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感冒咳嗽的病人很多,往往是咳嗽纏綿難愈,其特點是一癢則咳嗽。
咽癢咳嗽是臨床常見症狀,在感冒前期或後期往往咽痛不明顯,而咽癢明顯,一癢即咳!在中醫看來這是風邪未除的表現。大蒜色白入肺,性味辛溫,最善除肺經之風邪。故治療伴咽癢的咳嗽往往有奇效!其用法如下,皆有所驗,選一即可!
方法一:
最簡單的就是買剝一粒大蒜 (蒜頭),含在口中,時輕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一粒含一小時,咽癢立減,咳嗽可愈。
方法二:
取大蒜十幾瓣,搗成泥狀放入杯中,加冰糖適量,用開水沖泡,溫服當茶飲,每日1次,咳嗽嚴重者每日2次,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
方法三:蒸大蒜水
小孩咳喘時用大蒜2-3瓣,大人用7-8瓣,拍碎,放入碗中,要在碗上加蓋,再放入鍋裡去蒸,大火燒開改小火15分鐘,嚴重時可一日三次,可以不吃大蒜只喝水。第二天再蒸蒜水時就要加冰糖了,小兒放一粒,大人放二粒,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民間多用大蒜治療咳嗽、氣管炎、哮喘、肺結核。
~黑糖薑湯可治感冒風寒~
生薑黑糖水的做法:
將帶皮生薑(削皮的生薑不能發揮薑的整體功效)3-5片、黑糖加適量水,燉10-20分鐘即成。
謹慎食用生薑黑糖水:值得提出的是,薑糖水並不是包治感冒的“靈丹妙藥”,也是有嚴格適應證的。
感冒風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民間常用薑糖水治療.具體做法是:
用生薑一大塊切片或切絲煎水,加少許黑糖(白糖亦可),乘熱一氣服下。對於感冒輕型或體質壯實的患者,往往可以藥到病除。這種方法最常用於禦寒防感冒,如在寒夜久行、落水救起、突遭雨淋時,及時喝一碗生薑黑糖水,汗出身暖,渾身舒暢, 常常可以達到預防目的。
服後最好睡臥蓋被取汗,避免風寒。我們喝生薑黑糖水都是取其暖性,但薑皮是涼性的。很多人喝生薑黑糖水都不剝薑皮,這是錯誤的,大大降低了黑糖薑水的藥用價值。
先把薑皮剝去,將薑切成薄片。取容器一個,把薑片和適量黑糖放入容器。將滾沸的水沖入容器中,待水溫合適時當茶飲即可。加入紅棗可以養血,也會養胃。
對黑糖水、黑糖薑水的都做過瞭解後,希望您可以認真記住。現在人們多多少少都會有貧血的現象,所以記住這些並正確飲用還是很有必要的 !
分享給親友補充正能量吧!^‿^
感冒初起有咩法寶?
白露已過,入夜後明顯感到絲絲涼意,若未有及時添衣,小心「攝親」患上感冒,不想稍有不適便服藥,感冒初起其實可以食療舒緩症狀。中醫師教路,以熱水加鹽漱口,有助減低喉嚨痛不適,自製鹹檸水及薑蔥水則可舒緩初發的風寒,秋天常見的風燥型感冒,則可以菊花及金銀花泡水飲用。當然,若感冒症狀嚴重,仍需求診及服藥。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楊明霞表示,感冒分為風熱、風寒及風燥。
風熱症狀包括喉嚨痛、口乾鼻熱、鼻水及痰涎帶黃綠色等,初起時可以熱水加鹽漱口,因鹽具清熱解毒及涼血之效,以一杯250毫升熱水加入一湯匙鹽,用以漱口能有效舒緩喉嚨痛,「夜晚睇唔到醫生,唔想咁辛苦,就可以漱漱口」,但除非症狀非常輕微,否則翌日仍需求診。
風寒患者多有「沾寒沾凍」、手足冰冷等症狀,楊建議可自製簡單鹹檸水飲用,將一杯250毫升、水溫約為攝氏80至90度的熱水,加入2至3片檸檬及半茶匙鹽,每日飲用一至兩杯。她指,檸檬性溫兼有生津止渴及開胃的功效,加上含豐富維他命C,對初起的風寒甚為有效。此外,也可用生薑及蔥白泡水,以熱水沖泡3片薑及1至2段蔥白,焗20分鐘,每日飲2至3杯,也有驅風散寒的作用,「真係會舒服好多」。
秋天起的感冒多屬風燥,症狀與風熱相似,但患者會出現喉嚨乾渴而非痛,可以金銀花及菊花各3錢泡水,焗10至15分鐘,加入少許蜜糖,也具舒緩之效。但上述提及的食療,始終並非藥材,只能舒緩初起的感冒,若症狀嚴重,也需盡快求醫。
網上流傳汽水沙士加鹽能治療感冒,楊稱,沙士成份含墨西哥菝葜,雖具一定清熱作用,但因沙士屬碳酸類飲品,有氣飲料會令人胃脹,加上沙士糖份高,會加重腸道負荷,故不建議在感冒時飲用。
【流感小百科】與傷風不同勿服抗病毒藥
【now新聞台】傷感及流感如何分辨?有甚麼藥物可用?港大藥物安全應用及研究中心講師陳潁琳表示,流感及傷風其實需要分得很清楚。
流感一般會頭痛、發燒、肌肉酸軟、喉痛,慢慢才流鼻水及打噴嚏;反而傷風先有打噴嚏、流鼻水,然後有喉痛或有發燒及或有頭痛不等。
傷風的朋友不用服特敏福或樂感清等抗病毒藥,只需要留在家中多點休息,有流鼻水或可服適當藥物收鼻水已可以。
Oscar 治療師 : 多搓手不易感冒!
