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Michael Hedges - Aerial Boundaries

轉貼文章 ~ 刮刮手指就可改善:


心慌、脾胃不好、脫髮、便秘、暈車、偏頭痛……
刮刮手指,就可對全身起到保健作用,因為手部有6條經脈循行,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密切相關。
下面介紹一下手掌、手背以及五個手指的運動養生小技巧。
  
心慌、脾胃不好●刮大拇指
大拇指對應人體肺經,肺主納氣,如果肺不好,那麼心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大拇指對應的是心、肺器官。當出現心慌、胸悶等情況時,可用手刮大拇指外側並往外拉。另外,肺不好,容易影響脾胃功能,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也可以做此動作。
  
便秘●刮食指
食指對應人體大腸經,對應器官是大腸、胃。所以經常便秘、腹瀉的人,應該刮刮食指。
暈車失眠●刮中指
中指對應人體心包經,暈車一般是心包經不好。因此,在上車前幾分鐘或有暈車情況時,可以刮刮中指。此外,睡眠不好的人,也是心包經的問題,也可經常做此動作。
  
偏頭痛、肩頸痛●刮無名指
無名指對應人體三焦經,所以經常偏頭痛、肩頸痛的人,說明氣血運行不好,可以刮刮無名指。
  
脫髮●刮小指
小指對應人體小腸經,所以經常脫髮、小腸吸收不好的人,可以刮刮小指。
全身健康●拍拍手掌
很多人都知道,足底有很多穴位,經常泡腳可以養生。殊不知,手掌上也有很多穴位,且有很多經絡。因此,要想身體健康,多拍拍手掌。
  
腰酸腰痛●拍拍手背
中醫有全息的理論,認為在足部或手部分佈著體內各個臟器的反射區,如手背對應人體腰部,所以經常腰痛、腰酸的人,應該多拍拍手背。具體方法是:一手手掌拍另外一隻手的手背,交替拍。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Paul Rodgers & Jeff Beck - I Just Want to Make Love to You

