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9日 星期五

轉貼文章 ~ 港大「糖心易測」App助評估糖尿風險 年齡BMI血壓關係發病率

 糖尿病病徵不明顯,不少患者出現併發症才確診。香港大學醫學院發現,以年齡、身高體重指數(BMI)、血壓愈高,推算簡易糖尿病評分(NDS)會愈高,高風險者的糖尿病發病風險,是低風險者的三倍,計算這評分有效篩查隱形糖尿病人,現推出流動應用程式助評估。BMI值不超過24」為主 **台灣**

(資料圖片)

糖尿病病徵並不明顯,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因應這種特性,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利用香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CRISPS)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以年齡、身高、體重和高血壓病史計算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以篩查隱形糖尿病的風險,鼓勵高風險人士及早作出診斷。研究團隊並開發了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方便計算NDS外,用戶亦可以「糖心易測」評估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

簡易糖尿病評分
糖尿病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全球每11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高血糖可對身體多個器官造成損害,導致出現例如糖尿腎、眼和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風)等慢性併發症。糖尿病是本港失明和腎衰竭的主要致病原因;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數倍。可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因病徵不明顯(即隱形糖尿病),往往拖延至併發症出現才被確診。找出高風險人士,鼓勵及早抽血檢驗,令糖尿病現出真身尤其重要。  

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於1995年開展CRISPS,是全港首個探討本地華人心血管及糖尿病風險的全港性研究,並對約2,000名參加者進行了二十年的隨訪,追蹤參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及更新他們的心血管疾病史。研究成果曾發表於《糖尿病調查期刊》、《糖尿病醫療》、《高血壓》、《心血管》和《自然通訊》等期刊。而團隊最近總結了超過二十年的研究數據,訂定有助找出隱形糖尿病的簡易糖尿病評分(NDS),並已在《糖尿病調查期刊》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NDS評分以高血壓、年齡和體重指標構成,如NDS評分達28分或以上(50分為滿分),即屬高風險組別。研究團隊建議高風險人士應驗血檢查有否患糖尿病;即使檢驗結果顯示沒有患上糖尿病,也應定期作出覆檢。至於覆檢需多頻密,團隊建議按NDS評分釐訂:NDS 28至30分可以每3年進行一次檢驗;NDS 31至37分則需要每2年一次檢驗;如果NDS 超過38分則建議每年進行檢驗。研究團隊相信NDS評分是一個簡單易用的篩查工具,有助鼓勵市民定期評估糖尿病的風險,及早作出診斷。

簡易糖尿病評分(NDS)解讀

NDS

隱形糖尿病風險

健康建議

28或以上

  • 28 – 30: 每3年進行一次血液檢驗
  • 31 – 37: 每2年進行一次血液檢驗
  • 38 或以上: 每年進行血液檢驗

28以下

  •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 定期利用「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程式進行風險評估

「糖心易測」流動應用程式
為方便用戶計算NDS,研究團隊推出流動應用程式「糖心易測」。除此之外,程式亦可計算心贜病發/中風和癌症風險。用戶只需跟隨程式指引,輸入有關資料便可計算出疾病風險。「糖心易測」亦會按評分提供健康提示及資訊,例如建議高風險人士作進一步身體檢查;如評分屬較低風險,則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並鼓勵定期透過程式進行風險評估。程式可以於每個智能手機開立最多6個用戶;所有記錄只會離線儲存,用戶亦可隨時回顧自己過往的評分記錄。

「糖心易測」會以中英文版本推出,並同時支援iOS和Android智能電話。即日起可於Apple App Store Google Play Store免費下載使用。

全新一輪全港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港大 ž  新 ž 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 (N-CRISPS)」
此外,由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同時宣佈已展開一項新的全港性研究─「港大 ž 新 ž 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普查(N-CRISPS)」。林小玲教授指出:「在過去二十年,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健康認知水平和整體醫療質素的變化很大。然而,心血管疾病仍是僅次於癌症的都市殺手,在2015及2016年均佔總死亡率的20.2%,現時正需要一項適時的社區研究,為香港市民收集各種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最新流行病學數據。」

