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轉貼文章 ~ 疝氣


疝氣又稱作「小腸氣」,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但當中的病因及治療,你又知道幾多呢?這次請來外科專科何柏堅醫生為大家講解小腸氣的治療資訊。


腹部異物隆起,偶然感到痛楚?分析小腸氣成因和治療方法|何柏堅醫生

小腸氣的病徵

最近有沒有發現腹部有異物隆起,且不斷變大,甚至偶然會感到痛楚?這可能是患上小腸氣(又稱疝)的徵狀,因腹壁出現缺口,令腸道從腹壁突出。小腸氣會使局部組織缺血壞死,嚴重會引致腹膜炎,故此患者必須接受手術治療。隨著醫學進步,小腸氣(疝)微創縫合術比傳統修補手術優勝,傷口及痛楚較小,更可同時處理兩邊小腸氣,患者可較快痊癒。

小腸氣病發原因

小腸氣的成因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前者是因腹壁結構有先天性缺陷,後者則因腹壁肌肉在長時間受壓下變弱,令小腸從腹壁的缺口位置突出。小腸氣可在腹股溝、上腹部及肚臍等位置出現,惟多以腹股溝為主。除了腹股溝外,肚臍附近也是常見出現疝氣的位置。這是因為當人出生剪了臍帶後,肚臍會自動癒合,但仍屬較薄弱的地方,若後天經常抬舉重物或咳嗽等增加其腹腔內壓力,就會增加形成小腸氣的機會。
小腸氣手術時間及手術後護理

小腸氣(疝)微創縫合術需時約1小時,住院約1至2天,醫生會先在患處上切開一個直徑1厘米的切口,以及兩個直徑五毫米的切口,並透過小孔將微創手術儀器植入肌肉層及腹膜層之間。接著,醫生會在腹腔與小腸氣患處之間的位置輸入二氧化碳,分隔肚皮及腹膜。醫生會用手術夾將小腸氣及附近血管分離,藉此令小腸氣隆起的位置收窄。然後,再以手術線結起小腸氣的頂部及底部,並剪開中間部分。接著,醫生會於肌肉層與腹膜層之間置入纖維膜,以及植入手術釘,固定纖維膜位置,作保護傷口用途。

小腸氣(疝氣)成因常見於腹股溝、肚臍周邊

養和醫院外科專科醫生鄺永恒醫生表示,小腸氣醫學上稱為「疝氣」,是指體內的器官通過身體腹壁缺口移動到外層,偏離了原本位置。鄺醫生解釋,身體腹腔內的各個空間是以不同的「通道」連接,例如腹股溝,即是男性輸精管連接睪丸的「通道」,由於睪丸是在腹腔內形成,再慢慢下移至陰囊,這個先天的「通道」就可以讓睪丸從腹腔內移動到腹腔外的陰囊。

不過,因為某些後天原因,例如長期便秘、慢性咳嗽、經常抬舉重物等,都會增加腹腔內壓力,導致這些「通道」擴大,讓小腸等內臟或脂肪容易偏移到另一個空間,形成疝氣。雖然男士和女士都有腹股溝,但男士一般腹股溝空間較大,也較大機會患上腹股溝疝氣。

微創小腸氣手術 vs 傳統小腸氣手術

傳統修補手術雖然與微創手術同樣需時約1小時,惟需要住院2至3天,且手術切口明顯較大達3至4厘米長,不可同時處理左右兩邊小腸氣,要分兩次手術進行。

相反,微創手術僅切開3個小孔,便可進行手術,更可同時處理兩邊小腸氣,既省時又減輕痛楚。

小腸氣手術, 小腸氣手術時間, 小腸氣手術後護理

小腸氣(疝)微創縫合術需時約1小時,住院約1至2天,醫生會先在患處上切開一個直徑1厘米的切口,以及兩個直徑五毫米的切口,並透過小孔將微創手術儀器植入肌肉層及腹膜層之間。接著,醫生會在腹腔與小腸氣患處之間的位置輸入二氧化碳,分隔肚皮及腹膜。醫生會用手術夾將小腸氣及附近血管分離,藉此令小腸氣隆起的位置收窄。然後,再以手術線結起小腸氣的頂部及底部,並剪開中間部分。接著,醫生會於肌肉層與腹膜層之間置入纖維膜,以及植入手術釘,固定纖維膜位置,作保護傷口用途。

