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糖尿病人運動要恆常 帶氧、負重運動助穩定血糖 計算心跳率反映運動強度、成效

 糖尿病在香港非常普遍,據衞生署進行的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15至84歲人士從自述或經化驗檢測發現患有糖尿病的總患病率為8.5%。糖尿病除了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更可引起相關併發症,例如腎衰竭、視網膜病變(俗稱「糖尿上眼」)、糖尿腳等。要改善及有效控制糖尿病,除了透過調節飲食,恆常運動,包括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負重運動等更是關鍵。有研究指,每日進行30分鐘帶氧運動有助改善血糖水平。

糖尿病人運動須持之以恆 有助穩定血糖

「篤手指」是最常見量度血糖水平的方法,理想的空腹血糖值(空腹8小時)是3.6至5.5mmol/L,若該數字大於7mmol/L,則有機會是患有糖尿病。養和醫院註冊物理治療師張子偉表示,若要更準確地診斷有否患上糖尿病,可進行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HbA1c)測試。糖化血色素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與紅血球內的血色素結合而形成。當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愈高,糖化血色素數值便愈高。它可反映過去2至3個月的平均血糖值,正常數值介乎4.0%至5.6%之間;5.7%至6.4%屬糖尿病前期;高於6.5%便可診斷為糖尿病。

運動除了可以加速新陳代謝,更可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減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抗阻性,並可降低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

糖尿病患者應維持恆常運動習慣,包括帶氧運動、負重運動等,有助穩定血糖,但切忌操之過急。

每星期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糖尿病患者應每星期最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若於一星期內分開5天進行,則每次需維持最少30分鐘。這對於沒有恆常運動的人來說也許會有點吃力。如想循序漸進,可嘗試把30分鐘分開3次進行,即每次10分鐘或以上,效果也是一樣。當身體適應後,便可嘗試連續進行。

張子偉解釋,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即是運動至身體輕微出汗、呼吸稍微急速或喘氣,而可達到此目的的運動種類包括急步行、緩步跑或踏單車等。如真的沒有時間做運動,最簡單的方法是每天分兩次急步行至出汗,每次15分鐘,如上班或下班時提早下車。

負重運動增肌肉力量 睡前運動後應驗血糖免過低

另外,糖尿病患者亦應每星期進行2至3天的負重運動,如掌上壓、舉啞鈴或深蹲等,以增加肌肉量,因足夠的肌肉量有助穩定血糖。而每項運動可進行2至3組,每組15至20次,每組之間可以休息大約1分鐘。

張子偉指出,患者完成運動後,血糖控制會有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亦會上升,但這效果一般只會持續48至72小時,故建議患者一周運動3至5天。除此之外,他亦建議可以在飯後兩小時才進行運動,因這時血糖會比較穩定,亦應在睡前3小時完成,因完成運動後,血糖有機會降低,如入睡後血糖下降,便有機會陷入昏迷而難以被發現。晚上運動後應驗一下血糖,如血糖低過6mmol/L,便需要吃一點食物(如麵包)才睡覺,以避免在睡覺時血糖過低。

計算心跳率 反映運動強度及效用

若想更準確量度運動強度以獲得帶氧運動的最大成效,張子偉表示,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計算「目標心率」:

最高心率 = 220 – 年齡

心率儲備 = 最高心率 – 靜止心率

目標心率 = 心率儲備 x 強度 + 靜止心率

建議患者做帶氧運動時,應維持在中等強度,即強度維持在50-70%的範圍。而因為糖尿病患者本身亦有機會患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或是腳的感覺較差,所以如果運動太激烈,便有機會受傷。

例子:

年齡:60,靜止心率:70

最高心率 = 220 – 60 = 160

心率儲備 = 160 – 70 = 90

目標心率(50%) = 90 x 50% + 70 = 115

(70%) = 90 x 70% + 70 = 133

在以上例子中,進行運動時的心率便應維持在115至133,而時間方面應持續30分鐘或以上。

運動切忌操之過急 出現心絞痛、頭暈即停止求醫

張子偉提醒,維持恆常運動習慣的好處多不勝數,但切忌操之過急,進行運動前應先適當熱身,完成後亦應做一些緩和運動。若期間出現心絞痛、心悸、頭暈、異常氣促等警號,應立即停止運動並求醫。如有任何關於做運動的問題,亦應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http://tinyurl.com/ywz3h7e6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ASTRUD GILBERTO - THE GIRL FROM IPANEMA (1964 with Stan Getz & 1988 ZDF...