N-CRISPS已於2019年12月開展。是次普查研究方法與之前的CRISPS相似,但參加者會較多。N-CRISPS會從政府統計處的登記住戶中隨機抽樣,計劃在四年間合共招募約4,000名參加者。進行免費身體檢查,以檢測有否出現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膽固醇)、貧血或肝腎功能異常的情況,並進行心電圖檢查,以收集相關的數據進行研究,從而了解心臟病、中風及其他相關重要疾病的風險因素於現時香港的流行情況,並有助預防及控制各種在本地常見的疾病。

N-CRISPS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

有關N-CRISPS參加者的招募及相關詳情,可參閱相關網頁(http://ncrisps.hku.hk/wp)及Facebook 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HKUNCrisps) 。

關於研究團隊
是項香港華人糖尿病風險預測的研究,主要研究人員包括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楊紫芝基金教授(內分泌及代謝學)及生物醫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臨床主任林小玲教授、內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胡裕初醫生及臨床助理教授李智豪醫生。

鳴謝
CRISPS在過去二十年曾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研究資助局及私人捐款資助。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

**市民以智能手機下載有關程式後,輸入性別、出生年份、身高、體重及血壓,系統便能計算其患上糖尿病的風險。程式亦會按評分提供健康資訊,如飲食及運動建議

 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21734.html


                                        【糖尿病】可以逆轉嗎? 教你怎樣改善糖尿病

中央肥胖增糖尿病風險 營養師教你轉化白色脂肪為棕色脂肪(附減重控糖4大重點)

肥胖與患上二型糖尿病息息相關,不少人以為自己體重在正常範圍,體重指標(BMI)沒有超標便等同於健康,但其實腹部積聚過量的內臟脂肪,構成中央肥胖問題,即使BMI在正常水平,仍會有較高風險患上二型糖尿病。註冊營養師指出,要解決中央肥胖問題,關鍵在於將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透過恆常運動及改善飲食習慣能有助脂肪轉化,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BMI正常不代表無中央肥胖 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養和醫院註冊營養師莫穎姍表示,體重指標(BMI)的計算方法是將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若超出正常範圍,例如BMI超出22.9即屬過重,而超出24.9更屬肥胖,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亦會更高。

BMI計算方程式:

體重(公斤)/(身高(米)²

 BMI分析:

體重指標(kg/m2       體重分析          糖尿病風險

<18.5        過瘦         

18.5-22.9 正常          普通

23-24.9     過重          較高

25-29.9     肥胖(中度)         

>30  肥胖(嚴重)          很高

 

大肚腩皆因腹部積聚過量內臟脂肪

然而,不少人的BMI雖然在正常範圍,但腹部卻積聚過量內臟脂肪,形成俗稱「大肚腩」的中央肥胖問題,如果亞洲男性的腰圍大於90cm;女性大於80cm,便已屬中央肥胖。莫穎姍補充,長期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以及過量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容易積聚內臟脂肪,當內臟脂肪積聚得愈多,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會愈高。她解釋,內臟脂肪會製造一些荷爾蒙或物質,減少胰島素的製造,以及影響胰島素的效用,當出現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血糖水平便會長期高企,久而久之演變成二型糖尿病。

棕色脂肪提升胰島素敏感度

有研究發現,脂肪可分為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se fat)及棕色脂肪組織(brown adipose fat),前者主要是維持體內脂肪的平衡,儲存過量的脂肪及糖分,多儲存作內臟脂肪;後者則有助控制飽足感、維持體溫及提升胰島素敏感度,因此人體的棕色脂肪能對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有幫助。