小腸氣手術教育視頻

微創小腸氣手術 vs 傳統小腸氣手術

傳統修補手術雖然與微創手術同樣需時約1小時,惟需要住院2至3天,且手術切口明顯較大達3至4厘米長,不可同時處理左右兩邊小腸氣,要分兩次手術進行。相反,微創手術僅切開3個小孔,便可進行手術,更可同時處理兩邊小腸氣,既省時又減輕痛楚。

除此之外,微創手術不用切除肌肉,只是在肌肉層與腹膜層之間植入纖維膜,患者活動時,不會因肌肉層拉扯而引致痛楚;傳統手術卻需要先切除部分肌肉,才可在肌肉層植入纖維膜,此舉會令患者在術後活動時,會因拉扯肌肉而感到痛楚。




請注意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進行微創手術,請諮詢您的醫生。
Text by 何柏堅醫生

微創修補手術  填補薄弱肌膜

疝氣修補手術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用微創方式進行,在病人的下腹開3個小孔,放入一塊人工網膜覆蓋缺損的位置;人工網膜會與附近組織融合,強化腹壁內的缺損,令器官不再移位。不過如果病人已出現腸塞或壞死性現象,則需要進行傳統開放式手術修補。疝氣復發多在同一個位置,但現今手術技術發展成熟,復發機會少於百分之一至二。

「裂孔疝」:胃部擠上胸腔致胃酸倒流

不過,並非所有疝氣都會形成突出物,鄺醫生表示,疝氣可以只發生於腹腔內的空間而不外露。其中一個常見情况是食道和橫隔膜之間的「裂孔疝」,胃部被擠上了胸腔的位置,這類病人通常沒有徵狀,部分病人會因為胃酸倒流或「火燒心」,而進行胃鏡檢查時發現。「裂孔疝」患者主要透過藥物控制胃酸倒流情况,如徵狀嚴重至藥物無法控制,或病人不想長期服藥,亦可考慮以微創手術,把胃部拉回原位及修補缺口。

預防小腸氣注意3件事

要預防疝氣,鄺醫生提醒應注意以下3件事:

1. 進行舉重、負重等訓練時,應跟隨教練指引,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切忌「死谷」。

2. 如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的問題建議應諮詢醫生以控制徵狀。

3. 多吃蔬果和多喝水,保持大便暢通。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https://surgeon.com.hk/hernia-surgery-hongkong.html

醫路同行:手術未埋口 內臟溢出不自知?

【明報專訊】「小腸氣」為常見的外科手術病症,不少人都對它略有所聞,「切口性小腸氣」則較少人認識,容易被患者忽略,以致延誤醫治。
年長肥胖 切口疝風險高
小腸氣是疝氣的別稱,可以發生在身體不同地方。而與腹壁有關的小腸氣中,腹腔內的內臟從腹壁缺口跌出腹壁外。正常來說,腹腔內的器官會由腹壁保護,並維持於應屬的位置,但當腹壁出現異常缺口,內臟就有可能從缺口跌出腹壁,形成疝氣。由於疝氣個案中多為小腸移出腹壁,所以俗稱小腸氣。造成異常缺口的原因眾多,其中,因手術傷口癒合不良而引致的疝氣就稱之為「切口性疝氣」,又簡稱「切口疝」。

