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3
一、常見關節保健食品的成分
1. 葡萄糖胺(Glucosamine):
葡萄糖胺(Glucosamine)是人體可以自行合成的一種胺基醣類,是合成葡萄醣胺聚醣(Glycosaminoglycans,GAG)的前驅物,GAG是關節液的主成分,可以提供關節組織營養,修復受損的軟骨組織;當人體隨著年齡增長時,體內葡萄糖胺合成的速度趕不及耗損的速度,而讓關節逐漸缺乏葡萄糖胺,造成軟骨受損且關節不斷磨損,就會出現僵硬、疼痛等症狀,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退化性關節炎(Osteroarthritis);根據臨床研究,葡萄糖胺用來輔助退化性的關節炎治療一天建議劑量是1500mg(或是500mg,一天三次服用),飯前或飯後使用並不影響其吸收總量,但葡萄糖胺粉劑因對腸胃道較刺激,建議飯後或隨餐服用;葡萄糖胺非常安全,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脹氣。
但是否所有人服用葡萄糖胺都能改善關節不舒服的狀況呢?答案是:"否",事實上人體合成玻尿酸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如果臉上有許多皺紋,表示合成玻尿酸的能力已經減退,如果人體合成速率已減低,吃再多的葡萄糖胺或許效果不彰。
2. 甲基硫醯基甲烷(MSM)
甲基硫醯基甲烷(Methylsulfonylmethane,MSM),是一種有機硫化合物,在人體中含硫化合物85%都以MSM的型態存在,尤其軟骨組織與結締組織,對指甲和頭髮的生長有幫助;另外MSM具有消炎止痛的效果,有些研究指出,MSM能夠清除自由基,而有抗發炎、抗動脈硬化的功能[5,6,7],雖然還沒有明確的文獻研究劑量,不過一般建議劑量約為4-6g/天。若關節不舒服已經有疼痛者,選用含MSM配方效果會更佳,須注意的是,MSM可能引起失眠,若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建議避免晚上服用
3. 貓爪藤萃取物(Cat's claw)
是茜草科貓爪藤屬的植物,在中南美洲原住民常用來來治療炎症,關節炎,胃潰瘍,感染...等。貓爪藤萃取物的主要成分為多酚類(Phenolic acids)及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可能的機轉是清除發炎反應中產生的氧化物質及自由基[8]。目前研究證實有抗發炎及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常見用於骨關節炎的每日劑量為100mg,免疫力提升部分則需要250mg-350mg;須注意的是,如果目前有在服用降血壓藥物可能會因為服用貓爪藤而造成血壓過低。接受化療、服用免疫抑制劑的人,使用貓爪藤可能會降低藥物的作用,懷孕婦女也不能使用,因為可能會造成流產。
4. 第二型膠原蛋白
正常的關節軟骨組成主要是水分,其次是第二型膠原蛋白,10%是葡萄糖胺,膠原蛋白除了可幫助軟骨組織的再生,也可降低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組織,達到預防關節炎的作用;每日服用40mg的第二型膠原蛋白(含10mg的非變形膠原蛋白Undenatured Collagen Type II,UC2),除了可以降低發炎的反應外,在發炎及疼痛的緩解下,更可以增加膝關節的活動靈活度,使得關節炎疼痛的患者生活品質改善。
一般水解膠原蛋白是經由酸化或鹼化的加工處理,分解成小分子,結構未經破壞的第二型膠原蛋白才稱為非變形第二型膠原蛋白。
5. 乳油木果(Shea Butter)
乳油木果/乳木果油原產於西非,含有豐富的三萜類物質、植物固醇及維生素E,使得它具有抗發炎的效果,所以對於關節保養部分的功用,可能有緩解關節因發炎而疼痛的效果,但目前仍須大型研究來證明其有效劑量及效果。
6. 薑黃素(Cucumin)
薑黃素是一種多酚類,常見於薑黃、咖哩及黃芥末中,薑黃素可以減少體內發炎物質的產生;研究指出,每日攝取200mg的薑黃素,可以輔助舒緩骨關節炎的疼痛,所以薑黃素的定位在於輔助治療疼痛,一般薑黃素的耐受性高,WHO每人每日的建議攝取量為3mg/kg體重以下,不超過200mg以確保安全。由於薑黃素可能刺激較多的胃酸分泌,建議若有慢性消化道功能不良者飯後使用較佳,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懷孕婦女請勿服用。
7. 軟骨素(Chondroitin)
軟骨素是胺基半乳糖和葡萄醣醛酸交錯結合成的黏多醣蛋白(proteoglycan),大量集中於關節的軟骨中,可以使軟骨細胞保有足夠的水分以達到緩衝、潤滑的作用,適度補充軟骨素可增加關節液的分泌量,抑制軟骨分解酵素的活性;年長者、運動員以及體重過重的族群都可以服用軟骨速作為關節退化的預防,每日的建議劑量為1000-1200mg,對於目前正在使用warfarin類抗凝血藥物的人,建議先諮詢過醫師再服用,以免影響藥效。
二、如何選擇,才能有效不浪費錢!