轉貼文章 ~ 淺談逆按揭與公共年金

港人平均壽命是全球之冠,根據政府統計處上年十二月出版的《香港人口趨勢1986-2016》,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由1986年的74.1年增加至2016年的81.3年,而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則從79.4年上升至87.3年。估計撫養比率將持續惡化,由2016年約每5個在職年齡層人士供養2個長者或小朋友,到2066年將是每5個人供養4個人。這意味着退休生活時間更長,假設現在才65歲,未來還有大約16年至22年的日子要過。所需的生活開銷,醫療使費預算有增無減。年輕人生活擔子不輕,恐怕「養兒防老」一套已過時。想安享晚年的「老友記」不能光吃老本,必須妥善規劃退休生活,才不至面臨資金提前耗盡的窘境。■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聯席董事 周穎寶
現時坊間有很多針對退休理財的產品,當中包括有私營、公營或半官方機構提供的,今天想介紹兩項較新的退休理財產品,分別為政府主導的安老按揭計劃和即將出爐的公共年金計劃,兩者均是由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
利用逆按揭製造現金流
2012年推出的安老按揭計劃又稱「逆按揭」,截至 2018 年 3月 31日累計申請宗數為2,485宗,看上去幾年間的申請數字不多,但比較去年同期累計申請宗數1,728宗則多了4成,反映計劃受歡迎程度不斷上升。而自2016年10月起,計劃適用範圍由私樓擴展至未補地價資助房屋開始,令有關申請數字不斷上升,惠及更多年長業主。
安老按揭計劃適合年屆55歲或以上並持有已供滿物業的業主,如物業屬於未補價資助房屋,申請人年齡必須為60歲或以上。業主將其物業抵押予銀行,再每月收取年金,直至年期完結或借款人百年歸老。物業樓齡須為50年以下,價值上限則為1,500萬元。借款人可以選擇 10年、15年、20年的固定年期,或終身每月收取年金。金額視乎借款人年齡和物業價值而定。以60歲業主持有樓價500萬元的物業為例,如選擇領取20年期年金,每月可獲現金12,000元。如業主已屆70歲,以上述條件參加計劃,每月則可獲現金16,500元。
當樓價下跌,年金不會因而減少。如樓價上升,業主可考慮轉按以取得較高的年金。但須留意,除了按揭利息,申請人亦要支付顧問費、律師費及雜費等。雖借款人於年金領取期內毋須還款,但畢竟計劃屬於借貸,待業主百年歸老,如借款人或繼承人選擇不贖回,銀行將轉售物業以取回貸款本金及利息。除抵押物業外,申請人亦可考慮將人壽保險保單轉讓,以壽險保單作為抵押品,增加年金收入。至於息口的波動,雖不會影響每月取得的年金,但若果日後贖回物業時遇上息口上升,則或需付更多利息。當然,如業主沒有遺贈物業的合適人選就更無後顧之憂。
公共年金 自製長糧
公共年金計劃將於下半年推出,公眾反應正面,計劃可讓退休人士把流動資金活化起來,每月獲得年金同時賺取利息。與安老按揭計劃不同,投保人毋須有物業,只須於65歲或以上,一筆過投入5萬至100萬元資金,即每月可獲年金率5厘至7厘的固定年金直至身故,計劃亦設保費105%身故賠償。假設投入100萬元,男性退休人士每月可獲5,000至5,800元。女性退休人士每月可獲4,500元至5,300元,計劃內部回報率3%至4%。
要留意的是首批發行年金不多於100億元,而政府暫未公佈有關退出機制。如本身流動資金不多,亦認為上述的每月固定收入未能應付生活上開支,那麼把資金投入年金計劃反而會把資金綁住。現時市面上的年金計劃大部分是於退休前以定期形式供款,設有累積期和入息期,與公共年金計劃相似的即享年金計劃選擇不多。筆者相信隨着公共年金出台,市場將會出現更多適合退休人士的年金計劃供市民選擇。
視乎財務狀況選擇計劃
安老按揭與公共年金兩者皆為申請人提供穩定入息。年金針對有流動資金的退休人士,務求有穩定收入而不會坐食山崩。安老按揭則針對有物業同時希望增加現金流又不影響居所的長者。然而,兩者所產生的現金流上限有別,現時安老按揭借款人平均每月獲得15,000元,公共年金則每月獲取最多5千多元。大家可以按照個人財務狀況而選擇,當然除了這兩種選擇外,市面上仍有多種針對退休人士的理財工具,選擇計劃前應作周詳考慮,揀選最合適個人退休需要的理財方案。
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4/30/TZ1804300001.htm


如何選擇「年金」?先了解它是什麼
按揭證券公司推出公共年金,照顧到收入不高人士的需要。以100萬元來說,每月可以收約5,0006,000元,在初期而言, 是不錯的收入;

20年後的日子,計入通脹以後,收入會少了一半,越遲拿取年金時的購買力會大減

要選擇年金,先要了解它是什麼。年金產品多是要求投資者供款一段時間,或作一次性供款,然後在之後的日子每月收取現金流。年金的發行者多是銀行或保險公司,有時是政府。這次公共年金的發行者是按揭證券公司,即政府。

除了發行者,要留意年金的供款期及供款額。供款以後是提取,何時可以提取?每月提取多少?可以提取多久?還有是提早離世時,提早取回時可以拿多少?提取的款項那部份是保證,那部份是非保證,都是重要的考慮。

這公共年金的最高投資額是100萬港元,可以提取終生,可以當作100歲,每月的保證回報男性約5,000-5,800港元(即每年67%),女性每月約4,500-5,300港元(即每年5.46.4%)。有意見指男女不平等,但其實保險費用一直以來也是男女不同的。

由於公共年金的購買上限是100萬元,適合一些本金不多而又不懂投資的人士。一位普通的打工仔工作了35年,每月供款於強積金1,500元,包括僱主的部分,可以儲蓄到約111萬元,若他購買公共年金,每月有約6,000元收入,每天200元,足夠基本的開支,但他要有沒有住所。收入高一些的人士,他們可以用安老按揭,假設他們有一個600萬元的物業,利用安老按揭拿終身,每月可以拿取12,000元,是較佳的情況

