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牙肉萎縮】自然療法


                                                           排毒入門 油拔法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轉貼文章 ~ 【咖啡壞處】英國營養學雜誌:早上先飲咖啡後吃早餐 影響身體的血糖控制能力令血糖大幅上升

 不少人都喜歡早上飲一杯咖啡提神。有研究指出,早上先飲咖啡後吃早餐,或會影響身體的血糖控制能力,令血糖大幅上升。

研究人員找了29名健康男女隨機參與三個不同的實驗,每個實驗至少相隔一周。

第一個實驗是讓參與者擁有正常的睡眠時間(晚上11時至早上7時),再要求他們於起床時喝些含糖飲料;

第二個實驗是讓他們經歷於一個晚上期間,睡眠受到干擾,研究人員通過向他們發送必須回覆的短信,使他們每小時醒來5分鐘,而且早上起床時亦需喝含糖飲料;

第三個實驗同樣是令參與者在睡眠時受到干擾,但在起床前,會叫他們在飲用含糖飲料30分鐘前,先飲一杯黑咖啡。含糖飲料與典型早餐的卡路里含量相同,從而測試黑咖啡會否影響身體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

結果發現,飲濃咖啡後再喝含糖飲品的參與者,其血糖值會大幅上升50%,顯示在早餐前喝下黑咖啡的行為,會影響身體對血糖控制的能力。

對此,研究人員建議人們在進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早餐前一小時內不要喝咖啡,以免令血糖值大幅上升。

Text: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Photos: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
Source: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轉貼文章 ~ 港大「糖心易測」App助評估糖尿風險 年齡BMI血壓關係發病率

 糖尿病病徵不明顯,不少患者出現併發症才確診。香港大學醫學院發現,以年齡、身高體重指數(BMI)、血壓愈高,推算簡易糖尿病評分(NDS)會愈高,高風險者的糖尿病發病風險,是低風險者的三倍,計算這評分有效篩查隱形糖尿病人,現推出流動應用程式助評估。BMI值不超過24」為主 **台灣**

(資料圖片)

糖尿病病徵並不明顯,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應這種特性,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CRISPS)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以年齡、身高、體重和高血壓病史計算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以篩查隱形糖尿病的風險,鼓勵高風險人士及早作出診斷。研究團隊並開發了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方便計算NDS外,用戶亦可以「糖心易測」評估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

簡易糖尿病評分
糖尿病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全球每11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高血糖可對身體多個器官造成損害,導致出現例如糖尿腎、眼和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風)等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是本港失明和腎衰竭的主要致病原因;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數倍。可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病徵不明顯(即隱形糖尿病),往往拖延至併發症出現才被確診。找出高風險人士,鼓勵及早抽血檢驗,令糖尿病現出真身尤其重要。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於1995年開展CRISPS,是全港首個探討本地華人心血管及糖尿病風險的全港性研究,並對約2,000名參加者進行了二十年的隨訪,追蹤參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及更新他們的心血管疾病史。研究成果曾發表於《糖尿病調查期刊》、《糖尿病醫療》、《高血壓》、《心血管》和《自然通訊》等期刊。而團隊最近總結了超過二十年的研究數據,訂定有助找出隱形糖尿病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並已在《糖尿病調查期刊》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NDS評分以高血壓、年齡和體重指標構成,如NDS評分達28分或以上(50分為滿分),即屬高風險組別。研究團隊建議高風險人士應驗血檢查有否患糖尿病;即使檢驗結果顯示沒有患上糖尿病,也應定期作出覆檢。至於覆檢需多頻密,團隊建議按NDS評分釐訂:NDS 28至30分可以每3年進行一次檢驗;NDS 31至37分則需要每2年一次檢驗;如果NDS 超過38分則建議每年進行檢驗。研究團隊相信NDS評分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篩查工具,有助鼓勵市民定期評估糖尿病的風險,及早作出診斷。

簡易糖尿病評分(NDS)解讀

NDS

隱形糖尿病風險

健康建議

28或以上

  • 28 – 30: 每3年進行一次血液檢驗
  • 31 – 37: 每2年進行一次血液檢驗
  • 38 或以上: 每年進行血液檢驗

28以下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 定期利用「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程式進行風險評估

