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逾五十五萬人患糖尿病,以二型糖尿病居多。中文大學最新成功研發「新型氨基碳環糖」,證實能有效抑制腎臟細胞吸收血糖,為治療二型糖尿病帶來新曙光。
目前治療糖尿病方法並不完善,會引起許多副作用,如胰島素治療或導致低血糖,引發頭痛、呼吸急促及心跳加速等症狀。經中大化學系兼任教授成公明指導下,該系博士畢業生吳濰龍利用糖分子作為原材料,通過嶄新的化學合成方法,成功研製一系列全新的「氨基碳環糖」。這種化學合成技術猶如強力膠,能將兩組分子碎片連接起來。
抑制腎細胞吸收血糖
之後,中大中醫中藥研究所副所長劉碧珊及研究所研究統籌員劉潔雯實驗證實,兩種「氨基碳環糖」能有效抑制腎臟細胞吸收血糖,可望發展為治療二型糖尿病的藥物。研究發表於《應用化學》。
成教授稱,未來計劃使用糖尿病小鼠模型測試新藥效用和安全。他相信,團隊能將基礎化學研究轉化為醫學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
吃白飯,糖尿病風險多一成!
「白米」是亞洲人最常選擇的主食,即使西方飲食文化逐年風行,大多數人仍然會有「沒吃到白飯感覺沒吃飽」的主觀印象,這固然是歷史悠久的飲食觀念所致,但過量攝取白飯,很可能是造成亞洲人罹患糖尿病比例較高的原因之一。
每多吃一份白飯,糖尿病風險上升10%
根據全球健康媒體《WebMd》報導指出,經常吃白米飯易升高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該篇研究表示,亞洲國家的人每天約吃4份白飯,西方國家的人每星期吃不到五份白飯,這項研究表明,每多吃一份白飯,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上升10%。
白飯升糖指數高且纖維低,每周吃1-2次為限
原因在於白飯的升糖指數偏高(約64分),容易導致血糖飆升,而且屬於低纖維食物,除了白色米飯之外,含澱粉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麵條、白吐司等都屬於易引發糖尿病的食物。Sun醫生接受報導時如此表示,他是哈佛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講師。
Sun醫師建議選擇全穀米以替換白色的碳水化合物,當然,這不表示禁止吃白飯,「每周一到兩次的白飯還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內分泌科醫師Spyros Mezitis同意這樣的說法,他說全白的澱粉類食品易增高糖尿病風險,也是造成肥胖的主因。糖尿病護理師Tracy Breen接受採訪表示:「當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包括糖尿病也是,你吃什麼、做什麼,和你的基因,共同影響著你的健康。」
以全麥替換白米,降尿病機率降36%
傳統中醫也認為,將白飯改為五穀飯或糙米飯,減少精緻穀物的攝取量,是避免胰島素大量分泌的關鍵。
研究人員指出,只要將每餐三分之一的白米換成糙米,就可降低糖尿病風險16%,用大麥或全麥取代白米,可使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降低36%。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WebMd
http://healthylives.tw/article/2195?uid=7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