如果就以上成分解析來看,大致上可以幫這些成分分為兩大類:
1. 補充關節滑囊液成分,降低關節液的損耗
葡萄糖胺、第二型膠原蛋白及軟骨素屬於這類的成分,緩慢補充關節液,適合還沒有出現症狀,但想事先保養的年長者、運動員或是體重過重的族群。
2. 減少發炎反應的產生,可能緩解疼痛
MSM、貓爪藤、第二型膠原蛋白、乳油木果及薑黃素都是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因而可以降低疼痛感,若是關節已經開始出現"卡卡",雖然還不到疼痛感,但可能已經有發炎產生,建議選用含有這幾種成分的配方,效果會較一般葡萄糖胺配方來的佳。
如果是年輕族群,但膝蓋使用量大者的運動員,可以選擇單方的葡萄糖胺、軟骨素或是第二型膠原蛋白做補充,花費上通常比複方成分來的低;但若已經出現輕微症狀,選用含有消炎效果的複方,效果較佳;症狀嚴重者還是要及早就醫,才能獲得經濟又有效的處理,避免亂花冤枉錢。
三、觀念釐清
1. 葡萄糖胺、軟骨素、膠原蛋白,大不相同
葡萄糖胺為單體醣類分子,補充用來合成身體的玻尿酸。玻尿酸是長鏈高分子的聚醣,常見於市面上的保濕產品,其屬於葡萄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的一種。較為熟知的GAG,即為「玻尿酸」、「軟骨素」等等…。而膠原蛋白是一種醣蛋白(glycoprotein),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中。用簡單一點的比喻來說:在關節內,葡萄糖胺(混凝土)和軟骨素(水)和在一起形成玻尿酸(水泥),玻尿酸(水泥)和膠原蛋白(鋼筋)一起填滿我們關節液部分。所以現在的產品都朝著複方的方向發展,是因為水泥和鋼筋缺一不可,一併補充效果會較佳。
用文字表示可能有點難懂,下圖可能較清楚。如圖所示,膠原蛋白如同鋼筋水泥般,築起一個立體結構;而玻尿酸就像卡在這些鋼筋中的水泥般,形成具有彈性及緩衝效果的結構。
把上圖再放大一點,我們就可以發現"軟骨素"的作用,這樣大家就不會再搞混了吧!!!
