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轉貼文章 ~ 選擇「低升糖」食物 輕鬆控糖從三餐著手

西方俗諺,「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可見飲食對個人健康的重要。三高成為現代人常見的毛病,和飲食不當有很大關係。
     到底該怎麼吃,才能更健康?是每個人都該關心的課題,尤其是已有三高症狀的民眾,醫師耳提面命提醒:飲食要低糖、不要吃太油、不要吃太鹹。但患者是否真的了解什麼是低糖?自己每天可以吃進多少油和鹽呢?

控制血糖 從三餐開始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也是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院長杜思德說,民眾對醫師交代的飲食常常感到困惑,例如,一碗白飯,加了肉片、一個雞蛋,再加點油,做成一盤蛋炒飯,到底吃下多少蛋白質、醣類和脂肪?能否改善三高?
     為了讓民眾對日常飲食更有概念,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年7月出版全台第一本針對國人飲食習慣設計的《低GI食譜》,讓糖友可以輕鬆準備三餐菜單,多元搭配,吃得均衡又健康。
     「食物是影響飯後血糖的關鍵,高血糖的民眾可以嘗試低GI飲食,」杜思德說,不少高齡糖尿病人常陷入錯誤飲食的迷思,以致影響控糖效果。
     尤其老人家牙口不好,偏好容易消化、軟爛的食物,例如鹹粥、麵線糊、羹類、濃湯等;但勾芡後的食物,油、鹽、糖都較高。他在彰化有位病人,早餐竟然吃十個軟軟的麻糬,以為沒吃飯沒關係,血糖一下子就飆到300mg/dL。
     其次,杜思德說,很多老人家也因擔心血糖高,長期忌口或者吃素,甚至以為吃飽就好,常忽略均衡營養,但75歲以上長者不能太瘦,否則肌肉會無力,也容易跌倒。
     低GI飲食就是要讓糖友穩定控制血糖,而且從三餐開始。
     這本字體放大的食譜,厚達400多頁,適合放在家裡,時時翻閱,相當實用。書中共設計了180道菜餚,分為中、西式早餐、米食和非米食午晚餐等四大類,三餐熱量設定為400、500、600大卡。由於契合民眾需求,上市不到一個月,就銷售一空。

低升糖食物 易有飽足感


     負責編輯的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解釋,GI(Glycemic Index)係指食物的升糖指數,這表示人體吃進含醣食物後,血糖上升速度的快慢。
     如果食物中的醣類消化吸收愈快,血糖上升也就會愈快,身體就要釋放愈多胰島素,長久下來,細胞處於高血糖之下,會造成肥胖,導致細胞發炎,還會形成糖尿病,造成心血管和神經病變。
     反之,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讓身體吸收速度較慢,血糖上升得慢,短時間內不感到飢餓,吃下的食物就比較少,不會囤積過多脂肪。
     回溯上個世紀,國際醫界以食用100公克葡萄糖,兩小時之後的血糖值為標準,制定GI值為100;再與其他食物在食用兩小時後的血糖變化比較,訂定其升糖指數。
     基本上,GI值低於55者,屬於低GI食物;大於70者,為高GI食物。大致說來,看得出食物原型者,多是低GI食物,例如糙米、蔬菜。
     許碧惠說,大致說來,沒有多重加工的食物需要較多時間消化,屬於低升糖食物,血糖上升較慢,比較容易有飽足感,例如五穀根莖、蔬菜類。高升糖食物則以精緻食物居多,在加工過程中,去除纖維,例如白麵包、白飯、糕餅。
     在食物中,如果含有蔗糖或葡萄糖較多,或精煉澱粉多的,便是高升糖食物;而纖維成分高的食物則是低升糖食物,可以降低血糖。
     值得注意的是,低升糖食物不等於低熱量。假使高血糖民眾,或者糖尿病人想藉此減重,必須要先知道自己一天該吃多少熱量,再從中選擇低升糖、低熱量的食物。
     全民健康基金會分析,就像低卡洛里汽水,雖然熱量低,卻未必有益健康,低升糖食物也是如此,要注意它的熱量。以炸洋芋片為例,消化時間較長,雖屬於低升糖食物,但吃多了,脂肪攝取也會過量。而花生、腰果也是低升糖,但因為熱量高,多吃就會肥胖。