腹壁作為內臟的保護層,當有鞏固能力的組織經歷開刀手術,而切口在癒合過程中未得以及時恢復,內臟便可能從該缺口滑出,造成切口疝。長者和肥胖人士一般在手術後較少活動,傷口較難癒合,所以患上切口疝風險較高。另外,慢性咳嗽、懷孕和因便秘而經常腹部用力等,都會令腹腔內壓上升,增加患切口疝的風險。
患者在站立和腹部用力時,疝氣處會突起或有疼痛感,當放鬆或平躺後,這些徵狀便會慢慢消除。疝氣體積較大的患者會經常感到疝氣處異常沉重,就像被什麼東西往下拉扯一樣。若患者沒有及時治療,病情可能惡化,出現腹部絞痛,甚至腸道阻塞,嚴重有致命風險。
致腸道堵塞可奪命
切口疝患者只要及時就醫,治療並不複雜,手術後一兩天便可出院。但不少人會誤將疝氣當成手術後出現的正常情况,忽視病情。曾經有一名患者在接受婦科手術後,出現切口疝。疝氣慢慢變大,下腹逐漸脹大如籃球,甚至下垂至令她連穿褲子也有困難。病情令她無法外出,嚴重影響生活質素及情緒,要接受精神科治療。幾經轉折,她終獲轉介至外科接受適當治療,生活才重回正軌。
切口疝修補手術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傳統開放式手術。醫生會在疝氣處切入並將癒合不良組織縫合。另外一種方法則利用腹腔鏡微創修補,在腹部開3個小孔進入腹腔修補缺口。在修補手術中,醫生會植入人工網膜來補合疝氣位置,強化組織,避免復發。微創手術傷口較細,恢復速度會較快,但不是所有情况都適合,治療前須先和醫生商量。
文:謝得言(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外科專科醫生)

【小腸氣手術】台灣研究:完成疝氣手術1周內返回職場 有利傷口癒合及減少慢性疼痛

手術後最好是休養一段長時間才上班?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發現,針對做腹腔鏡疝氣手術,術後1周內返回職場的患者,除能減少出現慢性疼痛,更有利傷口癒合。

腸氣又稱疝氣,意思是指腹腔內的器官通過身體腹壁缺口、弱點移動到外層。腸氣又稱疝氣,意思是指腹腔內的器官通過身體腹壁缺口、弱點移動到外層。

疝氣是指腹壁缺口加上腹壓增加導致腹內組織由缺口擠壓滑出而形成一突出腫塊。最常發生於腹股溝處(腹股溝疝氣)或手術切口處。相較傳統修補術,患者現時也可選擇進行腹腔鏡手術。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由2008年至2019年期,追蹤了其506宗腹腔鏡疝氣手術患者的復原情況,並比較了他們術後至返回職場工作的休養時間。

結果發現,相比術後一星期後返回職場的患者,於術後一週內返回職場的人士,因為術後及早活動,更有利刺激傷口血液循環、血管新生成,有助傷口癒合;而活動也可刺激組織再生,減輕其慢性疼痛的問題。另外,並術後提早恢復正常工作,也不會增加腹股溝疝氣復發的機會。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發現,針對做腹腔鏡疝氣手術,術後1周內返回職場的患者,除能減少出現慢性疼痛,更有利傷口癒合。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究發現,針對做腹腔鏡疝氣手術,術後1周內返回職場的患者,除能減少出現慢性疼痛,更有利傷口癒合。

不過,該醫院泌尿科主任蔡曜州提醒,雖腹腔鏡疝氣手術患者提早返回職場有利痊癒,但患者仍需依照自身工作狀況進行評估。

舉例,靜態工作者,術後應盡早恢復正常工作;輕至中度勞動工作,如廚師、清潔工,術後約一週可恢復正常工作;重度體能勞動工作如建築工、搬運工,則建議三個月後才可以恢復正常負重工作。

結果發現,相比術後一星期後返回職場的患者,於術後一週內返回職場的人士,因為術後及早活動,更有利刺激傷口血液循環、血管新生成,有助傷口癒合。結果發現,相比術後一星期後返回職場的患者,於術後一週內返回職場的人士,因為術後及早活動,更有利刺激傷口血液循環、血管新生成,有助傷口癒合。

Text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https://urbanlifehk.com/article/54152/%E5%B0%8F%E8%85%B8%E6%B0%A3%E6%89%8B%E8%A1%93-%E5%8F%B0%E7%81%A3%E7%A0%94%E7%A9%B6-%E5%AE%8C%E6%88%90%E7%96%9D%E6%B0%A3%E6%89%8B%E8%A1%931%E5%91%A8%E5%85%A7%E8%BF%94%E5%9B%9E%E8%81%B7%E5%A0%B4%E3%80%80%E6%9C%89%E5%88%A9%E5%82%B7%E5%8F%A3%E7%99%92%E5%90%88%E5%8F%8A%E6%B8%9B%E5%B0%91%E6%85%A2%E6%80%A7%E7%96%BC%E7%97%9B