減重控制血糖助降患糖尿病風險

莫穎姍指出,要解決中央肥胖問題,同時減低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減重是有效的方法。有研究指出,恆常運動可將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有助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減低患上糖尿病風險;此外,改善飲食習慣亦十分重要。如已患有糖尿病的人士,可定期量度餐後2小時的血糖水平,以了解進食不同類型碳水化合物或其他食物對血糖的影響,從而調整進食量及種類。而對已屬過重或肥胖的人士,莫穎姍有以下建議,有助減重之餘,對控制血糖亦有幫助:

・可量度及了解自己的BMI及腰圍,訂立合理的長遠目標(例如約3-6個月),並再分拆成小目標(例如每月減重3-4公斤)來進行減重計劃。

・透過飲食及運動減重,包括每天在飲食方面減少熱量攝取或以運動增加熱量消耗約500-750卡路里,目標是減去原有體重的5%-7%,而最重要是將改變轉成生活習慣,有助減低減重後體重反彈的風險。

・避免高糖/高脂下午茶,可考慮以適量的水果或高鈣、低糖、低脂的牛奶或豆奶代替。

・記錄每天飲食及分量並定期檢討、作出改善,飲食需要個人化才能持之而行。

https://health.mingpao.com/%e4%b8%ad%e5%a4%ae%e8%82%a5%e8%83%96%e5%a2%9e%e7%b3%96%e5%b0%bf%e7%97%85%e9%a2%a8%e9%9a%aa-%e7%87%9f%e9%a4%8a%e5%b8%ab%e6%95%99%e4%bd%a0%e8%bd%89%e5%8c%96%e7%99%bd%e8%89%b2%e8%84%82%e8%82%aa%e7%82%ba/

港約30%成年人屬肥胖 BMI 30或以上 浸大研究:識別肥胖者「不知飽」機制 助傳飽肚信號控體重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浸大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抑制一種名為「MT1-MMP」(膜1型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蛋白水解酶,可使腦神經元GFRAL與賀爾蒙GDF15順利結合,適時傳送飽腹感信號,避免人進食過量,達到減重效果。團隊稱,MT1-MMP可作為潛在的治療標靶,開發治療肥胖症的創新藥物。

BMI 30或以上屬肥胖 浸大識別「不知飽」機制助減重

肥胖的人不知不覺愈吃愈多,源於他們「不知飽」,缺乏飽腹感。浸大中醫藥學院教學研究部助理教授王凱亮稱,體重指數(BMI)30或以上屬肥胖,本港有近30%成年人肥胖、20%超重,而現時抗肥胖症藥物不外乎讓人減少進食、增加飽腹感等。他與中醫藥學院臨牀部主任、曾肇添中醫藥臨牀研究教授卞兆祥,識別了一種名為MT1-MMP的蛋白水解酶,在大腦發出飽腹感信號機制中,具調節作用(見圖)。

【減肥】港約30%成年人屬肥胖 BMI 30或以上 浸大研究:識別肥胖者「不知飽」機制 助傳飽肚信號控體重

肥胖者多有MT1-MMP 抑制該種蛋白酶 助傳飽肚信號

團隊以小鼠模型實驗,包括缺少MT1-MMP的小鼠、屬對照組的普通小鼠,牠們進食高脂肪食物後,前者食量少10%、增重低50%,印證缺乏MT1-MMP可避免小鼠進食高脂食物後致胖。團隊進一步做動物模型和培植細胞的分子生物學實驗,發現背後原因是MT1-MMP把GFRAL從腦神經元的表面「剪斷」,阻止了GDF15與GFRAL結合,減少發出飽腹感信號,令人「不知飽」。

肥胖人士多有慢性發炎 炎症下MT1-MMP增

王凱亮表示,大部分肥胖的人都有MT1-MMP,因他們大多都有慢性發炎,而MT1-MMP是在炎症情况下增加;由於是身體產生,無關日常食物攝取。他又稱,以藥物抑制MT1-MMP,是研發能有效治療肥胖症藥物的可行策略。團隊未來會以猴子做實驗,計劃日後於人體臨牀研究。

除了浸大,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港大、中大、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以及赫爾辛基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Nature Metabolism,並獲多份有影響力的科學期刊挑選為重點研究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