烹調方式會影響升糖指數


     食物林林總總,應該如何辨別其升糖指數,屬於高、中、低類別呢?
     「食物所含的澱粉,消化難易是一項指標,」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燕華表示。
     以甜甜圈為例,屬於單糖食物,會很快被身體吸收,就是高升糖指數。而糙米的澱粉需要較長時間消化,血糖上升速度較慢,屬於低升糖食物。
     其次,可觀察食物型態。她說,和塊狀食物相比,切碎的食物體積小,較易吸收,升糖指數就高。以水果為例,喝果汁不如吃水果,因為果汁已將果肉攪碎,會使血糖快速上升。
     纖維量多寡,也會影響食物的升糖指數。例如,全麥麵包的纖維量比白麵包高,就是屬於低升糖食物。
     此外,烹調方式也會改變食物的升糖指數。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說,由於澱粉加熱糊化之後,容易消化,升糖指數會增加,因此吃稀飯不如用湯泡飯。煮麵時,熟了就要撈起,不要愈煮愈爛,血糖才不會快速上升。
     陳燕華還說,米飯炒過之後,澱粉老化,升糖指數會降低;但是,炒飯添加的油,會增加熱量,如果能搭配蔬菜,會有飽足感,血糖上升得慢,也能夠避免飲食過量。
     「吃太多是現代人肥胖的原因之一!」許碧惠分析,一般而言,一公斤體重約需要30卡熱量,換算一個60公斤的人,一天需要1800卡。然而,社會富裕,食物選擇眾多,高升糖、高熱量食物隨手可得,身處致胖環境,三高也就尾隨現代人的生活。

控制熱量 基本營養也不可缺


     她認為,高血糖飲食不可忽略基本營養素,醣類要占熱量的一半,蛋白質占兩成,脂肪要有三成,每1000卡的熱量要有14公克纖維質。
     如何知道吃下的纖維質是否足夠?
     許碧惠說,每一餐烹煮200公克以上的葉菜,或是煮熟之後,要能夠裝滿一個小碗,一天至少要吃一碗半,才有足夠的纖維。若是花椰菜、蘿蔔、瓜類,一天就要吃上三碗,並且不加油蔥或肉燥,以降低熱量。
     至於常常在外的外食族又該怎麼選擇低升糖食物呢?
     許碧惠表示,除了觀察熱量標示,可以多買蔬菜,以超商為例,一盒218克的鮭魚飯搭配250克的關東煮蔬菜,可以攝取4公克的膳食纖維。

【預防糖尿病 飲食五大原則】


     1.每日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選擇低GI健康飲食。
     2.少吃精緻糖類或澱粉含量高的食物。
     3.多選用含纖維質食 物,如五穀類、豆類、蔬菜,及適量的水果,延緩飯後血糖上升。
     4.每天三餐定時定量,並且根據需要添加點心。按照固定時間進食有助於控制飢餓感,以防下一餐吃得過多。
     5.烹調原則低油、低鹽、低糖,少糖醋、勾芡,以降低油、糖的攝取。
https://health.gvm.com.tw/Boardcontent_31918.html

最可怕三大殺手級澱粉

(本文作者:齋藤糧三,日本機能性醫學研究所所長)

大量攝取醣分,容易發胖
食物中的醣分,進入人體後會分解成「葡萄糖」。我們稱血液中的葡萄糖為「血糖」,血糖的濃度則稱為「血糖值」。葡萄糖太多,也就是濃度太高的狀態,就稱為「血糖值過高」。人體所有細胞都能利用葡萄糖,所以葡萄糖總是跟隨血液四處移動,人體也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血糖值。

