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旗下香港年金公司,繼早前推出終身年金計劃「香港年金計劃」,今日推出3項優化措施和全年持續銷售模式。有關優化措施即日生效,現有及新客戶均可受惠。
其3項優化措施包括,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保障、特別款項提取以應付醫療及牙科治癒開支; 特別款項提取金額上限為30萬元及只可使用一次。提取的款項可用於醫生認為有需要的手術,治療或化驗等,並不限於特定的危疾; 提取該金額後,保證每月年金金額將會按比例減少,而不需額外折讓。
另外亦將放寬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每人可投保金額上限由100萬提高至200萬元。以65歲人士投保200萬元為例,男性及女性保單持有人分別可獲發1.16萬元及1.06萬元的保證每月年金金額。
香港年金計劃由即時開始,採取全年持續銷售模式,接受65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投保,有興趣人士可透過該客戶服務熱線或網站進行預約,並到其銷售處直接申請辦理投保手續。在保單發出後一個月内,客戶便可開始收取每月年金。
香港年金計劃的首批銷售共接獲9410宗認購意向登記,當中超過5500個申請者已完成辦理投保手續,而平均每張保單保費金額約50.6萬港元
年金公司: 不會因應市況波動而改變香港年金定價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旗下香港年金公司,繼早前推出終身年金計劃「香港年金計劃」,今日推出3項優化措施,包括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保障、特別款項提取以應付醫療及牙科治癒開支及將及放寬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每人可投保金額上限由100萬提高至200萬元。另外,年金計劃將推全年持續銷售模式。有關優化措施即日生效,現有及新客戶均可受惠。
香港年金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劉應彬在記者會上表示,首批年金銷售共接獲9410宗認購意向登記,當中超過5500個申請者已完成辦理投保手續,完成28億元認購金額; 代理銀行上月已把餘下未完成個案退回年金公司,當中約900個個案,約總數約一成是代理銀行仍未能聯絡到客戶,另約有2900個客戶,佔總數約三成,表示需要時間考慮,現階段不打算認購年金計劃。
被問年金認購反應會否比預期低,他表示,超過三成人「抽飛」這個佔比不算特別高,原因是年金剛推出,市場反應慢熱,或是因個人健康及財務問題。
他指,是次優化沒有改變香港年金產品定價,不會因應市況波動而改變定價,強調有四厘已是非常好的回報,未來利率的趨勢不能預料,但不會影響對年金的定價。該公司執行董事李令翔補充,強調年金是一個長期的保險產品,不能只着重於回報,及認為該回報水平合理,因美國30年國債息率亦只有3.14%。
年金公司: 持續性銷售不受公開認購期及銷售限額規限
香港按揭證券公司旗下香港年金公司,繼早前推出終身年金計劃「香港年金計劃」,今日推出3項優化措施,包括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保障、特別款項提取以應付醫療及牙科治癒開支及將及放寬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每人投保金額上限由100萬提高至200萬元。另外年金計劃將推全年持續銷售模式。有關優化措施即日生效,現有及新客戶均可受惠。
劉應彬表示,是次優化措施使年金計劃以全年持續性銷售,所以不受公開認購期及銷售限額規限。
劉應彬又指,年金計劃在持續銷售模式下,年金公司的銷售人員可直接向客戶講解產品的特徵,不需等待第二階段分配到代理銀行投保,此可避免交叉銷售風險。該公司執行董事李令翔指,未來或會跟銀行合作,但目前正在商討中,強調不接受及容許任何交叉銷售的情況。
