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

轉貼文章 ~ 走路、慢跑、游泳都是有氧運動!只要遵守3個原則,跑對時間還能降血糖、血脂

** 運動前最好先進行5∼10分鐘的暖身,然後是20∼60分鐘的運動,最後以5∼10分鐘的緩和讓運動慢慢停下

運動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使細胞有效處理血糖。運動不但可以維持理想體重,改善心臟血管功能,還能降低三酸甘油酯及總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降低血管硬化的機率。運動更能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減少血管阻塞。

有氧運動→穩定血糖+降血脂

運動分為有氧及無氧。

有氧運動一般為較溫和的運動,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的能量,可完全經過氧化來供給,例如走路、慢跑、打太極拳、游泳、慢騎自行車等。

無氧運動是劇烈的運動,由於瞬間耗費能量很大,運動過程中肌肉收縮的能量,需經過無氧代謝過程來產生,如舉重、百米賽跑、槓鈴。糖尿病患者應該進行的是有氧運動,對血糖與血脂較有益處。

建議採用「333原則」,即一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30分鐘、心跳速率達到每分鐘100∼130下為原則,其中心跳速率視年紀及身體狀況作調整。

每天的運動時間也可分成幾段進行,每次10分鐘,一天做3∼5次,也可達到效果。

運動最佳時間:飯後1~3小時

運動最好是飯後1∼3小時之間,並避開藥效尖峰時間。如果有清晨運動的習慣,最好吃過早餐後1小時再去。

此外,避免在晚餐後進行激烈運動,否則半夜可能會發生低血糖的症狀。

運動三階段:暖身、運動、緩和

完整的運動分為三階段:暖身、運動、緩和,以避免肌肉、心臟、血管負擔過重。

運動前最好先進行5∼10分鐘的暖身,然後是20∼60分鐘的運動,最後以5∼10分鐘的緩和讓運動慢慢停下來。

切記不要突然開始,也不要突然結束。

 作者簡介:何一成 醫師

研究:日行7500步降死亡率最多

每天要走一萬步?國際研究走「7500步」就有效

適當的活動對健康而言至關重要。一項廣為人知的運動標準是,每天走路10,000步能幫助身體健康。醫學界和營養學界也多有提倡,如果每天運動量不夠,可以選擇改變通勤模式,或是提早一站下車走路。走路不啻是最簡易有效的養生方法,然而,是否真的需要走到每天10,000步才有效?每天走路量的多寡是否真會影響死亡率?新的國際研究表明,也許並不需要走到每天1萬步,但走路確實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ScienceDaily》、《WebMD》等權威媒體報載,發表在國際期刊《JAMA》的一項新研究數據指出,每天走路達4,400步的女性,平均可降低41%的死亡風險,走路的健康效益確實會隨步數增加而升高,但超過7,500步以上,死亡率下降的現象就沒有明顯變化。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I-Min Lee 指出,這次統計結果顯示,多走路、多活動對身體有益的說法雖是老生常談但明顯有效,即便每天只是多走一些路,也能對健康產生幫助。

該研究追蹤了近17千名平均72歲的高年女性,利用佩戴於臀部的計步裝置,觀測連續四年的身體變化狀況。期間有504名女性死亡,統計發現每天只走2,700步的女性死亡率最高,一旦每日平均步數達到4,400步,就能減少41%的死亡風險。在受試者中,運動量達到每天行走8,500步的女性,死亡風險降低了58%,但每天只行走7,500的這一組女性,也獲得了同等效果。

日行一萬步容易壓力大 從每周多走1000步開始

該研究也排除了患有心臟病、癌症、糖尿病或自評健康狀況極端值的樣本,以求確保最有效因果關聯性。實驗結果證明,包括走路在內的身體活動,都能對影響短期生理狀態的理學數值有正面助益,如血壓、血糖、血脂、胰島素水平、慢性發炎指標等等。

每天走1萬步可以改善健康的觀念源起並不明確,有說法認為是從1960年代日本銷售的計步器而來,該產品的日文名稱直截了當地就是「一萬步」。對不少人而言,每天走路10,000步不但遙不可及,還容易造成心理壓力。I-Min Lee 教授建議高齡民眾,增加身體活動量並不代表必須定時健身房報到,試著將車停在離工作地點稍遠處,或多走樓梯、看電視進廣告時起來走動,甚至與小孩玩耍或溜狗,都有增加運動量的效果。專家建議,可以從每周、每月增加步行1000步開始,慢慢達到走路運動量目標,會是比較可行的步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