市面上的年金產品又如何?它們多是提款期有限的,例如20年,又或是回報不高,我指的是保證回報的部分,非保證回報的部分參考價值不大,可以說成天花龍鳳。在購買年金時,最好的方法是要求出售的一方列出保證現金流。以公共年金為例,購買者先付100萬元,每月可以提取約5,0006,000元,那現金流的情況如下:

現在          1,000,000

1     5,000 6,000

2     5,000 6,000

3     5,000 6,000

……

可以拿多久,視乎你的壽命。拿取的年期越長,那內部回報率(即由付款到提取最後一期款項總年期的回報)越高。要留意的是這是保證的現金流,保險公司的年金產品甚少有此現金流表,有的也只顯示部份,包括了非保證的部份,還有的是有些困素會影響未來的派發。

以一間保險公司的年金產品描述為例,「『每月入息』包括保證及非保證兩部分。當本計劃開始派發保證的每月入息時,保單的保證現金價值將隨之下降。累積的週年紅利及利息將用以支付非保證的每月入息,週年紅利及利息會因此而減少」。減少多少?派發多少?以表列出最實際,但有此做法的公司絕無僅有。


公共年金傳下周四公佈銷售安排
政府近年加大力度推動私營年金市場,除了提出延期年金扣稅建議外,今年內將推出的公共年金亦料將成為頭炮,最新消息指年金公司已通知業界,擬於下周四(75日)聯袂約20間分銷銀行,舉行啟動儀式及新聞發佈會,屆時公佈計劃細節及投保程序。

5萬入場回報率4

首批公共年金計劃為即期年金,主要針對65歲或以上長者,額度100億元,最低入場門檻為5萬元,投保上限為100萬元,內部回報率4。至於銷售安排方面,年金公司總裁劉應彬早前曾透露,有意認購年金長者需在銀行或網上登記意向,其後獲分配年金的長者要到銀行辦理投保手續。

至於政府提出延期年金扣稅建議,初步構思是如果延期年金產品供款期、年金發放期、身故安排等符合指定標準即可獲扣稅,康宏理財聯席董事梁惜君則認為,如果有關建議落實料將吸引更多人選擇,特別是一些中產人士,或年齡介乎3040歲人士都會作更多考慮。

宜作退休產品組合

對於坊間不少人認為加息周期下不應該買入年金產品,梁惜君表示,加息的確會影響年金回報或機會成本,但她強調年金是一項長遠計劃,並不只聚焦短短的1年、2年,同時亦可作為資產配置的選擇。她亦不建議市民將全部資產買入年金產品,反而宜先做全面分析,視乎其風險承受程度和投資經驗,運用市場不同的理財產品,以配合經濟周期及分散風險。

私營年金搣甩老土 攻年輕客

理財顧問教後生仔淘金 預製退休長糧

有研究指如港人想退休,或需要先有逾600萬元在手,才足夠維持現有生活水平,而趁政府公共年金即將出爐,電視宣傳鋪天蓋地力銷「退休後都可以自製長糧」,年金熱潮已經席捲私人市場,有公司趁勢推出私人年金計劃,主攻年輕客戶群,為年金計劃搣甩老土味,理財顧問不諱言最近查詢的客戶按年勁升三成,而且有年輕化趨勢,今期《數據生活》將全面剖析市面上的年金計劃,並找來理財顧問教路如何選擇年金計劃。■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港人對退休儲蓄意識不高,坊間普遍對年金計劃認識也不多,所幸因為政府近年要推出公共年金,才令年金漸受關注。所謂年金計劃,其實大多針對退休需要而設,投保人最細可以是剛出生至65歲不等,設有不同的供款年期、供款額及保障等選擇,例如有即期及延期年金,即投保人可選擇一筆過或在指定年期供滿指定金額,就可以在即時或稍後時間如退休後定期支取指定金額,金額可以由數千至數萬元不等,因此年金又被稱為「自製長糧」,而視乎不同營運商,部分投保人可領取「長糧」至100歲,部分甚至是終身領取。

理財顧問:年金生意增30%

提供獨立理財顧問業務的康宏理財聯席董事梁惜君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自去年起已開始愈來愈多人討論年金,當中前來查詢的客戶與日俱增,按年增加約三成,而詢問者中又以30歲至40歲的在職人士居多,亦有剛出社會工作的新鮮人,已屆退休年紀的客戶反而較少,而詢問後立即行動的主要都是年輕人。