微創+新物料 修補小腸氣

「小腸氣」大家可能都聽過,但常會有一個誤解:這是一個小朋友的病。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表示,的確有一類小腸氣是在小朋友身上發生,但更常見卻是出現於成年人及長者。

吳家健指,小朋友的小腸氣主要和先天生理結構有關,即腹股溝(大髀罅)內的通道在出生後未能完善閉合,於是小朋友肚內的器官有可能在該通道中凸出,甚至掉進陰囊。「整體來說,小腸氣就是一些內臟離開了它原本的位置,可能穿過某些不正常的空隙跑到了其他地方,而最常見是肚內的腸臟去到了肚裡其他空間,成年人或長者比小朋友更常見。」

小腸氣不能自行痊愈,務必及時治理以免內臟壞死。

微創手術進步普及

治療小腸氣,主要靠外科手術修補空隙,否則小腸氣是不會自行痊愈的,亦沒有可治療小腸氣的藥物。吳家健強調,「反而若拖延不治療,有引致內臟壞死的風險,例如腸梗塞、腸壞死等。」

傳統的小腸氣手術,是在局部麻醉下開刀,修補小腸氣缺口。而「微創小腸氣手術」早在三十多年前已經出現,而最近十多年由於技術日趨成熟,所採用的物料進步,所以愈來愈普及。

減術後痛楚

「微創小腸氣手術其中一種關鍵物料是『補片』,用作修補缺口以免再出現小腸氣。近年的補片物料愈來愈輕,密度也愈來愈低,長遠來說可減少引起手術後慢性痛楚的風險。」吳家健續指,「而固定補片的方法,亦由過往採用鈦金屬釘,逐漸發展到使用可被吸收、由聚合物造成的釘,甚至最新有部分微創小腸氣手術已開始使用生物膠水將補片固定。這些都有助進一步減少手術後的痛楚。」


即日落床復原快

微創小腸氣手術的傷口,也比傳統手術小。吳家健稱,通常微創手術只會牽涉到3個小至5至10毫米的傷口,已足夠完成整個手術。傷口細小的好處除了病人所受的痛楚較少,更可以在術後較快康復,回到正常生活。現時,做完微創小腸氣手術通常即日已可落床,恢復大部分日常的活動。另外,長遠來說,亦有研究證明用微創手術修補小腸氣,手術附近範圍出現慢性痛症的風險比傳統開刀手術低。

當然,未必每個小腸氣病人都適合採用微創手術。例如病人由於某些原因,如本身有心肺疾病等,而全身麻醉風險過高的話,可能就較適合傳統開刀手術,以局部麻醉處理。否則的話,由於近年技術成熟,大部分的小腸氣個案都可以嘗試採用微創方法,包括急症不能復位的小腸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IgGXVVLWA

小腸氣/疝氣≠氣 腹腔壁破洞致內臟突出?健身做GYM不當/生育都可能引致小腸氣?10個小腸氣9個為男士全因一個先天因素|王建芳醫生 外科醫生何柏堅醫生


轉貼文章 ~ 賴宇凡:要吃有糖的東西之前,要先吃肉


從心理諮商出發跨足營養飲食,累積出版十餘本書籍的暢銷作家賴宇凡,分享親自體驗的飲食原則,同時她也對外界說法各異的養生方式,提出見解:

問題一:請介紹平常個人的飲食基本原則? 

答:我絕對不會單吃有糖的東西,像是麵、飯、麵包、地瓜、芋頭或水果,都是有糖的東西。如果要吃有糖的東西,要先吃肉

舉例來說,如果去參加下午茶聚會,我會在路上先吃豬排,或是臭豆腐也可以,只要是蛋白質的東西我會先吃,之後我才會吃有糖的東西。

通常大家去下午茶都喝甜的飲料、吃小點心。但我去下午茶會選沒有咖啡因的飲料、像是花茶類,因為咖啡因也會刺激血糖上升,再吃小蛋糕,在那之前中餐也會少吃點麵或飯。
另外,我絕對不單獨吃水果,而且一天只會吃一次水果,我通常在晚餐之後吃水果,如果吃香蕉,我就會加沒有糖的花生醬,那等於是我晚上的甜點。如果晚上單獨吃水果,一定會水腫,但如果正餐吃得好再吃水果,就不會血糖震盪,不會影響腎上腺,就不會水腫。

問:您強調的血糖震盪如何為人體帶來疾病風險? 