這幅太搞笑了!網友都有問我,關於這個問題「飲D熱水」便可以治「百病」?
嗯,我通常都會勸他/她們首先不要對伴侶太敷衍或嚴苛,有些生理或病症的病發初期,多飲水的確能幫助病程的。
感冒
治理感冒,可能是我對痛症以外,進行得較多的針灸治療及教育。
這個感冒,是外感冒,體虛而感受外在病邪,也可以是關係到內在問題,如熱感、寒感等。主要看病者有否以下的癥狀:
熱感:頭痛脹重、喉乾、喉痛、痰或涕化黃、發熱、全身肌肉痛
寒感:頭暈、畏風、畏寒、流清涕、遇寒咳嗽
秋風清冷的季節,多數會因為感受到氣溫的變化而著涼,體質虛寒的女士居多。
寒感常用穴位:
1. 列缺穴:雙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觸到的位置.
2. 太陽穴:眼角外側一個手指處(即是魂精/魂囪)
3. 攢竹穴:眉毛的內端(有個小窩)
發燒、熱感常用穴位:
1. 大椎穴:低頭頸后最高點的下面
2. 外關穴:前臂外側正中線距離手腕兩個手指處
3. 曲池穴:手肘橫紋靠近拇指的外側
百搭的穴位:
1. 合谷穴:五指並攏,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最高點.
2. 風池穴:后腦雙側骨下 (反正有兩個窩就是)
液門穴——治好嘴唇起泡!
【喉嚨痛】
多搓手不易感冒!
手掌拇指根部(解部學稱為大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更為明顯,做法是一隻手固定,用另一隻手的大魚際來回搓揉,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對搓,大約搓一到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手大腸經絡的皮絡,亦有一說是大際便是「感冒點」,多做所以不易感冒。
圖左:自行搓手 圖右:男友協助,你會識得揀嗎?
這個方法適宜男友進行,好感度可以增強100%,可「借尐易」拖手仔、搓手仔添!!據說是治愈系男神必學的。
紓緩生理期疼痛
女性生理期的問題,主要分為經前脹痛及行經痛症,要解決問題其實要辨症才能長遠解決的。都市女性多在四季如「冬」的辦公室工作,少運動者便多屬氣滯或濕困的問題,而且這些生理問題又是一連幾天,著實惱人。
紓緩經前脹痛:
1. 太沖:腳趾公及第二趾趾蹼往內一寸/兩橫指的距離
2. 內關:手腕橫紋三橫指
3. 陰棱泉:小腿内側,脛骨內後側
4. 三陰交:小腿内側,脛骨內沿,側腳內踝上四指
行經痛症:
1. 三間:食指本節(第2掌指關節)後方橈側凹陷處
2. 血海:大腿肌肉內側中間,與臏骨約為一隻手指
3. 陰棱泉:小腿内側,脛骨內後側
減少生理痛症,減少寒冷食品,多做運動,注意保暖,配合穴位的紓緩便會更為有效。
以上穴位按摩,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順時針或逆時針輕按,每次約20秒。按摩時,若果出現「痠」、「痲」、「脹」、「重」四個感覺效果更好。進行時切忌太飽或過飢,亦不需太大力,以免受傷。
http://lifestyle.etnet.com.hk/column/index.php/family/urbanpain/3554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