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鍾尚志教授: 馬拉松

我對着渣打馬拉松的報名表,拿不定主意。

十公里、半馬、全馬,還是借故不參加?


四十五歲前的我,是孱弱書生一名。一日忽發奇想,立志要跑馬拉松。還記得第一次練跑的時候,繞着籃球場跑不到一個圈,已經喘不過氣來。



初時在路上跑,總覺得給途人們注視,感到很不自然。鍛煉了幾個月才發覺,緩跑二十分鐘後就會進入狀態,心境一片澄明,實在十分寫意。那時我才明白,途人們投給我的,原來是羨慕的目光。

從一九九九年開始,我每年都參加馬拉松。四十二公里的長跑,是對體能及意志極大的考驗,但挑戰自己的極限,卻令我十分着迷。除了標準馬拉松之外,我還遠赴南非,參加了當地著名的超級馬拉松。我手頭上有一張當日完成了九十公里崎嶇山路賽程的照片,我的笑容從來沒有那麼燦爛。


前年在尼泊爾飛滑翔傘時摔傷了足踝,去年在開賽前得了重感冒,過去兩年都無緣參加香港馬拉松。沒有參賽的壓力,鍛煉也鬆弛下來。少了跑步,生活比以前委靡,幹起事來沒有以前爽利,身體的小毛病多了,心情也較易暴躁。


以我現時的狀態,恐怕要苦苦操練好幾個月才可指望跑畢一個全程馬拉松。可是「盈縮之機,不獨在天」。是時候再給自己一個挑戰,重拾舊山河了。


我毅然提起筆,在「全程馬拉松」一欄畫了一個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