「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
為方便用戶計算NDS,研究團隊推出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此之外,程式亦可計算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用戶只需跟隨程式指引,輸入有關資料便可計算出疾病風險。「糖心易測」亦會按評分提供健康提示及資訊,例如建議高風險人士作進一步身體檢查;如評分屬較低風險,則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鼓勵定期透過程式進行風險評估。程式可以於每個智能手機開立最多6個用戶;所有記錄只會離線儲存,用戶亦可隨時回顧自己過往的評分記錄。

「糖心易測」會以中英文版本推出,並同時支援iOS和Android智能電話。即日起可於Apple App Store Google Play Store免費下載使用。

全新一輪全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港大 ž  新 ž 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N-CRISPS)」
此外,由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同時宣佈已展開一項新的全港性研究─「港大 ž 新 ž 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N-CRISPS)」。林小玲教授指出:「在過去二十年,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健康認知水平和整體醫療質素的變化很大。然而,心血管疾病仍是僅次於癌症的都市殺手,在2015及2016年均佔總死亡率的20.2%,現時正需要一項適時的社區研究,為香港市民收集各種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最新流行病學數據。」

N-CRISPS已於2019年12月開展。是次普查研究方法與之前的CRISPS相似,但參加者會較多。N-CRISPS會從政府統計處的登記住戶中隨機抽樣,計劃在四年間合共招募約4,000名參加者。進行免費身體檢查,以檢測有否出現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貧血或肝腎功能異常的情況,並進行心電圖檢查,以收集相關的數據進行研究,從而了解心臟病、中風及其他相關重要疾病的風險因素於現時香港的流行情況,並有助預防及控制各種在本地常見的疾病。

N-CRISPS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

有關N-CRISPS參加者的招募及相關詳情,可參閱相關網頁(http://ncrisps.hku.hk/wp)及Facebook 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KUNCrisps) 。

關於研究團隊
是項香港華人糖尿病風險預測的研究,主要研究人員包括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胡裕初醫生及臨床助理教授李智豪醫生。

鳴謝
CRISPS在過去二十年曾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研究資助局及私人捐款資助。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

**市民以智能手機下載有關程式後,輸入性別、出生年份、身高、體重及血壓,系統便能計算其患上糖尿病的風險。程式亦會按評分提供健康資訊,如飲食及運動建議

 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21734.html


                                        【糖尿病】可以逆轉嗎? 教你怎樣改善糖尿病

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肥胖與患上二型糖尿病息息相關,不少人以為自己體重在正常範圍,體重指標(BMI)沒有超標便等同於健康,但其實腹部積聚過量的內臟脂肪,構成中央肥胖問題,即使BMI在正常水平,仍會有較高風險患上二型糖尿病。註冊營養師指出,要解決中央肥胖問題,關鍵在於將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透過恆常運動及改善飲食習慣能有助脂肪轉化,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BMI正常不代表無中央肥胖 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養和醫院註冊營養師莫穎姍表示,體重指標(BMI)的計算方法是將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若超出正常範圍,例如BMI超出22.9即屬過重,而超出24.9更屬肥胖,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亦會更高。

BMI計算方程式:

體重(公斤)/(身高(米)²

 BMI分析:

體重指標(kg/m2       體重分析          糖尿病風險

<18.5        過瘦         

18.5-22.9 正常          普通

23-24.9     過重          較高

25-29.9     肥胖(中度)         

>30  肥胖(嚴重)          很高

 

大肚腩皆因腹部積聚過量內臟脂肪

然而,不少人的BMI雖然在正常範圍,但腹部卻積聚過量內臟脂肪,形成俗稱「大肚腩」的中央肥胖問題,如果亞洲男性的腰圍大於90cm;女性大於80cm,便已屬中央肥胖。莫穎姍補充,長期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以及過量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容易積聚內臟脂肪,當內臟脂肪積聚得愈多,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會愈高。她解釋,內臟脂肪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或物質,減少胰島素的製造,以及影響胰島素的效用,當出現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血糖水平便會長期高企,久而久之演變成二型糖尿病。

棕色脂肪提升胰島素敏感度

有研究發現,脂肪可分為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se fat)及棕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se fat),前者主要是維持體內脂肪的平衡,儲存過量的脂肪及糖分,多儲存作內臟脂肪;後者則有助控制飽足感、維持體溫及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因此人體的棕色脂肪能對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有幫助。