胰臟的蘭氏小島會分泌「胰島素」,幫助我們保持一定的血糖值。胰島素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地慢慢分泌,在血液中促進細胞吸收血糖。這就是胰島素的「基礎分泌」。

攝取醣分會一口氣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導致血糖值上升。胰島素必須增加分泌量,來降低血糖值。這樣的現象稱為「追加分泌」。血糖持續居高不下,血液的滲透壓上升會有致死的風險。人體察覺危險,就會一直追加胰島素。

胰島素追加分泌後,葡萄糖迅速被細胞吸收,血糖值就回歸正常了。被細胞吸收到體內的葡萄糖,多半是肌肉或大腦的活動能源。倘若所有攝取的醣分都被處理消耗了,那當然沒什麼問題,但通常都是消耗不完的。

多餘的葡萄糖無處可用,人體又不願意浪費,於是就送往專門儲藏的部位。這個儲藏的部位,正是脂肪細胞!多餘的葡萄糖變成了脂肪,全部存進了脂肪細胞裡。

後來大家調侃這種人體機制,胰島素也被戲稱為「肥胖荷爾蒙」。當人體幸運吸收到醣分高的食物,胰島素會使醣分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如此一來在沒有食物的時候,累積的脂肪即可拿來當作能量,度過難關。這就是我們的基因。

(白飯是許多東方人的主食,但大量食用白飯導致過多的醣份,將對身體造成莫大負擔。)

最危險的醣分,即白飯、吐司、甜食
有一件事千萬不要忘記,會導致血糖上升的只有醣分而已。吃下高卡路里的食物,只要不含醣分,血糖就不會上升,胰島素也不至於追加分泌。

攝取脂肪、蛋白質與肥胖沒有直接關聯,因為促進脂肪累積的胰島素並未增加。看到這裡,相信讀者已瞭解吃肉或脂肪也不會胖的理由了。接下來,我再逐步告訴各位醣分是多麼不必要的物質吧。

醣分中最糟的物質,莫過於精製糖。亦即白飯、吐司,或甜食、飲料中的白砂糖,那是最危險的物質。即使分量不多,吸收的速度也非常快。

一整碗的白飯,食用時雖不像砂糖一樣甘甜,但終究跟方糖沒兩樣。在經過消化器官後,白飯跟方糖一樣會轉變成葡萄糖,造成血糖劇烈上升。血糖值一口氣暴增後,受到驚嚇的人體便加快釋放胰島素,迅速降低血糖值。

每當這種雲霄飛車式的下降發生,體內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就會特別亢奮。所謂的交感神經,是戰鬥時優先啟動的部位,會拉高血糖以備戰鬥,收縮身體末梢的微血管。遍佈末梢血管的手腳冰冷,可能也是由此引起的。

此外,血糖值的劇烈升降,也會增加活性氧。研究發現活性氧有增加罹癌率的風險,必須特別留意。

近年來,「糖化」是很受重視的問題。這也是只要血糖值飆高,就容易引起的症狀。糖化是指體內的蛋白質和過剩的醣分,受體溫影響交互作用,產生出俗稱最終糖化蛋白的惡性物質。

糖化的蛋白質失去了原本的機能,變成了最終糖化蛋白,導致活性氧增加,是動脈硬化、白內障、以及各種老化的肇因。且一旦生成最終糖化蛋白,便很難排出體外。


最重要的是,別讓血糖劇烈變動,也不要讓胰島素追加分泌。因此,唯有盡量避免攝取醣分,才能維持健康。
(本文摘自《讓體脂肪及癌細胞消失的生酮飲食:只要多吃好肉及大量蔬菜、菇類,讓體內生酮,再難治的病都有康復機會》,由采實文化授權每日健康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自:stu_spivack/flickr
http://healthylives.tw/article/8583?uid=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