Rest in peace Astrud Gilberto!
#Repost @thejazzestate
・・・
We are deeply saddened to hear of the passing of bossa nova singer Astrud Gilber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of the bossa nova movement, she entered show business in 1963 through her husband at the time, guitarist and composer João Gilberto. They worked with Antonio Carlos Jobim on developing bossa nova, a musical style that combined Brazilian samba rhythms and jazz.

The sound interested American jazz musician Stan Getz, who invited the two men to record with him. One of the tracks, “The Girl from Ipanema,” required a vocalist who could sing in English. Astrud, musically inexperienced but conversant in Portuguese and English, tried the lyrics, and her soft, even voice and low-key style fit the song. “The Girl From Ipanema” earned a 1964 Grammy Award as record of the year, and Getz/Gilberto was honored as best album.

Rest in power, Ms. Gilberto, Your legacy will live on forever!

Here, she is performing “The Girl From Ipanema” with the Stan Getz Quartet live in 1964.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如何有效解決樓宇滲水問題?

 樓宇滲水首要及最重要工作是必須先查找出樓宇滲水成因及源頭。

政府滲水辦 (食物環境衛生署及屋宇署聯合辦事處) 及香港公正行是專門查找樓宇滲水成因及源頭的兩大正式機構。業主聯絡政府滲水辦可致電政府熱線1823。業主聯絡香港公正行可致電: 26690228。
香港公正行的專家報告具專業及法律效力。業主可以考慮運用香港公正行的專家報告有效徹底解決樓宇滲水問題的 10大好處:
1. 確定樓宇滲水成因及源頭,徹底根治樓宇滲水問題。
2. 確定樓宇滲水成因及源頭,徹底解決雙方不必要的爭議。
3. 滲水調查有助雙方釐清樓宇滲水的維修責任。
4. 滲水調查有助雙方釐清樓宇滲水的賠償責任。
5. 滲水調查有助政府滲水聯合辦事處加快找出滲水源頭。
6. 損害評估釐清所需及合理的維修方法及賠償金額。
7. 損害評估有助保險公司評估合理的保險賠償金額。
8. 專家報告有助雙方透過協商、談判、調解、仲裁解決爭議。
9. 專家報告有效協助法庭審批樓宇滲水的強制維修命令申請。
10. 專家報告有效協助法庭審批樓宇滲水的賠償命令申請。
業主首選香港公正行提供樓宇滲水檢測服務的 10大原因:
1. 全港最大滲水公正行,全港最受歡迎滲水公正行,Facebook超過17,000人讚好,全港累計專業講座超過120場,歷年無數香港傳媒追訪及廣泛報導。信譽悠久,信心保證。
2. 香港公認樓宇滲水檢驗第一領導者。議員推介,保險信賴,律師推薦,法庭認可。
3. 本行總工程師及高級工程師均為超過25年資歷的資深香港政府註冊 (持牌) 工程師。香港政府註冊工程師是根據香港法例第409章《工程師註冊條例》註冊的香港法定專業資格。
4. 本行總工程師為香港政府屋宇署註冊一般建築承建商、註冊專門承建商及註冊小型工程承建商的獲授權簽署人及法庭專家證人。
5. 本行技術總監為超過25年豐富驗樓技術資歷的香港著名資深驗樓技術專家。
6. 採用先進及完善樓宇滲水檢測科技儀器 (包括符合屋宇署指定儀器規格的微波掃描儀器及紅外線掃描儀器)。
7. 樓宇滲水檢測標準參考香港政府部門、專業學會及國際標準。
8. 香港公正行的專家報告具專業及法律效力,具備良好法庭案例及法庭評價。
9. 專門處理樓宇滲水、裝修爭議、新樓驗收、結構損壞、賠償評估。
10. 專業顧問全日提供免費客戶咨詢服務,查詢熱線: 26690228。
香港公正行: 樓宇滲水檢驗領導權威


五窮月是否一插已到底 ⁉️老千地產+.....