答:血糖震盪是造成人類生病最根本的原因。血糖代表能量,能量在身體裡就像鈔票,想像一個國家一下子有很多錢、一下子很少錢,或是一個家庭這個月賺很多錢、下個月全都沒了,這個家就要出事。

身體也一樣,吃的東西不均衡,血糖會快速上升。比如單獨吃一根香蕉,大概含12顆方糖,血糖就快速上升,導致能量過多,能量過多就跟電器的電太多一樣,快要爆掉需要調節。
調節血糖時,因為上升速度太快,他只能快速把它壓下來,又變成過低。一下過多、一下太少,在這過程中,身體有非常多的運作通通要暫停,那身體肯定要亂的。

血糖震盪上去,要靠胰島素壓下來,胰島素是胰臟分泌的。當胰島素一直分泌,胰臟會阻抗,也就是說,分泌太多胰島素,導致胰臟受不了,血糖就會一直高。

糖就是能量,我們的身體是很寶貝能量的,有那麼高的能量又用不掉,身體就會把它存起來。而脂肪,就是身體指定儲存能量的東西。

我以前吃地瓜減肥,比現在重30公斤。那時候我都吃地瓜,每天只吃900卡加上大量運動,還是這麼胖,就是因為吃錯。血糖一直震盪,能量一直過高,後來胰臟壞掉,糖就一直升上來,升上來就壓不下去,能量過量儲存成為脂肪,就一直胖起來。

問:有人以方糖來比喻香蕉、白飯,您的看法? 

答:方糖和白飯跟香蕉都不一樣,但是所有的糖,最終代謝分解的最小單位都是葡萄糖,就像蛋白質最小單位叫胺基酸,雖然從不同地方來,最終分解的結果是一樣的,而葡萄糖就是一個人的血糖。
  
方糖和白飯跟香蕉的差別,只是消化分解時間差,比如雜糧饅頭跟白饅頭,升糖時間可能只差五分鐘。

升糖指數多寡其實是比較來的,比如白麵包是100,地瓜是49,你覺得差這麼多,那地瓜多吃一點。但任何有升糖指數的食物都會升糖,它們最終還是分解成糖,只是地瓜可能有纖維跟其它物質,所以分解速度比較慢一點。唯一沒有升糖指數的,就是蛋白質跟油脂,他們不會升糖,只會平衡。

問:您為何從心理諮商師轉為營養師? 

答:我本來在學校做心理諮商師,我有一群最嚴重的憂鬱症病患,我請他們做飲食紀錄3個月,發現他們的飲食型態跟症狀都很相似,除了吃全素,他們通常一天有兩餐喝咖啡提神。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心情跟食物有關,我開始帶他們去超市買菜,建議它們吃真正的食物,進行了3個月後,他們都沒有再來門診,打電話詢問也沒有再出現憂鬱症狀。那時候我開始相信食物跟人之間的關係。

後來輾轉知道NTA自然醫學教育認證機構,他們開給我很多書單,我第一本念的書是關於水,我才知道我爸媽的高血壓不是因為吃鹽造成的,是因為缺水。因為我媽做菜是不加鹽的,連蒸魚都不加鹽,長期不吃鹽,整天喝茶,還得高血壓。看完那本書我就懂了,喝茶會升血壓因為有咖啡因,整天喝茶就一直脫水,我建議他們把茶停了,換成水。

他們喝水喝了六個月,才開始感到口渴,脫水的人是不會口渴的,因為神經系統是水運作的,所以當人脫水的時候,渴覺神經是不作用的,所以不會覺得口渴,也不會想要喝水。後來我爸媽的血壓就開始降,醫生說可以停藥。他們血壓藥一停,我就報名NTA的課程了,真的太顛覆了,我以前也覺得是很不可思議。

問:既然可以透過飲食改善疾病,您如何看待藥物? 

答:西醫最強就是檢查方法,他用科學檢查可以看得到症狀。藥物我認為是應急,如果你正在嚴重發炎,危及生命到你要使用抗生素等藥物來救命,在我眼裡是必須的;但是慢性病吃藥在我眼裡是不合理的。

問:面對坊間百百種的養生方式,您如何看待各種不同的聲音? 