減重控制血糖助降患糖尿病風險

莫穎姍指出,要解決中央肥胖問題,同時減低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減重是有效的方法。有研究指出,恆常運動可將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有助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減低患上糖尿病風險;此外,改善飲食習慣亦十分重要。如已患有糖尿病的人士,可定期量度餐後2小時的血糖水平,以了解進食不同類型碳水化合物或其他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從而調整進食量及種類。而對已屬過重或肥胖的人士,莫穎姍有以下建議,有助減重之餘,對控制血糖亦有幫助:

・可量度及了解自己的BMI及腰圍,訂立合理的長遠目標(例如約3-6個月),並再分拆成小目標(例如每月減重3-4公斤)來進行減重計劃。

・透過飲食及運動減重,包括每天在飲食方面減少熱量攝取或以運動增加熱量消耗約500-750卡路里,目標是減去原有體重的5%-7%,而最重要是將改變轉成生活習慣,有助減低減重後體重反彈的風險。

・避免高糖/高脂下午茶,可考慮以適量的水果或高鈣、低糖、低脂的牛奶或豆奶代替。

・記錄每天飲食及分量並定期檢討、作出改善,飲食需要個人化才能持之而行。

https://health.mingpao.com/%e4%b8%ad%e5%a4%ae%e8%82%a5%e8%83%96%e5%a2%9e%e7%b3%96%e5%b0%bf%e7%97%85%e9%a2%a8%e9%9a%aa-%e7%87%9f%e9%a4%8a%e5%b8%ab%e6%95%99%e4%bd%a0%e8%bd%89%e5%8c%96%e7%99%bd%e8%89%b2%e8%84%82%e8%82%aa%e7%82%ba/

港約30%成年人屬肥胖 BMI 30或以上 浸大研究:識別肥胖者「不知飽」機制 助傳飽肚信號控體重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一種名為「MT1-MMP」(膜1型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蛋白水解酶,可使腦神經元GFRAL與賀爾蒙GDF15順利結合,適時傳送飽腹感信號,避免人進食過量,達到減重效果。團隊稱,MT1-MMP可作為潛在的治療標靶,開發治療肥胖症的創新藥物。

BMI 30或以上屬肥胖 浸大識別「不知飽」機制助減重

肥胖的人不知不覺愈吃愈多,源於他們「不知飽」,缺乏飽腹感。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他與中醫藥學院臨牀部主任、曾肇添中醫藥臨牀研究教授卞兆祥,識別了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水解酶,在大腦發出飽腹感信號機制中,具調節作用(見圖)。

【減肥】港約30%成年人屬肥胖 BMI 30或以上 浸大研究:識別肥胖者「不知飽」機制 助傳飽肚信號控體重

肥胖者多有MT1-MMP 抑制該種蛋白酶 助傳飽肚信號

團隊以小鼠模型實驗,包括缺少MT1-MMP的小鼠、屬對照組的普通小鼠,牠們進食高脂肪食物後,前者食量少10%、增重低50%,印證缺乏MT1-MMP可避免小鼠進食高脂食物後致胖。團隊進一步做動物模型和培植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實驗,發現背後原因是MT1-MMP把GFRAL從腦神經元的表面「剪斷」,阻止了GDF15與GFRAL結合,減少發出飽腹感信號,令人「不知飽」。

肥胖人士多有慢性發炎 炎症下MT1-MMP增

王凱亮表示,大部分肥胖的人都有MT1-MMP,因他們大多都有慢性發炎,而MT1-MMP是在炎症情况下增加;由於是身體產生,無關日常食物攝取。他又稱,以藥物抑制MT1-MMP,是研發能有效治療肥胖症藥物的可行策略。團隊未來會以猴子做實驗,計劃日後於人體臨牀研究。

除了浸大,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港大、中大、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以及赫爾辛基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並獲多份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挑選為重點研究介紹。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家庭主婦易患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簡易湯羹刮沙舒緩網球肘 腰椎間盤突出舒緩運動 - 鄭丹瑞《健康旦》健身教練 #Philip 脊骨神經科醫生 #陳...


五十肩左右手鬥力舒緩 對付瞓捩頸注意頭部方向 枕頭高度尺寸最重要 - 鄭丹瑞《健康旦》健身教練 #Philip 脊骨神經科醫生 #陳若瑩 Part 4 (CC中文字幕)


轉貼文章 ~ 陳思昕 : 牙肉萎縮怎補救?