2. 葡萄糖胺品到底吃飯前還飯後
單方葡萄糖胺飯前或是飯後服用並不影響其吸收總量,但是因為粉狀較易對腸胃道造成刺激,所以建議飯後服用,膠囊產品因希望其趕快到達腸道吸收,所以一般建議飯前使用;複方產品的話,有添加膠原蛋白、鳳梨酵素等成分者,建議飯前使用;若為複方粉劑,建議隨餐使用。當然若對於胃不好的民眾,則建議改善飯後服用,以減少複方產品對胃的刺激。
3. 葡萄糖胺與鈣片,補的位子不一樣
許多民眾搞不清楚,葡萄糖胺和鈣片是不是一樣的效果?葡萄糖胺主要針對在退化性關節炎的部分,退化性關節炎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但較好發部位為膝關節、髖關節及手關節;鈣質是組成我們骨頭的主要成分,一般而言,骨骼內骨質含量與遺傳、賀爾蒙、營養及運動有關,當年齡增加,骨質流失的速度大於攝取的速度,就容易有骨質疏鬆症(Osteoprosis)的產生,骨質疏鬆症的表現多為腕骨折斷、背痛、身高變矮及駝背等等,因此補充鈣片是對骨質疏鬆症治療而不是退化性關節炎!簡單來說,「葡萄糖胺補充"軟骨",而鈣片補充"硬骨"」所以在選購前,還是要先清楚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喔!
四、微笑藥師的建議
關節有出現不適的感覺時,請先行就醫確定是哪一種的關節病變,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自行亂服用保健食品,而延緩了就醫的黃金時刻,若醫師有開立處方的消炎止痛藥,記得按照醫囑服用,不要誤信消炎藥傷身而自行停藥選購產品時,有需要選購保健食品時,仔細觀察成分劑量標示是否清楚(包括有效成分的含量百分比)、所含的成分是否達到其有效的劑量,詢問藥師是否適用於自己本身的情況。
參考資料:
1.Int J Med Sci. 2009; 6(6): 312–321
2.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
3.http://www.epochtimes.com.tw/n69733/%E9%9D%9E%E8%A...
4.圖解保健食品全書20130704
5. Ebisuzaki K. Aspirin and methylsulfonylmethane (MSM): a search for common mechanisms, with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ticancer Res . 2003;23(1A):453-458.6. Alam SS, Layman DL. Dimethyl sulfoxide inhibition of prostacyclin production in cultured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Ann N Y Acad Sci . 1983;411:318-320.
7. Beilke MA, Collins-Lech C, Sohnle PG. Effects of dimethyl sulfoxide on the oxidative function of human neutrophils. J Lab Clin Med . 1987;110(1):91-96.
8.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proanthocyanidins of Uncaria tomentosa bark decoction: a mechanism fo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Phytochemistry 66 (2005) 89–98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850
抗疫在家服用鈣、葡萄糖胺未必有助護關節?中大調查揭補關謬誤(附醫生建議)
2020-03-16 17:19:58
抗疫期間,好多打工仔要home office,放假也甚少外出,在家閉關令關節繃緊,甚至隱隱作痛?最近中文大學一份調查發現(註1),近八成港人以為關節問題只發生在四十歲起,但其中4成年屆30便表示出現關節痛徵兆!更令人擔憂的是,調查反映香港人對治理關節問題存在多種謬誤,以下為大家一一拆解。
為何會有關節痛?
指出謬誤前,西醫趙漢成先講解為何會有關節問題。關節之間由軟骨保護,年齡增長和姿勢不佳會磨蝕軟骨,形成骨碰骨情況,引至關節發炎、痛楚、僵硬,甚至喪失活動能力。面對關節痛,如非嚴重到求醫、做手術,一般人會從日常生活著手,試圖改善問題。
西醫趙漢成 急症科專科醫生、家庭醫學碩士
謬誤1‧服用鈣片、葡萄糖胺護關節
調查發現曾服用關節營養補充品的受訪者,大多選擇服用鈣片(42%)及葡萄糖胺(57%),然而近7成受訪者卻表示不滿相關產品的效果。
趙醫生指軟骨主要由骨膠原(佔60%)和蛋白多醣(佔30%)組成, 構成90%軟骨成份,因此要補關節就必須同時補充骨膠原及蛋白多醣。