醫療券金額夫妻可共用

政府擬下月容許配偶共用醫療券 長者毋須預先申請 任何一方使用時對方即獲通知 


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擬容許長者醫療券「夫妻共用」,及推出將醫療券金額增至2500元的3年先導計劃。醫務衛生局今日(6日)向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交代進展,計劃於下月內容許配偶共用醫療券,並擬增設電話短訊通知,當長者使用本人或配偶的醫療券戶口,系統將以電話短訊實時通知雙方,以保障他們的利益。至於增加醫療券金額的先導計劃,文件稱擬配合本年第四季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一併推出。

立法會文件顯示,醫衛局正擬定配偶共用醫療券計劃的執行細節,其中一個原則是盡量便利長者,簡化申領過程,毋須長者預先申請。據局方初步設計,長者及配偶在雙方同意下,當任何一方使用醫療券時,兩人一同親身到訪醫療服務提供者並出示身分證及申報婚姻狀況作登記,雙方醫療券戶口即會在電腦系統上連結,直至任何一方提出書面請求選擇退出。雙方戶口連結後,當其中一方戶口餘額耗盡,即可使用配偶戶口的醫療券餘額。另外,醫衛局擬藉此推出一系列系統改善措施,包括引入電子同意書,取代以往紙本同意書。

至於「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施政報告》提出長者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後,增添的500元將自動發放至其戶口作相關用途。立法會文件列出有關用途包括:

(i)西醫/家庭醫生:健康評估、驗身、篩檢、防疫注射、處方預防藥物,及治理慢性病症等;

 (ii) 中醫:健康評估及慢性病症管理等;

 (iii) 牙醫:牙齒檢查、洗牙、脫牙、補牙等;

 (iv)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 (於2023年第四季推出);

 (v) 全港所有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的個人化服務費用,包括針對高血壓、糖尿病、膝關節痛症及腰背痛症的慢性病管理計劃,及針對後心肌梗塞、髖骨折及中風的社區復康計劃等。

另外,政府正探討將醫療券擴大至適用於內地大灣區其他醫療機構,惟須與港大深圳醫院的醫療服務標準及臨牀管治架構相若。文件指出,政府目前正就詳細標準和先決條件擬訂相關要求。至於使用醫療券付還內地醫療保險費,政府正蒐集內地大灣區各市醫保政策資料,以及研究有關機制。 