 為甚麼牙齒看起來愈來愈長?可能你已出現牙肉萎縮的問題,而牙肉萎縮了,並不會重新長回來。但如果牙肉萎縮而令到外觀受影響,或是牙齒敏感情況愈來愈嚴重,可以諮詢牙醫意見,看看可否進行牙肉修補手術,改善以上問題。那麼我們先了解甚麼是牙肉萎縮吧!

牙肉萎縮是指當牙肉從牙齒處往後退縮時露出底下牙根的現象。初期徵兆往往是牙齒敏感性增加,但是您也有可能察覺到牙齒看起來比正常的長,或者覺得牙齦邊緣(即牙肉與牙齒交界處)有凹槽。雖然牙肉萎縮可能常見,但有可能是牙肉問題的表象,因此不可輕視。

牙肉萎縮的成因有機會是刷牙方法不對、用力過度,而有些病人的牙肉天生較薄亦有所影響。不過,大部分牙肉萎縮情況都是由於牙周病所引起。

牙肉並無自我修復功能,但隨著科技發達,現時可透過牙肉覆蓋手術作修補。修復的程度與結果需事先評估,並非每位患者都可以百分之百修復,牙齒排列是否不整齊亦有所影響。手術過程中會注射局部麻醉藥,確保手術過程是完全無痛的;而術後只要按時服藥,大多可緩解不適的狀況。一般移植材料可用自體的,也可以用人工的,將視乎醫生建議。

此手術目的是改善牙齦萎縮,為牙肉萎縮的牙根補上牙肉。牙肉覆蓋手術可改善牙齒美觀,緩解牙齒敏感狀況,更能減少日後牙齦萎縮的機率,鞏固牙齒,是屬於牙周手術、牙齦美容整形術的一種。

手術完成後,雖然已經處理及改善牙肉萎縮的問題,但之後的日常護理也需多加注意。選擇牙刷的時候,應挑選軟毛牙刷,避免使用高磨砂力的牙膏,並採用牙醫或牙齒衛生員教授的正確刷牙技巧。遵守以上的牙齒保養貼士,就可以維持最佳的治療效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fM_2AwvkE

【健康】牙齦萎縮怎麼救?名醫曝3天逆轉牙周病、口臭關鍵:一輩子不用植牙!ft.牙醫師黃偉家 @JH_dentist |下班經濟學378

牙周病治療創傷嗎?(上)

牙周病是相當普遍的口腔疾病,大部分患者因為口腔清潔不當及疏於護理,有些人定期洗牙卻仍受牙周病的困擾。牙周病是針對牙齒周圍組織的病源,積在牙齒邊的牙菌膜會侵蝕牙肉及牙骨,久而久之會令牙肉及牙齒間出現空隙(即牙周袋),而牙周病菌是不需要氧氣而生存的細菌,它們喜歡躲藏在深度牙周袋內,進一步引發炎症及破壞組織。

一般洗牙通常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石,對牙周病者並不能起治療作用。透過進行「深層牙根刮治」清洗牙周袋,才能將積存在內的細菌及牙石清除。醫生會為病人口腔注射局部麻醉藥,確保病人在無痛的狀態下進行牙根刮治治療。有別於一般洗牙,醫生會以更幼長的器械深入到牙齦發炎的底部,徹底清潔牙齒表面與深部的骯髒東西,包括牙菌膜、牙結石及已被污染的齒質。這是牙周病最常見的處理形式,屬於非手術性治療,並不是一種創傷性治療。

深層牙根刮治完成後,醫生會教導病人維護口腔衛生的有效方法,因牙周病要治療成功,並不是單靠醫生,最重要是病人的配合。一般牙周病療程可能要花上2至3個月的時間,以便觀察牙周組織經清除後牙齦改善的狀況,發炎流血的牙周組織是否能夠緊貼牙根表面,恢復健康。牙周治療告一段落後,牙齒可能依然不能恢復最初的狀態。因為牙周病治療基本上是控制疾病,恢復健康與功能,而無法完全恢復原有之高度。

當牙周病穩定下來了,但因先前牙周病嚴重而導致的牙骨減退牙齒鬆動情況,鬆動牙固定是一個補救方法。牙醫通過各種方法將鬆動的牙與鄰近的牙齒連結起來,使受力從原先的單個牙分散到多個牙,來減輕鬆動牙的負擔。牙醫還可以製作牙周夾板,將鬆動的牙齒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下來。

