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轉貼文章 ~ 【止凡:升市中觀感突變(一)滙控與建行】

近期股市高位,觀察到一些有趣印象,就是同一隻股票,同一家公司,股民或資金對它的觀感突然有180度轉變,故引用例子來討論一下。
先談滙控(00005.HK),相信大家還記得它自金融海嘯出事後股價一直低迷,低迷期之中也有高有低,就早三兩年,它就經歷了谷底。
當時有不少對滙控不利的消息,包括低息、息差收窄、資金氾濫時它的優勢出不來、狂被監管機構罰款,還有巴塞爾協定將會提高標準。差不多壞消息集於一身,經歷漫長的股價低潮,還說買滙控會被人笑。
不過,這幾個月出現不少好消息,例如憧憬加息週期有望把息差拉闊,將會有利一眾銀行股,還有熱錢南下,滙控成為追捧對象之一,資金湧至,北水焦點有運行了。看見不少推介現在是買入滙控的時候,因為它將會受惠今次升浪。
前者不利消息纏身,後者全城追捧,作為投資者,定必買入後者而避開前者吧,對不?難道投資者不是買「會升的」,而是買「會跌的」嗎?
前者與後者也是同一家公司,基本面沒多大改變,大概只是大環境的變化。前者股價是40多元,後者股價是80多元,我反而想買前者,想賣後者。
另一隻是建行(00939.HK),這三兩年光景特別大對比。股價經歷頗長的低迷,一直估值不高(其實如今也不算太高),主因眾所周知的問題,包括壞帳、假數、中國債務水平嚴重、增長減慢、中國經濟硬著陸等,一眾內銀賺多少也是阿爺控制,國家機器,想飛也飛不起,不是基金大戶竉兒。
近期的建行似變了另一家公司似的,搖身一變成為資金熱追的對象。報道提出不少理據,包括加息令息差拉闊、北水南下追捧、中央降準、估值夠平、息率吸引、中國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與GDP(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分析指內地經濟明顯有好轉,內銀是首先受惠的一群。
突然之間,壞帳問題無人提,假數問題無人提,國家機器無人理,其增長仍未有從前般強勁,但中國經濟問題好似消失了。
同樣一家建行,在前者壞消息不斷時,你會買嗎?到後者開始變成基金大戶竉兒,才是追逐對象嗎?大眾對投資理念又會是買「會升的」吧。
前者股價是4元多,後者股價卻是9元多了,計一計,這是一個兩年賺一倍的機會,還未計股息。若倒轉來操作,4元多沽,9元多追買,我不清楚這些追潮、趁勢的理念如何可令投資者累積財富。
趁勢、找勢頭、追熱錢、買「會升的」,這都是投資方法之一,但細心一點看,出來的結果是低買高賣,還是高買低賣,則要好好探討。依這些概念作投資,從以上的例子中多會選擇投資後者的股票公司,於2015、2016年更不會買股票,今天則會走來買股。
追潮這個操作頗危險,危險在自己危險也不知道,買貴貨還以為自己精明,今天積極考慮入市,問一眾blogger應買什麼股票的網友,在2015、2016年時有否問過這問題?有否想過買股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