年金優化 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
今年七月,按揭證券公司旗下香港年金推出本港首批專為長者而設的終身年金「香港年金計劃」,該計劃已於11月底完成認購手續,但反應未合乎預期。香港年金公司昨日宣布,推出三項優化措施及展開全年持續銷售模式,即日起生效。優化措施包括:若受保人身故,受益人可獲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可提取特別款項應付醫療及牙科治療開支;放寬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至200萬元。 /大公報記者 陳玉蓮
本港首隻「終身年金計劃」承購額不如預期,而且遭中籤長者嫌棄,問及是次推出優化措施是否為救亡,該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劉應彬對此否認,他強調優化與反應欠佳無直接關係。他表示,在首輪認購期間聽取市民意見是很重要,可以作出改善,年金計劃同時改為全年銷售,發行額由100億港元變為無上限,而且將會與銀行業合作,但具體未有詳情。
可提款應付醫療開支
是次優化措施包括: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保障,即是當受保人不幸身故時,受益人可選擇即時一筆過收取已繳保費扣除已派發的累積保證每月年金金額,而不需額外折讓,即受保人不會有財務損失。
例如,以一名65歲男性為例,已繳保費100萬元,保證每月年金金額為5800元。若他在投保首年不幸離世,原本的計劃只可取回73.2748萬元。優化措施後,連同累積每月年金金額及一筆過身故賠償,可全數取回100萬元,若10年後身亡,可取回100.4544萬元。受益人亦可考慮繼續收取餘下未派發的保證金額,直至已繳保費的105%為止。
第二項優化措施,可以提取特別款項以應付醫療及牙科醫療開支,單持有人可申請特別款項提取,用以支付本港的醫療及牙科開支,可提取金額為(以較低者為準)已繳保費的50%,或已繳保費扣除已派發的累積保證每月年金金額,上限為30萬元,但只可使用一次。
學者料釋疑後吸引力增
第三項措施是放寬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由100萬提高至200萬元,若65歲人士開始投保,男性及女性投保人每月分別可獲發11600元及10600元。
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認購反應不及政府預期,相信因為年金計劃屬於新產品,長者可能擔心一筆過投保,可能影響日後的醫療需要,他相信優化計劃,包括提高投保額上限及百分百身故賠償保障,可釋除部分人的疑慮,增加吸引力。
年金優化後,可以提取特別款項,應付醫療及牙科醫療開支
公共年金三成長者縮沙
推三優化措施 「100%」身故賠償增吸引力
香港文匯報訊 標榜「自製長糧」、由政府包底的「香港年金計劃」認購情況未如預期。香港年金公司昨公佈,在9,410個認購意向登記中,有2,900個即約31%長者表示要再考慮,現階段不打算認購,另有900個申請者未能聯絡。為增加計劃的吸引力,年金計劃將推出三項優化措施,包括「百分百」身故賠償,及將投保上限倍增至200萬元等。另又宣佈採取全年持續銷售模式。
香港年金公司昨公佈,首批年金計劃共獲9,410宗認購意向登記,總認購金額49億元,當中超過5,500個申請者即約近60%申請已完成辦理投保手續,涉及認購金額約28億元,平均每張保單保費金額約50.6萬元。但在9,410個認購意向登記中,有2,900個長者表示要再考慮,現階段不打算認購,另有900個申請者未能聯絡。
平均每人投保50.6萬元
香港年金執行董事兼總裁劉應彬昨表示,部分申請者因為近月財務或健康情況改變而放棄認購,相信推出優化措施後,能為客戶投保帶來更大保障和靈活性,未來會加強宣傳及推廣,期望可吸引更多長者購買。
他又否認年金計劃的回報低,指年金作為長期保險產品,除非經濟出現結構性改變,否則不會因市場短期波動而調整利率。
香港年金執行董事李令翔亦指,本港去年私營年金新造保費達77億元,增長超過一倍,而首批公共年金所設的100億元只是發行上限非銷售金額的目標,年金公司在兩個月內已銷售超過30億元,對未來的年金銷售表現有信心。
