處方抗血小板藥,例如阿士匹靈,有助減低心臟病發及中風的風險[2][3];若病人因為心律不齊或心房顫動,導致心臟容易出現血塊,而這些血塊可以在心臟流至腦血管導致嚴重中風,這些情況就最常用抗凝血藥。」
抗凝血藥與心源性中風
坊間有指針對心源性中風可處方抗凝血藥,非心源性心中風則處方抗血小板藥。紀醫生解釋:「心源性中風成因繁多,最常見是因為心房顫動,令心臟容易形成血塊。當血塊因為某些原因脫落,經心室流至腦部造成血管堵塞導致中風,就屬於心源性中風。另外,病人置入人工心瓣,有心室肥大、部分心臟肌肉壞死或不協調等心臟病,都容易形成血塊引發心源性中風。」
處方藥物需因時制宜,沒有絕對化;抗凝血藥的藥效比抗血小板藥強,主要建議中風高危和心房顫動的患者服用,紀醫生坦言是按風險評估。他解釋道:「抗凝血藥在預防心源性中風方面較抗血小板藥有效,因此普遍會為高風險病人,如曾患此病、年長及出現心房顫動,並且出血機會較低的患者處方抗凝血藥。但由於抗血小板藥的嚴重出血風險較抗凝血藥低,有時也會向心源性中風風險較低的患者處方抗血小板藥。此外,年輕患者有心房顫動,但心臟結構並沒有其他問題,會導致心源性中風的風險僅有1-3%,就會使用抗血小板藥。」
新一代抗血栓藥效果佳 惟需留意對腎功能要求
抗血小板藥和抗凝血藥,兩者各有不同。紀醫生指出:「舊式的抗血小板藥,價錢便宜,但缺點是可導致胃潰瘍及胃部不適,尤其很多中國人服食後出現胃部不適,所以一般要配合胃藥服食。市面上有些較新的抗血小板藥,藥效較佳,亦沒有大的胃部的副作用,一般在完成通波仔手術後,病人需要服食6至12個月。」
由於以往藥物選擇不多,須定時驗血及永久戒口,而近十年推出了的新一代抗凝血藥,藥效安全亦無需驗血及戒口。最新研究結果顯示,較新式抗凝血藥有效預防心源性中風,出血風險相對低很多,需入院治療的情況也大大降低。」
現時用於預防血液凝固的藥物效果好、副作用少,一改以往「薄血藥」的形象。紀醫生表示:「這些藥物皆安全及方便,普遍對日常飲食及生活影響不大,唯一要留意的是,各種較新式抗凝血藥,對腎功能要求有所不同。另外,雖然舊式藥物價錢較便宜,但當出現副作用需要額外治理時,所需醫療開支可能更高。」
SAHK.CLO.20.03.0170 (05/2020)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資料來源:
[1](衞生署藥物辦公室: 口服抗凝藥和抗血小板藥)accessed on 26 March
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news_informations/dm_25.html
[2](The Role of Aspirin in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 Clinical Medicine & Research Volume 12, Number 3-4: 147-154))
[3](AHA Journals: Aspirin and Stroke)accessed on 26 Marc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