https://tinyurl.com/2lpzl52m

~~~~~~~~~~~~~~~~~~~~~~~~~~~~~~~~~~~~~~~~~~~~~~

 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計劃容許長者醫療券「夫妻共用」。醫務衞生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進展,下月將容許配偶共用長者醫療券,並擬增設電話短訊通知,當長者使用本人或配偶的醫療券戶口,系統將以電話短訊實時通知雙方,以保障他們的利益。現正擬定計劃執行細節,申領過程會盡量簡化、只需登記一次,毋須每次預先申請,以盡量便利長者。

  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新措施可以善用資源,避免造成浪費。\大公報記者 秦英偉

  根據初步設計,長者和配偶在雙方同意下,只需在任何一方使用醫療券時,一同親身向服務提供者出示身份證和申報婚姻狀況,並登記一次,雙方醫療券戶口隨即在電腦系統連結,直至任何一方提出書面請求退出為止。當局說,戶口連結後,當長者醫療券戶口餘額耗盡,即可使用配偶戶口的醫療券餘額。

  登記一次 須申報婚姻狀況

  當局亦推出一系列系統改善措施,包括引入電子同意書,取代紙本同意書,以及在長者和配偶使用醫療券時,以電話短訊實時通知長者及其配偶。

  可支付14項醫護基層服務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回應配偶共用醫療券時表示,每個人的健康狀況都不同,共用醫療券可以善用資源,避免較健康的一方因較少使用醫療券而造成浪費。

  政府指出,自今年4月底將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展至涵蓋四類「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醫療專業,包括聽力學家、營養師、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加上原本包括在內的西醫、中醫、牙醫等,長者共可使用醫療券支付14項醫護專業基層服務。截至上月底,已有近70名新增的相關專業人員參與計劃,合資格長者可在近150個服務地點使用醫療券。當局會繼續與認可醫療專業團體合作,呼籲專業人員向衞生署登記參與醫療券計劃。

  當局又說,會總結醫療券計劃在港大深圳醫院的經驗,探討進一步將適用範圍擴大到內地大灣區其他醫療服務標準和臨床管治架構相若的醫療機構,特別是採用「香港管理模式」的機構,相關管理模式和醫療水平必須符合條件,並與香港接軌。至於使用醫療券支付內地醫療保險費,政府正蒐集內地大灣區各市醫保政策資料,以及研究有關機制。

  獎賞先導計劃第四季推出

  至於去年施政報告同時建議推出為期三年的「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把現時長者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當長者在適當的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斷和管理等特定基層醫療服務使用最少1000元醫療券,便可獲額外發放500元至戶口作同樣用途。當局正制定先導計劃的執行細節,以及有關持份者的意見及提議,配合「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一併在今年第四季推出。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政府提出優化醫療券計劃,容許夫婦共用醫療券,善用雙方醫療券配額使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這項新安排預料下月內推出。夫婦進行連結手續後,一方使用醫療券時對方即獲短訊通知。另外,政府擬於今年第四季推出為期3年的「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持有人耗用1,000元醫療券於特定基層醫療服務後,戶口將獲注入500元作特定用途。

醫務衞生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長者醫療券優化計劃,讓夫婦能共用醫療券。根據初步構思,長者和配偶在雙方同意下,只需在任何一方使用醫療券時,一同親身向服務提供者出示身份證和申報婚姻狀況,並登記一次,之後雙方醫療券戶口就會連結,直至任何一方提出書面請求退出為止。連結後,當其中一個醫療券金額耗盡,即可使用配偶戶口的醫療券餘額。完成一次性登記後,之後共用醫療券就無須再預約,但每次使用時,系統都會以電話短訊實時通知持有人及其配偶。

特定用途 花$1000送$500

局方同時宣布,推出為期3年的「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長者只需在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斷管理等特定基層醫療服務,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其醫療戶口即自動再注入500元獎賞。政府正制定細節,擬配合「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一併在今年第四季推出。文件列出有關的用途包括,西醫/家庭醫生、中醫、牙醫或「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等(見表)。

近年有不少港人北上養老,醫管局表示,會總結醫療券計劃在港大深圳醫院的經驗,探討進一步將適用範圍擴大到內地大灣區其他醫療服務標準和臨床管治架構相若的醫療機構,特別是採用「香港管理模式」的機構,相關管理模式和醫療水平必須符合條件,並與香港接軌。至於使用醫療券付還內地醫療保險費,政府正蒐集內地大灣區各市醫保政策資料,以及研究有關機制。

今年4月底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展至涵蓋四類「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醫療服務後,截至上月底,已有近70名新增的相關專業人員參與計劃,合資格長者可在近150個服務地點使用醫療券。該局會繼續與認可醫療專業團體合作,呼籲專業人員向衞生署登記參與醫療券計劃。

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

資格 使用至少1,000元醫療券於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後,500元將自動注入持有人戶口作有關用途 

特定用途

1. 西醫/家庭醫生:健康評估、驗身、篩檢、防疫注射、處方預防藥物及治理慢性病症等; 

2. 中醫:健康評估及慢性病症管理等; 

3. 牙醫:牙齒檢查、洗牙、脫牙、補牙等; 

4. 「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

(於2023年第四季推出); 

5. 全港所有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的個人化服務費用,包括針對高血壓、糖尿病、膝關節痛症及腰背痛症的慢性病管理計劃,及針對後心肌梗塞、髖骨折及中風的社區復康計劃等 

資料來源:醫務衞生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