劉應彬補充,不排除未來銀行將會參與計劃,目前仍與相關持份者探討,希望能在保障客戶,以及確保銀行的積極性之間取得平衡。
投保上限倍增至200萬
為增加公共年金的吸引力,香港年金計劃推出三項優化措施和全年持續銷售模式。有關優化措施即日生效,現有及新客戶均可受惠。
一是「百分百」身故賠償,當受保人不幸身故時,指定受益人可選擇即時一筆過收取已繳保費扣除已派發的累積保證每月年金金額,不需額外折讓,令客戶不會有財務損失;
二,放寬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每人可投保金額上限由100萬元提高至200萬元;
三,保單持有人可申請特別款項提取,用以支付於香港的醫療及牙科治療開支。
劉應彬表示,自香港年金計劃推出以來,留意到公眾對產品的特點和銷售模式有不同的意見。相信優化措施的推出可為客戶帶來更大的保障和靈活性,令客戶更安心投保,而採用持續銷售模式則可使客戶的投保過程更便利快捷及更清晰了解產品的特點。
採全年持續銷售模式
另外,香港年金計劃將會由即日開始採取全年持續銷售模式,接受65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投保。在辦理投保時,香港年金公司的持牌職員會向客戶講解產品和進行財務需要分析,客戶考慮清楚後便可即時投保。保單繕發後一個月內,客戶便可開始收取每月年金。
公共年金推三項優化措施
百分百一筆過身故賠償保障 當受保人不幸身故時,指定受益人可選擇即時一筆過收取已繳保費扣除已派發的累積保證每月年金金額,而不需額外折讓,令客戶不會有財務損失,可更安心投保。
特別款項提取以應付醫療及牙科治療開支 保單持有人可申請特別款項提取,用以支付於香港的醫療及牙科治療開支,可提取的金額為 (以較低者為準)﹕
‧已繳保費的50%;或
‧已繳保費扣除已派發的累積保證每月年金金額。
特別款項提取金額上限為30萬元及只可使用一次。提取的款項可用於醫生認為有需要的手術、治療或化驗等,並不限於特定的危疾。提取金額後,保證每月年金金額將會按比例減少,而不需額外折讓。
放寬個人保費總金額上限 每人可投保金額上限由100萬元提高至200萬元。以65歲人士投保200萬元為例,男性及女性保單持有人分別可獲發11,600元及10,600元的保證每月年金金額。
註:優化措施即日生效,現有及新客戶均可受惠。
安老按揭+年金 - 林本利
香港人口老化,未來十年出現退休潮,65歲長者數目將突破200萬人。由於港人壽命越來越長,退休後要有足夠收入應付生活開支,確實是一大問題。除了少數退休公務員可享有長俸外,大部份退休人士都要想辦法自製「長糧」,每月提供穩定收入用作開支。
相對於其他國家,香港人的資產總值確實驚人,是本地生產總值﹙GDP﹚的10倍以上,遠遠超過其他先進國家約6倍的數字。全港260萬個家庭,約一半擁有自住物業,這130萬個住宅的市值超過10萬億元。
每月提供穩定收入
本地銀行存款14萬億元,股市市值30萬億元,只要當中25%屬於港人,總值已超過10萬億元。此外,還有非住宅物業、政府儲備、強積金結餘、的士牌照、金銀珠寶等資產,估計港人整體財富高達30萬億元。政府及市民若能善用財富,應該可以令全港市民退休生活都得到保障。
過去幾年,政府透過金管局轄下的按揭保險公司及年金公司,先後推出安老按揭及終身年金計劃,方便擁有物業和大額存款的退休人士自製長糧,每月從計劃中取得穩定收入,直至終老。
舉例來說,
一對65歲退休長者,共同擁有一層市值600萬元的物業,可以申請安老按揭,不但可以繼續住在自己的物業內,每月還可以取得13,200元,直至終老。
二人退休後若有222萬元積蓄,可以把200萬元用作認購政府的終身年金,每月收取11,100萬元。
餘下22萬元用作不時之需,存放銀行賺取1%至2%年息,每月約300元。由於自住物業及政府年金不視作資產,存款金額又不超過申領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上限﹙編按︰上限為22.1萬元﹚,故此每月仍可向政府領取3,485元長津,二人合共6,940元。上述四項收入,合共31,570元,在不用交租情況下,足夠二人退休生活。