答:我覺得我唯一聽的就是身體的話,我所有的立論都是看身體的反應,因為只有身體是對的,比如說我跟我病人嘗試,如果結果不對,那就是不對,這條路走不通。

舉例來說,一開始自然醫學研究指出,動物性蛋白質是酸性的,植物類的東西是鹼性的。我在所有課程都是這樣學,我沒有懷疑過這件事情。 

後來我在門診,檢測病人唾液的酸鹼值,發現並非蔬菜吃比較多的人,唾液就比較鹼,也有很多病人吃很多菜、甚至吃素,但唾液非常酸,我就不理解原因。後來我才發現,當初的研究立基點有誤。

其實我的學術立論都是被讀者跟病患逼出來,在我第一本書出版時,就收到讀者雪花般的詢問,讀者甚至把檢查報告寄給我看,另外我也有開生理相關門診,遇到很多問題或病症趨勢,我再去研究。

我本來就有學術研究的基礎,查資料並不困難。我的原則是,從最老的研究看起,因為現代有很多研究受到各種因素介入。舉例來說,所有的老書都會告訴你,動物性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可是當植物油公司介入研究後,研究就會轉向。所以我會從最老的研究查起,因為愈少利益衝突,用它們的角度跟基準點再往後推。我也不會只查單一來源的研究,要判斷內容立場是不是中立,我選書很小心。

我的理論是源自於,我看到狀況,去研究、實踐。如果你覺得我是錯的,人本來就有自由選擇想要相信的事情,我只是提供我的看法而已,但我沒有拯救任何人的權力。

在我的網站以外講我的人,我一概不管,他是自由的,如果進我的網站,跟我好好討論,在他尊重我的前提下有禮貌的表達,我一定跟他討論,當然我不見得相信。他也不需要相信我,但一定要有禮貌。

問:新書的飲食重點與過去出版的書有何異同? 

答:其實飲食原則非常相似,因為小孩子的身體跟大人幾乎是一樣的,也會血糖震盪,也會吃太多糖很亢奮,過一下就睏。

這本書花很大篇幅指認生活習慣造成的生理結果,因為孩子的生活習慣正在養成,而生活習慣是家長可以修正的。比如家長可能覺得養樂多有益生菌,其實喝水比養樂多好,如果孩子整天喝養樂多是很脫水的。我把這些習慣指認出來,說明會造成什麼結果。

這本書可以重覆翻閱,比如小孩生病,如果不想只給他藥,還能做什麼?

現在小孩生病痊癒的管道就是帶去看醫生,醫生就是開藥。不是說醫生開藥不好,而是身體也有其他方法可以支援,在知道如何支援之前,也一定要知道身體如何運作。

像是自閉症只能透過飲食改善,我手上就有透過改變飲食,自閉症痊癒的案例。自閉兒的小孩,只吃白麵白飯,其它東西都不吃,它有背後的生理原因,如果不用生理化學去調整,它沒有好的機會。

因為自閉症是生理化學造成的問題,不是一個生下來就這樣的精神疾病。它是生理很多不同原因造成機制的缺陷,可能因為打疫苗或接觸汞、鋁這些神經毒物,導致神經壞死。因此自閉兒的治療,一開始就先調整飲食,因為他們的神經毒物都是重金屬,當它們吃得很偏的時候,他們的重金屬會排不掉,就會更嚴重造成問題。

我希望給家長一個可以用自然力量痊癒的管道,可以懂得小孩生病的生理原因,知道這些疾病是有跡可循,並不是因為藥吃太少才生病,而是可能是哪裡不足,只要補足就好。

(以上純屬作者個人觀點,診斷治療請諮詢專業醫師)

賴宇凡
-美國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
-美國加州大學婚姻與家庭問題諮商及學校心理諮商雙碩士
-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Fellow
-作品橫跨心理健康與營養飲食,累積出版十餘本書籍,最新作品《根治飲食:0~18歲成長學習關鍵食育篇》關注兒童疾病與飲食營養建議。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html?id=68059


叉燒芝士牛奶有功 日本醫生外膳飲食法助減46

日本電視節目《尋找主診醫生》,主持邀請亀川寛大內科醫生講解控制血糖值,避免餐後血糖急速上升的飲食方法,他本人藉此方法在3個月內減掉10公斤(22磅)體重,8個月後減了21公斤(46.2磅)。

