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少於3年風險高 多涉建築工程及化工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靜儀)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昨日公佈過去三年香港上市公司懷疑造假個案的調查報告,統計顯示平均每年涉案公司約40間,報告並總結涉案公司主要有五大特點,當中財務總監越新越年輕的最易出事,同時過去三年僅三分之一涉案公司復牌。該所諮詢服務合夥人湯颷昨表示,小投資者一般難以從公司公佈的報告或資料判斷該公司是否涉嫌造假,但涉案公司有共通點,可從中看出端倪。
1、以建築工程及化工業的公司比例較高,分別佔38%及21%
2、上市3年內的公司造假風險較大,佔22%;上市超過5年的涉案公司近年亦有明顯上升趨勢,今年佔59%
3、上市公司總部設於北京、福建、及廣東省的涉案公司共佔46%
4、超過60%涉案公司的財務總監在上市後服務公司不夠三年
5、三分之二的財務總監平均年齡僅40歲或以下
1、50%的涉案公司市值超過30億
2、三分之二市值超過50億的涉案公司仍然停牌
3、過去三年僅三分之一涉案公司復牌,當中90%在一年內復牌
資料來源: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
該報告研究了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的三年期間,被指財務造假的個案,發現平均每年涉案公司約40間。報告顯示,涉嫌造假的公司以建築工程及化工業的公司最多,分別佔38%及21%,並有上升趨勢,而零售、保健和休閒服務業,各佔15%,農業相關公司及製衣公司則佔11%。
財務總監越新越年輕易出事
該調查顯示,超過60%涉案公司的財務總監在上市後服務公司不夠三年,當中三分之二的財務總監平均年齡更是40歲或以下。報告指出,公司聘請年紀較輕及上市後才重新聘請財務總監實屬正常,但當中亦有部分公司聘請新的財務總監,在上市前造大財務報表上市,或在上市後「為追求業績」而造數,因此一般以上市一至三年的公司造假個案較多,今年涉案公司中,上市三年內的公司有22%,較去年回落10個百分點。但今年涉案並停牌的公司中,59%已上市超過五年,較去年的36%大增。
多由沽空機構傳媒揭發造假
湯颷表示,超過80%的涉案公司是由沽空機構、傳媒、及審計師揭發造假,亦有部分個案是由監管機構調查或公司內部矛盾而曝光,而今年上市超過五年的涉案公司大幅上升,主要可能是由於經濟環境轉差,部分公司無法滿足部分當初借貸時簽訂的條款,而出現財政壓力,並串通相關人士或銀行造大銷售額或資產,最後遭核數師揭發。但當中亦有公司案例在上市前的財務狀況已出現問題,或是上市後為追求業績而造假,但幾年後被沽空機構狙擊或調查才曝光。
涉案的公司傾向在被狙擊或調查造假後更換核數師,當中20%的公司在造假緋聞出現後,由聘用外資會計師行轉為本地會計師行進行核數。
涉案公司總部多設在京閩粵
據報告指,今年最多涉案的公司的總部設於北京,佔18%,較2015年減少3個百分點,其次為福建,佔15%,而總部設於廣東省的公司則佔13%,上述三者的比例都有減少,但長三角地區(即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的比例則有上升趨勢。湯颷指出,香港60%的上市公司於內地營運,加上涉事公司中,以建築工程及化工業的公司為主,上述地區乃這類公司設立總部的熱點。總部設於香港的涉事公司則較少,今年大增一倍仍僅佔8%,反映香港的監管完善及嚴謹。
湯颷表示,過去三年涉案並停牌的上市公司有三分之一已復牌,當中90%可在一年內復牌。他指出,能夠成功復牌的公司主要能夠即時發放澄清公告及提交沒問題的財務報告,亦可通過提交由法證會計師提供的財務報告作澄清、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及展示內控程序,以回應核數師的疑問。
小投資者要避免中伏,他則建議,投資者可多看公開資料,甚至實地考察。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0/13/FI161013000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