因此,只要市民願意申請安老按揭和認購終身年金,這「退休孖寶」確實能夠幫助退休人士自製長糧,每月提供穩定收入應付生活開支。若然上述退休夫婦打算把物業留給下一代,又不認購年金,222萬元積蓄,每年賺4%,每月便只得7,000多元。由於資產超過申領長津上限,還要等到70歲才可以領取1,345元的高齡津貼。
林本利
經濟學家、活道教育中心創辦人
有46年歷史的生果金,現時每月津貼金額為1,385元,是最初的25倍。只要年滿70歲的香港永久居民,連續居港最少一年,毋須申報經濟狀況,不論資產多少,都合資格申請。因此,即使有樓有年金的銀髮族,甚至是本港首富,也可領取生果金。
醫療券每年$2,000最多累積$8,000
最高可累積至8,000元。只要在該年度滿65歲,就可在同年1月1日起使用有關福利,毋須等待生日過後。
長生津月領$2,675至$3,585
不少福利都有提及長生津,作為衡量長者是否合資格申請的標準。究竟長生津是甚麼?這項計劃分為「普通長生津」及「高額長生津」,65歲有經濟需要的長者,只要符合有關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見表四)就可以申請,可享較生果金更多的現金資助。政府不時在預算案中亦會發放雙糧或三糧,財爺陳茂波最新的紓困措施,就會向合資格長者發放額外多一個月津貼。
若連續3個月領長生津的長者,便合資格申請關愛基金下的「長者牙科服務資助」,可享免費鑲活動假牙,及洗牙、補牙等牙科服務。如年滿70歲並有領取高額長生津的長者,更可獲豁免公立醫院及診所收費。只要到公立診所或醫院登記時和職員表示自己為受惠人並出示身份證,就可獲豁免。
長者維修津貼最多4萬元
銀髮族退休後想真正安居,居住環境的安全十分重要,但樓宇和人一樣,都會老化,需要適時維修。若長者擁有自住物業,每次樓宇維修都需要「夾錢」,這部分開支對他們而言無疑是一份額外的負擔。政府現時委託房協推行「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給長者業主津貼自住樓宇維修的費用,但計劃設入息及資產限制,並非人人可以申請。
申請人須年滿60歲,持有效香港身份證的自用物業業主,及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每位合資格申請人或每個物業,最多可獲批4萬元。津貼涵蓋多項工程,亦可以用作清還拖欠屋宇署、房協或市建局的樓宇維修貸款。維修津貼需要通過資產審查,若長者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便一定符合資格。
節錄自第617期《iMoney Focus》封面故事。
收息也要識時務
以息養老是不少退休人士的投資選擇,然而如何部署一個較穩妥的「收息組合」,卻未必人人都懂,所以今回筆者打算跟大家淺談箇中考慮點。在分享見解之前,先旨聲明,年金產品不在研究範圍內,皆因但凡購買年金,其本金必先轉化為保費,並需等待多年方可取回所有本金,這跟常人對於「收息」的理解即「本金和回報可清晰劃分」有差異。
提到以息養老,不少人自然聯想到股息或定存利息,但現今定存利息微薄,似有若無,因此定存大都不在考慮之列,「收息族」通常選擇買股收息。一般人在挑選股票時,大多以「派息率」為篩選準則,然而派息率多少,跟該公司股價高低有關,再加上公司派息政策並非保證永續,因此收息族不能只看派息率來挑選股票。相對派息率這項指標,公司管治、盈利模式和行業前景更為重要。
不少收息族偏愛銀行股或公用股長遠收息,究其原因,跟這些行業受到政府嚴格監管有關。不過,公司受監管,並不代表公司水源充足,例如銀行業需要符合監管當局一級資本要求,在現今百業艱難景況下,銀行的現金流未必如非工業城市的公用股穩定。
經過20多年前舊香港電訊一役,收息族想必明白分散投資的重要性,因此切忌獨沽一味只購買單一公用股,與此同時,亦不妨多考慮其他資產類別。近年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有很多選擇,REITs又主要按地域和租賃物業性質來分類,收息族大可利用REITs來分散收息來源。撰文: 謝紹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