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轉貼文章 ~ 糖尿病和焦慮症的惡性循環

Eddie最近驗身的時候發現血糖過高,見過內分泌科醫生之後,確認是患上糖尿病第二型。Eddie只有三十多歲,所以當得悉自己患有糖尿病後,一方面覺得難以接受,沒想過那麼年輕就患有糖尿病,另一方面其母是因為糖尿病併發症去世,故他特別擔心自己的病情會否惡化。幸好Eddie是個有規律的人,糖尿科醫生要求他減肥,遵從營養師的餐單,他大致上都有遵守,有時家人甚至覺得他過度節食。

因為擔心血糖過高,所以很多東西Eddie都不敢吃。最麻煩的是,醫生要求他每天起床和飯前飯後「拮手指」量度血糖水平,本來醫生是希望瞭解他進食後身體血糖的反應,卻變成Eddie每天的7個「考試」,每次當「拮手指」發現血糖稍稍偏高,他就大為緊張。大概在開始「拮手指」後的兩星期,Eddie就睡不着,或不能熟睡,早上醒來時像沒睡過一樣,白天覺得很緊張,繃得不能放鬆,腦裏總是想着跟糖尿病有關的事情。他一天到晚在網上搜尋和糖尿病有關的資料,憂慮10年甚至20年後的經濟問題,最麻煩的是他因為極端焦慮而無胃口。雖則越吃越少,他的血糖卻越來越高,有時即使吃得很少,血糖也超標。就連他自己也發現,每次上網翻查資料後,他的心情就超緊張、超害怕,就算不吃東西,血糖也差不多過界。


糖尿科醫生眼見Eddie的血糖越來越難控制,幾經辛苦才能說服他見精神科醫生,但那時Eddie已發覺,心裏雖明白情緒會影響血糖水平,但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焦慮,故醫生要處方鬆弛神經的血清素和鎮靜劑,才能把焦慮情緒控制過來。當他的焦慮情緒消失後,糖尿指數才慢慢穩定下來。


其實,不單糖尿病和焦慮會演變成一個惡性循環,不少疾病都跟焦慮情緒有關,焦慮的情緒會令病情惡化,而病情惡化以後又會引起更多的情緒反應,帶來更多的焦慮。有時在適當的時候用心理或是藥物的手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才可防止病情惡化下去,為治療打開一個新局面。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0/199233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