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轉貼文章 ~ 華人下壓低易致缺血性中風 美收緊高血壓標準 港不宜跟隨


美國醫學界去年底提出收緊高血壓定義,由以往俗稱上壓的收縮壓140mmHg及俗稱下壓的舒張壓90mmHg,收緊至130及80即屬高血壓。但本港心臟科專家指出,美國提出新指引是基於流行病學統計而非臨床研究,當中沒有華人數據,加上「一刀切」所有年齡的人要降至正常血壓,高血壓長者或會血壓過低,增加跌倒致創傷風險,亦令缺血性中風機率上升,認為華人社會暫不宜跟隨修改指標。
記者:嚴敏慧
美國心臟學會及美國心臟學學院去年11月更新高血壓定義,130/80mmHg以上即屬第一期高血壓,140/90mmHg為第二期高血壓,正常血壓值是120/80mmHg。大中華地區包括港澳台及內地的醫學專家上月舉行研究會,討論是否跟隨美國收緊高血壓標準,多名學者指現階段不宜跟隨修改。
與會者之一的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謝鴻發稱,不同年齡層及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有不同血壓指標,若改為直接使用美國新指引,「一刀切」將所有人的血壓,嚴格控制降至130/80mmHg以下,甚至回到120/80mmHg正常水平,年長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併發症。
謝指,長者高血壓多為上壓超標,下壓較正常水平低,當用藥降上壓時,下壓同時會降低,「假如長者上壓180mmHg,要用4隻藥先降到120mmHg,但下壓會一齊跌」,若下壓低於60mmHg,血壓過低會頭暈及視力模糊,增加跌倒風險,故長者高血壓控制在140mmHg已為可接受水平,「人泵血到腦靠下壓,下壓太低,唔夠血上腦,就會增加發生缺血性中風機會」。

血壓過低小心腎衰竭


美國醫學界修改指引,是因為有研究證實上壓降低10度,中風機率有效降低,歐美的中風個案以出血性中風為主,高血壓可引至出血性中風,故降血壓能有效預防,但華人地區中風以缺血性為主,血壓控制在過低水平,反而增加缺血性中風危險。另外,血壓過低亦會令心腦血管病死亡率和腎衰竭機會提高。
謝稱本港不少高血壓患者有病而不自知,即使確診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未如理想,血壓亦未能有效控制,「都未醫到以前個水位,仲要再降低,提高門檻有難度」。他料若跟隨美國指引,本港高血壓人口將由20%增至30%,部份之前不用服藥的患者也要食藥,醫療開支以至醫療人手需求會大增。專家認為現階段華人地區不宜跟隨美國指引,建議如有高風險因素,應將血壓控制至低於130/80mmHg,沒家族史的患者則可控制在低於140/90mmHg水平。
減重5公斤 血壓降510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估計,本港約20%至25%的40歲以上人口患有高血壓,政府統計處數據則顯示,2015年確診高血壓人數逾86萬人。高血壓患者想有效降血壓,除了服用降血壓藥,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亦很重要。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心臟科教授謝鴻發表示,每日做帶氧運動減肥即可降血壓,體重每減5公斤,血壓可下降5至10度。
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可引致中風、冠心病、心臟衰竭、慢性腎衰竭、主動脈破裂等嚴重健康問題。惟高血壓不一定會有症狀,不少人是在出現併發症時始知患病,故高血壓亦有隱形殺手之稱,逾九成高血壓個案未能確定明確病因,但攝取過多鹽份、肥胖、靜態生活模式、吸煙、飲酒過量、高血壓家族史等,都會令人較易患上高血壓。

宜日日做帶氧運動


謝指,想控制好血壓未必一定要食藥,患者可先從生活及飲食習慣入手,除了健康清淡的飲食,做運動更為有效。他指,每種降血降藥能降10至15度血壓,但做帶氧運動減磅,體重每降5公斤,血壓會下降5至10度,「病人話有做運動,每星期做一兩次,其實唔夠,係要每日做先有用」,強調必須要持之以恒做帶氧運動。此外,亦要養成在家量血壓習慣,但自我量血壓需技巧,建議高血壓患者帶同家用血壓計諮詢醫生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