梁惜君亦不諱言就她個人而言,最近1年的年金生意,無論規模或者宗數均按年上升兩成至三成。她相信,不少年輕人有意參與年金計劃,或與政府近年加強宣傳年金計劃有關,令年輕人對年金計劃了解增加,「知道可以在年輕時候存一筆不多儲蓄,到老時即可以領取入息至離世」。

留意中途離場或會有損失

面對坊間眾多選擇,梁惜君提醒市民如果有意買年金,宜先了解有關年金計劃的條款,例如供款年期,又舉例指「一些產品的供款年期可能只是5年,這些產品會比較適合收入較高、已有一定資產,可以將年金計劃視為短期投資,分階段投入年金池之中;如果年輕人供款少,供款年期短,最後滾存的金額亦未必太大,變相失去意思,無法為退休做好準備」。

梁惜君則建議年輕人可以做供款年期長,但供款金額相對少的年金計劃,可以按自己的儲蓄能力揀選供款期,但她提醒計劃的供款期一旦定下,或將無法更改,因此必須小心選擇,如果中途決定離場或招致損失。另外亦需要留意各種條款,例如要儲蓄多久及等多久才可以取錢及有保證利息,如提早取錢或失去保證利息,她強調必須十分小心留意條款,因為將會有很大程度影響最終預期回報。

「老友記」多觀望公共年金

而在長者方面,梁惜君指長者一般較少做私人市場的年金計劃,除非是即期年金,但她提醒市面上不少即期年金只可以在指定年期支取年金,並無太多終身選擇,「變相很多長者去到一個年紀,若並無手持一大筆錢,或未必適合投資年金,因為若果投入金額少,能取回的回報亦未必太大,市面上選擇亦不多」。她提到,不少65歲以上的客戶,反而大多期望等待政府公共年金出爐才作決定。

小孩子選儲蓄計劃可靈活轉換

對於不少公司提供的年金計劃,投保年齡可以低至初生嬰,在「靠父幹」的時代下,問到會否有越來越多父母已搶先為子女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她則指此類的例子仍然比較少,「很少父母一來即會為子女揀選年金計劃,反而大部分父母都會為子女揀選儲蓄計劃等,例如期望計劃具靈活性,可以在子女需要時取出來使用,如果不用或用不完,都可以轉換成年金等計劃繼續滾存」。

理財師教路:選擇年金小貼

了解計劃種類

年金種類繁多,有即期、延期,或具儲蓄成分等,宜先了解個人需要再作選擇。

供款額及供款期

視乎個人儲蓄能力選擇供款額及供款期,收入較高者一般較適合整付,或供款期短、供款額較大的計劃;初出茅廬則較適合供款期長、供款額較少的計劃。

細看計劃條款細則

了解計劃年金率、入息期等,避免最後獲得回報與預期回報相差太遠。

避免供款超出個人負擔

年金一般設整付或供款,如供款期內斷供,有可能招致損失。

分散投資風險

年金可作為個人投資組合的其中一部分,有助分散投資風險。


資料來源:康宏理財聯席董事 梁惜君
投保公共年金三大忌

公共年金(「終身年金計劃」)銷售詳情今日公布,與市場其他私營年金產品比較,公共年金除了可以一筆過供款,保證內部回報率亦相對較高。不過,有業內人士提醒,在投保購買公共年金前,也要作周詳考慮,以下有3點要注意。
保險產品服務諮詢公司10 Life創辦人及精算師倫凱恩就市民投保購買公共年金前,要留意以下事項:
1. 忌中途退保
解說:公共年金需要投保人一筆過繳交供款,長者要留意資金流動性會有所下降,若中途有資金需要,退保有機會蒙受損失,因此不建議長者將所有積蓄購買公共年金。
2. 忌All-in
解說:如上述,公共年金需要投保人一筆過繳交供款,雖然回報相對吸引,但不建議長者動用所有積蓄作投保,建議預留部分資金作應急錢之用。
3. 忌身體欠佳
解說:終身年金產品設計為對冲長壽風險,某程度上有「鬥長命」的意思,若投保人夠長壽,累積回報方可與已供保費打和甚至獲得額外回報。因此,若投保人本身較年長或身體狀況欠佳,亦未必適合購買。
瀏覽全文:
公營年金周四推 分析:忌盡投積蓄