血糖值反映血液中的含醣濃度,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空腹時的正常血糖值是 4 - 7mmoI/L,餐後二小時的血糖值是8-10mmoI/L如果血糖長期過高會有糖尿病風險,亦有可能導致血管病變,影響心臟、眼睛、 腎臟及神經系統等。

日本電視節目《尋找主診醫生》曾邀請福岡縣久留未大學,山岸昌一醫學博士示範實驗,他將牛筋置於糖水中2天,牛筋由白色有彈性的狀態轉變成啡色及硬化的形態,山岸稱此為「糖化」現象,以此解釋若人體常處高血糖水平下,亦會有可能導致骨膠源流失及硬化問題,令肌膚及身體出現老化。

「糖化」現象能以數值反映,其中之一會用「糖化年齡」來說明,血糖長期偏高,糖化年齡亦相應提升,如果比實際年齡愈高,代表身體老化問題愈嚴重。節目內邀請嘉賓檢測他們的空腹時血糖水平及糖化年齡,使人感詫異的地方是有一名嘉賓的血糖水平正常,但糖化年齡卻高於實際年齡兩歲,節目內的醫生解釋,這可能是常有「餐後高血糖」的情況出現。

若果血糖水平經常於用餐後突然上升,情況持續並反覆地出現,這有機會導致血管硬化加劇,嚴重者更有心肌梗塞的風險。亀川寛大醫生提倡的飲食法,目的控制餐後血糖急升,即使是日常外膳中也可實踐。

請點擊下圖了解亀川寛大醫生的「外食血糖控制法」如何控制餐後血糖急升,並促使他減肥成功︰

亀川表示他曾經是一名「控制拉麵控」,每天至少有一餐會吃拉麵,從前他有85公斤,身型肥胖。(資料圖片/黃舒慧攝)
後來他想同時減肥又想繼續吃拉麵,於是他研究控制餐後血糖的飲食方法,稱為「外食血糖控制法」。(資料圖片/尹嘉蔚攝)
藉此法他的體重在8個月後減了21公斤,並控制餐後血糖不會突然飆升。此法可在飲食中以不同組合作改變,以下四項作參考︰(goodlucktripjapan圖片)

1.改變拉麵配菜分量︳增加芽菜及叉燒分量,由於拉麵的醣質會令餐後血糖突升,透過芽菜的高纖;叉燒的脂肪及蛋白質來減慢拉麵醣質的分解速度。

2.改變拉麵湯底︳豬骨湯底比醬油湯底,更能抑制拉麵醣質的分解速度,因為豬骨湯以大量充滿蛋白質及油脂的豬骨熬製,藉攝取脂肪來減慢拉麵醣質分解。

3.改變跟餐飲品︳舉例吃牛肉漢堡時,飲牛奶代替凍咖啡。因為牛奶中的乳脂可減慢吃漢堡包時的醣質分解速度。節目中提到不喝牛奶,以高纖的杏仁奶取締亦可。(Amanda Vick/Unsplash

4.意粉多添加芝士︳以芝士的脂肪來抑制意粉醣質的分解速度。(TR Davis/Unsplash

歸納以上4項方式,它們之間有一個共通點是增加蛋白質及油脂吸收,來減慢精製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拉麵、漢堡麵包及意粉)的醣類分解,如果分解速度太快,便有機會使血糖突升。

不過,從中有一個重要前提,循環系統內科秋津壽男醫生在節目中提醒,進行「外食血糖控制法」時,必須要以「拉上補下」的方式減少拉麵或意粉的分量,才好增加高蛋白質及脂肪食物,維持每餐的熱量總和,否則降不了餐後的血糖水平,更有機會致胖。