大多數的牙周病患者經此階段治療後,便已有滿意的治療結果,之後只需配合定期檢查及普通洗牙,便可長期穩定病情,保住現有的牙齒。但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牙周病患者,又或是經過牙根刮治後個別牙齒恢復情況不理想,或可考慮牙周手術的處理,進一步把牙齒情況穩定。下回將跟大家繼續探討牙周病治療「牙周手術」。

【牙周病治療創傷嗎?(上)】https://bit.ly/2G49WHs

牙周病治療創傷嗎?(下)
2020-10-08

「預防勝於治療」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向是牙周病治療的重點。若錯過初期的牙周病治療,後續治療將會更艱苦。而且,當牙周病邁向愈來愈嚴重的階段時,由於此時支持牙齒的骨頭已經遭受侵蝕,治療的時間必然很長,而且需要更長期的追蹤病情。牙周組織有如地基,流失之後就沒有了,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穩住現有的地基,讓它不要繼續惡化下去。

大部分牙周病初期至中期的病人接受深層牙根刮治後,並持之以恆地使用正確的潔牙方法,堅持定期覆診檢查、洗牙以清理牙表面的新形成的牙石,便可有效地維護牙周健康。但是,如屬牙周病中晚期的患者,或經過深層牙根刮治後仍存在5毫米以上的深牙周袋,並伴有牙齦出血,就需要考慮翻瓣清創手術,在局部麻醉下將牙肉翻開後,於可直視的情況下,將牙根表面的牙結石及發炎組織徹底地清除,之後再進行傷口縫合。

若臨床條件許可,在打開牙肉時可植入人工骨粉或再生膜等生物材料於骨缺損的部分,從而誘導牙周細胞的再生,修復先前受損的齒槽骨,使功能減退的牙齒,回復其穩定度及支持力。這種手術被稱為引導組織再生手術,目的是促進牙槽骨再生,比起單靠清創後自然修復,通常情況下可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但需注意並非所有骨缺損都可進行修補,骨缺損形態是否合適放置再生材料是影響再生手術可能性及效果的因素。

如果患者本身有個別牙齒已嚴重受損,牙周組織已流失殆盡,將不能保證完成牙周治療後那些本身已存在嚴重問題的牙齒永遠不會脫落。有些時候,醫生或會建議病人將患齒拔除,為的是避免周圍組織進一步被破壞,而且考慮到手術成功率及牙齒的預測壽命,脫牙可能會是較實際的選項。

當治療完成後,醫生會判斷病人是否可以進入維護期,視乎每位病人的個別情況,醫生會制定病人的覆診時間。一般在剛完成治療的三個月內覆診,等狀況都穩定之後,可能就改為每半年或一年覆診即可。而當牙周健康理想,如病人希望對牙肉外觀加以修復時,可再讓醫生評估可否進行牙齦修補術。

牙周病患者日常要維持高標準的口腔衛生,並需要以決心與耐心來配合治療。要緊記牙周病治療需要醫生與病人一同合作處理,而且與其他慢性病一樣,並沒有痊愈一說,只有病情受控。一旦鬆懈,疏於護理,便會發現又重回往日牙周病的足跡了。

牙齦健康與多種炎症有關

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原來息息相關,有研究顯示,牙齦疾病可以加劇身體其他部分的炎症,原因是問題會誘發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釋放細胞因子,令身體對炎症產生過度反應,促使原來的炎症加劇。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牙科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實驗,發現患有牙周病的小鼠,骨髓中的嗜中性粒細胞會增加,反映體內存有廣泛或系統性的免疫反應。相比之下,患有腹膜炎的小鼠,就只在靠近感染部分的血液中有較多嗜中性粒細胞。

 經過進一步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患有牙周炎和腹膜炎的中性粒細胞外膜具有分子標記,反映炎症由它們引起。但單患有腹膜炎而沒有牙周病的小鼠,則沒有類似的中性粒細胞。最後研究人員對比牙周病患者的血液,亦發現類似小鼠身上發現的中性粒細胞增加,當牙周病治愈後,中性粒細胞則回復至低反應狀態。

 研究指結果表明牙周病具有全身性作用,容易加劇先天性免疫反應,同時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炎症產生協同反應,並造成互相影響。有關研究刊載於《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轉貼文章 ~ 走路、慢跑、游泳都是有氧運動!只要遵守3個原則,跑對時間還能降血糖、血脂