公共年金7月9日起銀行派表 7月19日接受認購

公共年金銷售詳情將於今午公布。公共年金專為65歲或以上長者而設,內部回報率暫定為4厘。據悉,今次公共年金計劃共有20間本地銀行參與分銷,合共逾1,000間分行可以提供銷售文件及接受申請。綜合市場消息,首批公共年金發行規模為100億元,並將於下周一(9日)起於各分銷銀行派發銷售文件及表格,本月19日至8月8日接受認購,8月底至9月初公布分配結果。
據了解,今次公共年金會採取「先登記、後購買」形式,有意投保的長者需先填寫表格及擬購買的金額,但未需要正式繳付金額;至8月底公布分配結果後,獲分派的長者9月需要到銀行,再作風險評估及正式繳付保費。(節錄)
瀏覽全文:
公共年金月中接受認購。


    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轉貼文章 ~ 【口味暗示你的健康】

    粉絲們~超實用的健康資訊!快幫自己和身邊的人看看吧!

    1.想吃辣的食物,過度緊張。
    2.想吃甜食,可能是胰島素缺乏。
    3. 生活中越是疲勞的人,越愛吃鹹的、口味重的食物。這些人大部分處於腎上腺疲勞狀態。
    4.老想吃巧克力,意味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6和B12。
    5.想吃肉,體內缺乏氨基酸或鐵等礦物質不足。

    打氣養生+宣院關心=我們一起健康生活~^‿^

    降糖減脂參考GI值還不夠 控制「升糖負荷指數」才是關鍵


    每日健康/綠食譜研究所
    消除肚子贅肉的飲食法
    在開始實踐消除腹部贅肉的食譜之前,必須先了解食物的升糖負荷指數,也就是GL指數。
    不必學會GL指數的正確計算方式,只要大致了解GL指數的概念,就能幫助判斷自己的食譜需要用哪些食物組合,以及應該要遠離哪類型的食物。
    了解GL指數(升糖負荷指數)
    GL指數(Glycemic Load,升糖負荷指數),是結合食物的GI指數(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數)、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分量和性質(料理時變化的性質)的概念所測量出的數值。
    相較於僅測量碳水化合物吸收速度的GI指數,是更為實質性的參考依據。
    GL指數運用於日常菜單,可以排除形成腹部贅肉的根本原因—血糖變化劇烈,也就是讓血糖恢復正常運作,並幫助估算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
    GL指數與GI指數的差別在哪裡呢?
    GI指數,能幫助我們了解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進入體內後吸收的速度是快速或緩慢的,這是測量「質量(Quality)」的方式。因此,可以知道特定食物在用餐後引發的血糖變化的風險。
    不過,光是透過GI指數,無法得知該食物含有多少的碳水化合物,因此難以掌握自己可以吃多少。
    GL指數則考量了「分量(Quantity)」,它的計算是以GL指數乘以一定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所佔的分量。透過GL指數可以知道特定量的食物對血糖有怎樣的影響。「分量(碳水化合物)× 質量(升糖指數)」,食物的GL指數便是將這兩種概念結合。
    因此,在選擇食物時,就可以估算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自然能更方便控管飲食。
    一天飲食中所需的GL指數以多少為基準?
    ① 如果目標是減重和消除贅肉,一天的GL指數要控制在40
    ② 如果只是要維持體重、避免發胖,一天的GL指數要保持在60
    (GI指數,能幫助我們了解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進入體內後吸收的速度是快速或緩慢的,這是測量「質量(Quality)」的方式。因此,可以知道特定食物在用餐後引發的血糖變化的風險。)
    https://healthylives.tw/article/oYSwwMTFBiB.html

    頻尿、皮膚癢不只是腎臟出事,也代表你正邁向糖尿病!逆轉高血糖就該這樣吃

    世界上許多人患有高血糖。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特徵是患者的血糖長期高於標準值。但是,糖尿病患者不是唯一應該擔心血糖水平的人,每個人都必須注意自己的血糖水平。因為長期高血糖可能導致糖尿病或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

