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傳統的「乾冬濕年」有多準?



十二月二十一日是冬至。中國人的傳統是「冬大過年」,香港也不例外,部分公司會安排員工提早下班,街市會比平日擁擠,晚上市民與家人相聚過節。

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把地球想像為中心,將太陽「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黃道)分為二十四份,稱為二十四節氣,即: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我們將根據地球圍繞太陽運行而制定的曆法稱為陽曆,每年的日子相對固定;將根據月球圍繞地球運行而制定的曆法稱為陰曆,每年的日子並不固定。由於節氣以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制定,與陽曆相似,因此每年節氣出現的日子相對固定(例如冬至通常在十二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前後相差不會多於三天。圖片:法新社

老人家常說「乾冬濕年」,假如冬至沒有下雨,農曆新年便會下雨。我們翻查天文台記錄,把天文台雨量為零或微量(即少於0.1毫米)的日子定義為乾,雨量為0.1毫米或以上的日子定義為濕。有趣的是,過去十年全屬「乾冬」,而且有七年陽光充沛。至於農曆新年,由於每年的日子並不固定(農曆是陰陽合曆),直接比較意義不大;即使如此,過去十年亦只有四年為「濕年」,因此「乾冬濕年」的準確率只有四成。假如我們把年初二及年初三也計算在內,準確率則有六成。

氣候學上,香港十二月受寒冷乾燥的大陸性氣流影響,天晴的機會較高;一月開始,溫暖潮濕的海洋氣流開始影響華南沿岸地區,天氣變得多雲間中有霧,適逢有冷空氣南下時,兩股氣流相遇便形成雲和雨,因此「乾冬」和「濕年」其實沒有直接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