** 運動前最好先進行5∼10分鐘的暖身,然後是20∼60分鐘的運動,最後以5∼10分鐘的緩和讓運動慢慢停下

運動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使細胞有效處理血糖。運動不但可以維持理想體重,改善心臟血管功能,還能降低三酸甘油酯及總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降低血管硬化的機率。運動更能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減少血管阻塞。

有氧運動→穩定血糖+降血脂

運動分為有氧及無氧。

有氧運動一般為較溫和的運動,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的能量,可完全經過氧化來供給,例如走路、慢跑、打太極拳、游泳、慢騎自行車等。

無氧運動是劇烈的運動,由於瞬間耗費能量很大,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的能量,需經過無氧代謝過程來產生,如舉重、百米賽跑、槓鈴。糖尿病患者應該進行的是有氧運動,對血糖與血脂較有益處。

建議採用「333原則」,即一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率達到每分鐘100∼130下為原則,其中心跳速率視年紀及身體狀況作調整。

每天的運動時間也可分成幾段進行,每次10分鐘,一天做3∼5次,也可達到效果。

運動最佳時間:飯後1~3小時

運動最好是飯後1∼3小時之間,並避開藥效尖峰時間。如果有清晨運動的習慣,最好吃過早餐後1小時再去。

此外,避免在晚餐後進行激烈運動,否則半夜可能會發生低血糖的症狀。

運動三階段:暖身、運動、緩和

完整的運動分為三階段:暖身、運動、緩和,以避免肌肉、心臟、血管負擔過重。

運動前最好先進行5∼10分鐘的暖身,然後是20∼60分鐘的運動,最後以5∼10分鐘的緩和讓運動慢慢停下來。

切記不要突然開始,也不要突然結束。

 作者簡介:何一成 醫師

研究:日行7500步降死亡率最多

每天要走一萬步?國際研究走「7500步」就有效

適當的活動對健康而言至關重要。一項廣為人知的運動標準是,每天走路10,000步能幫助身體健康。醫學界和營養學界也多有提倡,如果每天運動量不夠,可以選擇改變通勤模式,或是提早一站下車走路。走路不啻是最簡易有效的養生方法,然而,是否真的需要走到每天10,000步才有效?每天走路量的多寡是否真會影響死亡率?新的國際研究表明,也許並不需要走到每天1萬步,但走路確實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ScienceDaily》、《WebMD》等權威媒體報載,發表在國際期刊《JAMA》的一項新研究數據指出,每天走路達4,400步的女性,平均可降低41%的死亡風險,走路的健康效益確實會隨步數增加而升高,但超過7,500步以上,死亡率下降的現象就沒有明顯變化。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I-Min Lee 指出,這次統計結果顯示,多走路、多活動對身體有益的說法雖是老生常談但明顯有效,即便每天只是多走一些路,也能對健康產生幫助。

該研究追蹤了近17千名平均72歲的高年女性,利用佩戴於臀部的計步裝置,觀測連續四年的身體變化狀況。期間有504名女性死亡,統計發現每天只走2,700步的女性死亡率最高,一旦每日平均步數達到4,400步,就能減少41%的死亡風險。在受試者中,運動量達到每天行走8,500步的女性,死亡風險降低了58%,但每天只行走7,500的這一組女性,也獲得了同等效果。

日行一萬步容易壓力大 從每周多走1000步開始

該研究也排除了患有心臟病、癌症、糖尿病或自評健康狀況極端值的樣本,以求確保最有效因果關聯性。實驗結果證明,包括走路在內的身體活動,都能對影響短期生理狀態的理學數值有正面助益,如血壓、血糖、血脂、胰島素水平、慢性發炎指標等等。

每天走1萬步可以改善健康的觀念源起並不明確,有說法認為是從1960年代日本銷售的計步器而來,該產品的日文名稱直截了當地就是「一萬步」。對不少人而言,每天走路10,000步不但遙不可及,還容易造成心理壓力。I-Min Lee 教授建議高齡民眾,增加身體活動量並不代表必須定時健身房報到,試著將車停在離工作地點稍遠處,或多走樓梯、看電視進廣告時起來走動,甚至與小孩玩耍或溜狗,都有增加運動量的效果。專家建議,可以從每周、每月增加步行1000步開始,慢慢達到走路運動量目標,會是比較可行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