    如果您總是感到飢餓、體重增加或有胃部的問題等,這都是高血糖水平的症狀和警訊。根據國外網站《Healthylifetricks》的報導,以下是導致高血糖最常見的因素:
    不健康的飲食
    壓力
    某些藥物
    缺乏運動
    某些疾病(肝炎、肝硬化等)
    高血糖最常見的症狀:
    口乾
    口渴
    胃部問題
    性無能
    傷口癒合緩慢
    總是感到飢餓
    皮膚乾燥、瘙癢
    夜間頻繁排尿
    注意力難以集中
    神經問題
    視力模糊
    反覆感染
    過多的腹部脂肪或體重增加
    疲勞
    各種食物的升糖指數
    攝取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可降低胰島素水平,有助於預防高血糖並提升整體健康。
    升糖指數從0到100排列:
    1顆蛋 -0
    1杯鷹嘴豆泥 - 6
    1杯綠花椰菜 - 10
    1顆中等大小的洋蔥 - 10
    1杯核桃 - 15
    1杯腰果 - 22
    1杯櫻桃 - 22
    ½顆葡萄柚 - 25
    1杯優格(不加糖) - 23
    1杯皇帝豆 - 31
    1杯腰豆 - 34
    1個中等大小的蘋果 - 38
    8盎司番茄汁 - 38
    1杯義大利麵 - 42
    1杯綠葡萄 - 46
    8盎司菠蘿汁 - 46
    1根大的胡蘿蔔 - 47
    1根香蕉 - 52
    1杯豌豆 - 54
    以上是低升糖的食物,應該多攝取它們。升糖指數低的範圍是從0到54。
    1杯糙米 - 55
    1湯匙蜂蜜 - 55
    1杯燕麥粥 - 58
    1份通心粉和起司 - 64
    1杯白米 - 64
    以上是中等升糖的食物,應謹慎食用。範圍從55到69。
    1片白麵包 - 70
    2杯爆米花 - 72
    1個米糕 - 78
    1顆中等大小的烤馬鈴薯 - 85
    玉米片穀物 - 92
    50克葡萄糖 -100

    以上是高升糖的食物,應盡量避免食用。
    https://healthylives.tw/article/T42jF7X6j2P.html

    申領 $4000 計劃詳情



    轉貼文章 ~ 吃走糖尿病


    曾否被診斷出糖尿病﹖若有,你絕非少數。它正影響著接近10%的香港人口。縱然未有辦法根治,患者仍可以透過規律的生活來控制病情。首先,第一步是妥善管理你的飲食。從中更可幫助你的腰圍縮減,令身體得以更加健康自在﹗

    吃甚麼﹖
    切勿完全剔除脂肪。良好的脂肪對降低膽固醇水平有好的效用。食物諸如脂肪魚類和果仁,可以令你有長時間的飽足感,從而減輕吃零食的需要。真正需要避免的脂肪是飽和及反式脂肪,尤其要注意牛油、煎炸食品及紅肉,如牛肉及鴨肉等食品4
    轉選取低血糖指數(GI)的複合碳水化合物,因精製的碳水化合物能迅速被消化,引致血糖大幅提昇。應以慢速消化的全穀類,如全麥麵包、意粉及糙米等來作為你的飲食。2
    蔬菜和生果含大量維他命﹐低卡路里又絕少脂肪。每日五份蔬菜和生果足以達至均衡飲食。假如你嗜甜如命,可以飲一杯果汁或以新鮮生果代替滿有卡路里的蛋糕和雪糕,同樣能滿足你對甜品的欲望。5

    吃多少
    習慣過度進食會大大增加引致糖尿病患者產生併發症的風險,因為大量葡萄糖持續出現於血液中甚至高出身體所需。嘗試依照建議的每日卡路里攝取量,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值分別為2500個卡路里和2000個卡路里,避免攝取過量。3

    若然你對於控制卡路里感到困難,可以參考以下一些簡便要訣:
    • 少食多餐:每日進食數次小份量的餐點,而非兩至三次較大份量的主食,從而加快你的身陳代謝。此外,你會發現控制份量會相對比較容易,因為每餐相隔的時間較短。要維持這個規律,可選用容量較小的碟子。而每餐大概所需為30%碳水化合物、30%蛋白質、30%纖維和10%良好脂肪。1
    • 多做運動:假如你掙扎於減少卡路里攝取,可以嘗試用另一個方法去控制卡路里——透過運動增加能量消耗。看看適量運動如何作為減輕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要角色。
    • 自行煮食:有否想過市面上食肆的一餐飯菜用了多少糖﹖盡量控制自己的飲食吧。參考這些少糖食譜的短片偷師,為健康踏出第一步﹗

     一同製作無添加糖份飲品!

