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二○○九年數據,接近兩成大腸癌患者求診時病情已屬第四期,即癌細胞已經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如肝、肺、腹腔及骨等,還有一部份第二及第三期的病人會復發及轉移。
當腫瘤出現轉移時,一般變得難以根治,不過如果大腸癌患者的腫瘤擴散至肝臟,能夠得治瘉的機會,卻比一般擴散性癌症高。
這是由於血液流經大腸後,經門靜脈循環系統直抵肝臟,然後肝臟猶如一個過濾網將從大腸而來的癌細胞困起,令癌細胞只局部影響肝臟,所以透過肝臟腫瘤切除手術,將肝轉移腫瘤消滅,可令部份病人得到根治。
最新研究顯示,大腸癌擴散至肝臟的患者,如因肝臟轉移瘤太大,而未能即時進行切除手術的,可先接受化療,超過四成患者的腫瘤會有明顯縮小,令部份患者能夠接受根治性手術。與此同時,研究也顯示,肝轉移大腸癌患者分別在手術前及手術後接受化療,能減少患者三年內復發的機會達兩成七。
隨着醫療科技的發展,大腸癌肝轉移已不是不治之病。
步步進逼大腸癌腫瘤
由於港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包括高脂低纖的飲食,以致大腸癌患者的數目不斷增加,但與此同時,大腸癌治療在各方面也取得長足的進步,令治療效果得到提升,例如切除腫瘤手術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了原位復發的機會,而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出現,減低了手術的創傷性,更讓年老體弱的患者也可以接受腫瘤切除手術,獲得根治的機會。
除了手術,大腸癌的藥物治療也有不少突破。十年前開始,患者於手術後接受靜脈滴注式的輔助化療,令遠端復發的機會明顯減少。而對於不幸出現遠端擴散的患者,十年前有兩種新的化療藥物,可以令擴散性大腸癌患者存活期中位數由十二個月,延長至十八個月。而六年前醫學界研發了標靶藥物(包括抑制腫瘤血管生長,以及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兩種),更進一步把上述患者的存活期中位數增加至二十四個月以上,可見大腸癌的治療從沒有因為威脅增加而卻步,相反更積極把腫瘤節節擊退。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岑信棠醫生
腸癌的化療
從四期腸癌的五年存活率的分別,可以印證「病向淺中醫」。第一期高達九成以上;第二、三期的存活率,分別下降至七成至八成五,與五成五至七成;到了第四期,病人的生存比率,跌至低於一成。
第一、二期腸癌,由於癌細胞尚未擴散,透過手術,將癌腫瘤及周遭組織切除。病人在手術後的復原較快,並且多毋須化療或其他輔助治療。假若腫瘤位置接近肛門,肛門也要一併切除,以免有癌腫瘤殘留,病人或需要造一個永久造口(即假肛)。
個別高危第二期病人,以及第三期患者,由於癌細胞已蔓延至大腸以外器官,術後還須進行化療,殲滅「癌症微擴散」以減低復發機會。本港近年追隨大型研究結果,以化療藥物草酸鉑(oxaliplatin),連同口服抗癌藥卡培他濱(capecitabine),能增加病人康復機會。雖然化療也會引致肢體短期麻痺和血球降低等,但噁心或脫髮等副作用則很少發生。
對於第四期病人,治療目標亦改為延長病人壽命、以及紓緩痛楚;這段時期亦以化療為主。個別局部區域也可以電療來紓緩症狀。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
周倩明醫生
擴散性腸癌治療新知 陳子敏 20/8/2012
對於癌症,大眾普遍有一個概念,就是「期數愈後,治療機會便愈微」;在醫生的角度來看,這個概念卻並不全對︰整體來說,期數較後的癌症,由於涉及癌細胞轉移,未必能以手術作根治,治愈的機率確實較小,但現時這類擴散性的癌症,亦已有針對性的治療作配合,目標是提升患者的存活時間與生活質素,因此並非「無得醫」。
當然,這可能需要患者在心態上逐漸作出適應與轉變──治療擴散性癌症的理想目標,應由「根治斷尾」,更改為「與癌共存」。以擴散性腸癌為例,以第一線的化療搭配標靶治療,對提升患者的存活率,效果已獲肯定。
標靶治療是利用癌細胞所特有的腫瘤標記或生長特性,而作出的針對性攻擊,有助增加治療的效果。在應用於擴散性大腸癌的標靶治療上,常用的藥物,包括抑制血管生長的藥物「貝伐單抗」,以及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西妥昔單抗」等。醫生可透過基因測試,了解患者適合使用的藥物類型。
以「貝伐單抗」為例,其原理是在癌腫瘤發出訊號刺激血管生長時,以此類藥物阻止訊號的發放,令血管不能生長,癌腫瘤在欠缺養分供應下壞死。
作者為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抗癌藥的發展 林珮珊博士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數字顯示,癌症為人類頭號殺手,故抗癌藥的角色十分重要。抗癌藥大約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科學家原先打算以此作生化武器,後來發現它能使人體內的白血球數量下降,於是進一步將它研發成抗癌藥物。及後科學家又發現一些樹木的汁液有抗癌效用,但由於部分樹木不普遍,科學家遂利用化學物質提煉出類似的藥物。
傳統抗癌藥的醫治原理是攻擊快速分裂的癌細胞,但同時亦會攻擊一些快速生長的細胞,例如頭髮、口腔細胞等,故會帶來脫髮、口腔潰爛等副作用。
新式標靶藥能集中殺死癌細胞而減少對健康細胞造成的傷害。然而,標靶藥亦有副作用,服用後可導致高血壓、皮膚紅疹、腹瀉及疲倦等問題。雖然大部分情況不會嚴重到危及生命,但仍有可能影響病人生活質素。
目前大部分傳統抗癌藥都是透過靜脈注射進入人體,病人需要依時到醫院接受治療。相反,很多標靶藥都是口服。口服藥物固然方便,但有時病人會忘記服藥,甚至誤以為病情好轉,就自行減藥或停藥,所以藥劑師在此擔當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為病人解釋定時服藥的重要性。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系列之八)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教學顧問林珮珊博士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