此外,進食碳水化合物食物,選有多酚成分的粗糧,即未徹底去麥糠及穀糠的糙米、全麥麵包及蕎麥麵,比白米、白麵粉及烏冬更優勝,有助控制餐後的血糖水平不會突升。

【減肥】日本名醫限醣飲食法助減30磅 自創多款無米飯10年不反彈
【控制血糖食物】12項低GI食物2款湯水推介 平衡血糖助防糖尿病
【加速衰老飲食習慣】皮膚、機能提早老化 20個不良習慣你中多少
【減肥】日本模特兒最愛的高纖湯 「黃金湯」抗老瘦身控血糖
【健康飲食】和歌山名物愈甜愈有益 助降血糖保護心臟預防糖尿病
參考資料︰《尋找主診醫生IV–第71集》/衛生防護中心/香港衛生處

https://www.hk01.com/%E6%95%99%E7%85%AE/376648/%E9%A4%90%E5%BE%8C%E6%8E%A7%E8%A1%80%E7%B3%96-%E5%8F%89%E7%87%92%E8%8A%9D%E5%A3%AB%E7%89%9B%E5%A5%B6%E6%9C%89%E5%8A%9F-%E6%97%A5%E6%9C%AC%E9%86%AB%E7%94%9F%E5%A4%96%E8%86%B3%E9%A3%B2%E9%A3%9F%E6%B3%95%E5%8A%A9%E6%B8%9B46%E7%A3%85?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bpost_link&utm_campaign=life

【點解朝早瞓醒血糖高?】
有好多原因會導致朝早高血糖,以下係一啲較為常見嘅原因,以及應對方法:
💡 晚餐食物引起血糖飆升:高蛋白質、高脂肪含量食物等會喺進食後數個小時後引致血糖飆升,建議少食多滋味。
💡 睡前進食:瞓覺前,避免進食小食如水果、餅乾或者麵包,建議正餐食用正常份量,減少睡前感到饑餓嘅機會。
💡 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劑量不足:詢問醫生意見,睇下有無需要增加中效或長效胰島素嘅劑量,而改變劑量後,亦要密切監察血糖水平,特別係留意低血糖情況。
💡 運動不足:日間爭取活動機會,例如以行樓梯取代搭扶手電梯等等。
💡 黎明現象:即係肝臟喺黎明時分釋放葡萄糖到血液中,如果瞓醒時測試的血糖,比喺早上三至四點測試的血糖,有明顯上升,就可能係黎明現象,建議向主診醫生反映情況。

* 丘思欣醫生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降血糖必食】糖尿病越甜越要戒?中醫推介4大「穩糖」水果

糖尿病要控制糖分攝取,確保血糖穩定,故不少糖尿病人怕水果糖分高而避之則吉。有中醫指出,不能靠水果的甜度決定判斷是否可放心食用,而應依據水果所含的醣質對血糖的影響作決定,建議欲控制血糖的人士可以進食4種「穩糖」水果。

糖尿病人必須食水果

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每天進食2-3份水果,促進排便,增強免疫力。水果含大量維他命、膳食纖維和礦物質。註冊中醫師李翠妍指出,水果有助身體補充水份,而且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對糖尿病人來說十分重要;可是水果含有糖分,糖尿病人生怕血糖會升高而不敢進食。

其實只要確保醣質均勻地分次攝取,並選擇食用一些低升糖的水果便可。另每次最多吃一份水果,可在兩餐之間進食。

選擇水果視乎成分及纖維

要判斷水果是否可以放心食用,不是靠甜味區分,而是水果的成分形態、纖維含量,來決定所含的醣質對血糖的影響。由於流質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會很快被吸收,容易造成血糖不穩定,故此纖維豐富的水果對糖尿病人更為適合。

另一方面,升糖指數較低的水果又較有效防止血糖波動。故此,判斷水果是否適合食用,應參考水果的膳食纖維含量及其升糖指數。

4大「穩糖」水果推介

1. 車厘子

味甘酸、性溫,有健脾養胃,止瀉,補中益氣的作用,研究指其能增加胰島素的含量

2. 西柚

味甘酸、性平,能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研究發現它能增強胰島素的活性,並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數量

3.

味酸,性涼,有潤肺生津的作用,其所含有的果膠,可有效延長食物停留在胃腸內的時間,減慢葡萄糖的吸收,從而控制餐後血糖

4. 蘋果

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止渴、益脾止瀉、清熱除煩的功效,研究指其有效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有助於穩定血糖


 註冊中醫師李翠妍博士


 撰文:鄭欣怡

精選健康知識,盡在 Healthy Life 健康男女

https://fb.com/HealthyLife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