    打撃糖尿病由飲食做起,就由下一餐開始吧﹗
    貓頭鷹一族患糖尿病風險比早鳥高?

    英國生物樣本庫用了6.5年時間,追蹤了43萬年齡介乎38至73歲人士的死亡率及發病率,發現貓頭鷹一族(捱夜人士)比早鳥族(早睡早起人士)患糖尿病風險明顯較高!同時發現以下情況:

    1)葡萄糖耐受性變差,引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胰島Beta細胞反應不足。
    2)炎症標誌物(CRP)上升
    3)血壓上升
    4)降低能量消耗

    既然捱夜會增加患糖尿病風險,那麼如果已患上糖尿病的朋友長期捱夜,血糖控制相對也較難達標!所以要控制好血糖,早睡早起是基本條件!

    資料來源
    1. Healthy weight loss. British Nutrition Foundation. Visited 27 April 2016.
    2. Why 5 A Day? NHS Choices. Visited 27 April 2016.
    3. What should my daily calorie intake be? NHS Choices. Visited 27 April 2016.
    4. Fast food tips.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Visited 27 April 2016.
    5. http://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static/migration/files/PDF/health%20info%20gallery/healthy%20lifestyle/20061116_presscon_sugarpr2.pdf

    升糖指數其實並沒有卵用│容謹

    升糖指數 (Glycemic index) 常常被用來衡量食物對血糖的影響,指數較低的食物在消化過程中較慢釋出糖份,對血糖影響較低也較健康,故此很多人會跟據這指數來選擇健康飲食,不少人更是將其奉若聖旨,嚴格接照來判定食物是否健康。但我現在告訴你,你在網上找到的升榶指數其實並沒有卵用,最多只用作為約略的參考,因為升糖升數是極度的因人而異。



    不同人的升糖反應存有巨大差異

    升糖指數的個人差異極大

    在醫學上常碰到的難題是各人體質不同,所以反應會因人而異,這對升糖指數也是一樣,同樣食物對不同人士的血糖影響相差可以極大。這個研究找來了11名健康的參加者,測試四種食物的升糖反應。四種食物分別是葡萄糖、白面包,檸檬味的佳得樂和糙米糖漿。結果顯示對同種同等份量的食物,升糖反應可以相差近5

    11位參加者飲用50克葡萄糖之後的升糖反應,每人最少測試四次。圖來自 https://iubmb.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iub.365

    即使是同一人,升糖指數也有差別

    升糖指數的另一問題,就是即使在同一人身上測試也存有相當大的差別。這研究找來了63人吃白面包並收集升糖反應的數據。結果顯示參加者自己可有20% 左右的差別。但最大的問題是加大測試樣本和重覆次數,以及調節采集血液樣本的時間也無法減少這20% 的差別,這顯示並非是數據收集有問題,而是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吃同一種食物也存有不小的生理差異。

    是甚麼影響人與人之間的升糖差別?

    一個來自以色列的研究對 800 多名參加者在一星期內進行測試,透過問卷調查、血糖測試以及手機應用軟件收集數據,來探討食物對血糖水平的影響。在測試期間有幾次的早餐是完全相同的,當然結果也跟上述的一樣,不同參加者之間的升糖情況有所分別,即使食物完全一樣各人的血糖反應也不盡相同。

    研究的另一重大發現就是腸胃細菌在判定血糖反應中占著很重要的角色。研究也收集了參加者的糞便樣本進行分析,而特定的菌種與用餐後的血糖反應有關。例如變形菌門 (Proteobacteria) 與腸杆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 皆對血糖控制不利,並跟肥胖和胰島素抗性有關。另一方面直腸真杆菌 (Eubacterium Rectale) 是對控制血糖最有利的,這是一種能將碳水化合物和食用纖維發酵並提供有益產物的細菌,在含量較高的 430 名參加者身上有較低的餐後升糖值。