可是鈣片只有助預防骨質疏鬆,卻不能補充軟骨組織;而葡萄糖胺只針對補充蛋白多醣,只能覆蓋30%軟骨成份,且若與薄血藥同時服用或有機會相沖(=註2),因此醫學界對葡萄糖胺的療效成疑(註3),可見頗多香港人錯誤使用關節營養補充品。
坊間認為雞腳、豬腳和花膠等食物,有助補充關節骨膠原。調查指上述食品僅能製作骨膠原的原料之一「氨基酸」,卻無法製造骨膠原,食得多更可能令身體吸收過多飽和脂肪,引起肥胖和血管問題。此外,雞腳豬腳等食品的膠原蛋白分子太大,身體無法吸收,因此吃了也未必有助補軟骨。
謬誤2‧骨膠原食物補充骨膠原
坊間認為雞腳、豬腳和花膠等食物,有助補充關節骨膠原。調查指上述食品僅能製作骨膠原的原料之一「氨基酸」,卻無法製造骨膠原,食得多更可能令身體吸收過多飽和脂肪,引起肥胖和血管問題。此外,雞腳豬腳等食品的膠原蛋白分子太大,身體無法吸收,因此吃了也未必有助補軟骨。
謬誤3‧只靠運動治關節
面對關節問題,受訪者會嘗試以不同的方法解決,有超過1/3受訪者表示會用運動治療,不過未必萬試萬靈。關節痛其中一個原因是勞損,過量運動有機會加重關節負擔,造成更多骨碰骨的機會,效果或會適得其反。因此,運動前須先請教醫護人員意見,選擇合適的運動。
謬誤4‧塗藥油紓緩關節痛
使用藥油亦是多受訪者(36%)使用的處理方法,不過其實僅能短暫紓緩關節痛楚,沒有補充或再生骨膠原作用,難以修補關節,是治標不治本。
醫生建議:生物活性骨膠原有助軟骨再生
補充關節的方法謬誤多,如何才能改善關節問題?趙醫生建議可補充新一代補充劑「生物活性骨膠原」(BCP),BCP經德國水解技術處理後,骨膠原分子量細小,容易被腸道吸收,經血液傳送到關節軟骨組織,吸收率高達95%,而且不會與藥物相沖。BCP同時增加蛋白多醣和刺激身體製造骨膠原,覆蓋90%關節軟骨成份,比葡萄糖胺覆蓋率高3倍,能修復和製造軟骨再生。
經臨床醫學實證,30位患有輕度膝關節炎的病人進行雙盲隨機測試,一半患者每天服用BCP,另一半患者服用安慰劑。測試48星期間的磁力共振(MRI)結果顯示,服用BCP的患者膝關節軟骨明顯增生(註4)。
圖上3張MRI是服用安慰劑後掃描的影像,紅色部份是軟骨磨蝕的情況。圖下3張MRI是服用BCP 48週後,紅色部份明顯減少,代表軟骨正在增生。
關節軟骨營養補充品的比較
參考資料
註1: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關節保健認知」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9/7/2019 – 6/8/2019、樣本505人、對象為30歲或以上香港人
註2:http://www.ha.org.hk/hadf/Portals/0/Docs/Leaflets/TC/%E8%8F%AF%E6%B3%95%E6%9E%97-%E5%8F%A3%E6%9C%8D%E6%8A%97%E5%87%9D%E8%A1%80%E8%97%A5.pdf
註3:Daniel O. Clegg, Domenic J. Reda, Crystal L.Harris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4:795 808
註4:McAlindon, TE, et al .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1; 19:399 405
特約資訊
賽諾菲香港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SAHK.GOFLC.20.03.0113 (Mar 2020)
註1: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關節保健認知」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9/7/2019 – 6/8/2019、樣本505人、對象為30歲或以上香港人
註2:http://www.ha.org.hk/hadf/Portals/0/Docs/Leaflets/TC/%E8%8F%AF%E6%B3%95%E6%9E%97-%E5%8F%A3%E6%9C%8D%E6%8A%97%E5%87%9D%E8%A1%80%E8%97%A5.pdf
註3:Daniel O. Clegg, Domenic J. Reda, Crystal L.Harris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4:795 808
註4:McAlindon, TE, et al . 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 2011; 19:399 405
特約資訊
賽諾菲香港有限公司全力支持
SAHK.GOFLC.20.03.0113 (Mar 2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