    正確可靠的升糖指數需要度身定造

    在收集上述數據後,研究員們也跟據食物的升糖效果來為參加者當中 26 位度身定造“健康”或“不健康”的飲食。他們的食譜雖然不同,但對於腸胃細菌的影響卻是一致的。例如青春雙岐杆菌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是一種對血糖和體重控制不利的細菌,但在食用健康餐單後細菌數量有所下降,反之亦然。

    研究中更有一個特別的例子,一位女士吃番茄後血糖急升,而番茄一般被認為是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所以在網上的升糖指引並沒有太好的參考性,即使是普遍被認為是健康的食物在某些人身上也可以變成不健康,單看指數決定飲食隨時會有反效果。

    升糖指數畢竟已是三十多年前的產物,在這個事事強調個人化的時代,升糖指數也極需要跟據個人情況度身定造。再者目前的飲食建議多跟據食物卡路裡提出,極少會涉及腸胃細菌,所以不要再盲目跟從網上的升糖指數了!

    低升糖不等於低糖!

    許多病友都誤以為低升糖(GI)食品就是低糖,以為吃了低升糖血糖就一定達標!其實重點是你吃的量!


    低升糖意思是指其升糖速度,不代表是低糖,它同樣含碳水化合物,同樣要換算的,打個比喻:龍舌蘭糖漿是低升糖指數的,它的GI值只有31左右,這代表它的升糖速度較慢,對胰臟不會造成太大負擔,但它和一般精製糖一樣,每一茶匙含5克糖,換算值是相同的,所以大家不要誤解!



    低GI飲食法則 準媽媽輕鬆拆解「升糖」指數

    懷孕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要讓寶寶在肚子裡健康成長,需加倍留意身體狀況,包括不容忽視的血糖水平,它是非常重要的健康指標,對準媽媽和寶寶的身體都有影響。想要穩定血糖水平,建議做好飲食管理,而低GI飲食便是其中一種方法,助準媽媽輕鬆迎接寶寶誕生。
    不可不知的升糖指數

    GI是Glycemic index的簡稱,亦即升糖指數,用來反映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速度。
    進食高GI食物,會較快被身體吸收,相反低GI食物不但被身體吸收的速度較慢,而且通常膳食纖維的含量豐富,可提升飽腹感,延遲感到飢餓的時間,同時有助穩定血糖。
    智選低GI食物不「慌」糖

    想要管理好血糖水平,可嘗試選吃低GI食物。準媽媽只要懂得選擇,懷孕都可以吃得健康又飽腹!
    除了選吃合適的食物,原來其生熟程度也會影響GI數值,如香蕉愈熟透,其GI值就愈高。此外,烹調時間愈長,或經過多番加工,都會使食物的GI值提高。
    做個「識食」準媽媽

    準媽媽懂得選擇低GI食物,還要配上恰當的烹調方法,兩者相輔相成,以幫助管理血糖。譬如進食單一食物時,選擇低GI類別為宜;即使餐膳包含高GI食物,亦可透過搭配低GI食物,從中取得平衡,幫助控制血糖水平,特別是每餐的蔬菜份量要足夠,因為食物纖維可幫助穩定血糖。至於烹調食物,應採用低油、低脂及蒸、煮、烤等方式,避免高溫、爆炒。另外,選擇奶製品時,GI值只有25的金裝美素佳兒媽咪奶是個不錯的選擇,每天飲用2杯,不但補充營養所需,或有助穩定血糖,同時提升飽腹感,陪伴各位準媽媽健康度過孕期。
     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2088645/%E4%BD%8EGI%E9%A3%B2%E9%A3%9F%E6%B3%95%E5%89%87%20%E6%BA%96%E5%AA%BD%E5%AA%BD%E8%BC%95%E9%AC%86%E6%8B%86%E8%A7%A3%E3%80%8C%E5%8D%87%E7%B3%96%E3%80%8D%E6%8C%87%E6%95%B8?&mtc=10027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