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轉貼文章 ~ 糞便潛血沒事 不保證沒腸癌

●一名中年婦女,父親十年前罹患大腸癌,因此她每年都會做糞便潛血檢查,但都是陰性,直到日前檢查竟出現陽性,加上小姑近期發現罹患大腸癌,憂心的夫妻倆一起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太太右側大腸癌第二期;丈夫則是右側有大腸息肉,為絨毛性腺瘤,一家人難逃腸癌陰影。
收治上述病例的台北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邱展賢指出,癌前病變或早期大腸直腸癌幾乎無症狀,需接受篩檢才能發現。
邱展賢說,一般情形下,父母、兄弟姊妹等若罹患腸癌,本身也罹癌的機率高達七分之一;而以該對夫妻的狀況,先生需定期追蹤以防癌化,而太太則已在某醫學中心接受手術治療,目前仍在復原階段。
至於為何多年檢查陰性,一檢出陽性,就是腸癌第二期?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賴基銘解釋,大腸息肉出血是間歇性,若是糞便潛血採集範圍不夠大或息肉沒有出血,都可能造成「假陰性」狀況,建議應連續三天採集。
邱展賢說,大腸直腸癌常見症狀包含排便習慣改變,如排便次數增加,大便形狀變細小;有腹瀉、便秘、或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大便內有血(呈鮮紅色或暗紅色);腹部感覺不適,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持續的疲倦感、嘔吐、貧血等。
對於高危險族群沒有症狀者,邱展賢建議年過40歲應尋求醫師進行風險評估,有家族史者應安排一次大腸鏡檢查,沒有息肉者,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追蹤三至五年皆為陰性,建議再做大腸鏡檢查,至少十年內應檢查一次;其他高危險族群如曾有慢性大腸炎、肥胖、排便有血絲者,應定期就醫評估是否需做大腸鏡檢查。
賴基銘說,平時應注意飲食,多吃蔬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運動習慣及體重控制,定期接受篩檢也很重要。大腸直腸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應每一至兩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當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江慧珺)
★腸癌6危險因子
1.有家族或遺傳性因素,如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等,父母、兄弟姊妹中患有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
2.有腺瘤型息肉的病史。
3.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
4.經常吃紅肉、高油脂食物。
5.平時少運動、肥胖,或有吸菸、喝酒者。
6.年齡愈大風險愈高,50歲之後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
(資料來源:邱展賢醫師)
http://www.worldjournal.com/4870152/article-%E7%B3%9E%E4%BE%BF%E6%BD%9B%E8%A1%80%E6%B2%92%E4%BA%8B-%E4%B8%8D%E4%BF%9D%E8%AD%89%E6%B2%92%E8%85%B8%E7%99%8C/?ref=%E9%86%AB%E8%97%A5


「便祕」、「痔瘡」、「大腸癌」怎麼分?這四種「大便形狀」是腫瘤警訊!



便祕三月竟被驗出罹癌
根據聯合報3月21號報導,一名53歲的翁先生便秘三個月後併發腰痛,痛到無法坐躺就醫後,被發現罹患細胞癌。實際上,「便秘」一直被認為與癌症的發作有關,由其國人好發率最高的大腸直腸癌,多是由於糞便屯積於腸道中所產生的大腸瘜肉發炎病變所致。

便祕是全身性疾病預兆
幾乎人人都曾經有握「便祕」的經驗,其實消化與排泄與身體第一等大事,便祕往往也是全身性疾病的潛在預兆。根據微信公眾號《 BTV我是大醫生官微》的報導中,醫學上將一周排便少於兩次,且大便乾硬、過程吃力稱為「便祕」,持續兩個月以上就屬於「慢性便秘」。

引發便秘的四大原因
1.生活作息:工作勞累、飲食不規律,飲水過少
2.腸道益菌:新生兒腸道益生菌佔90%,中高年人腸道益生菌量會遞減至10%。
3.血壓變化:低血壓、貧血、心率異常的人容易出現腸道功能弱化,另外服用降壓藥也易產生慢傳輸性的「蝸牛型便祕」。
4.其他疾病:肝臟、腎臟病,或濫用抗生素都會引起腸道菌叢失調,從而減少腸道活力。

食物中的細菌、代謝過程的廢棄物質共同構成了糞便,其中80%是細菌,若長時間不將這些物質排出,就會導致腸道菌叢失調,引發發炎甚至是惡性腫瘤病變。

便祕、便血時,這種糞便最危險
特別要注意的是,過年齡超過40歲以上,突然發生便血、腹痛、大便便形,就要注意可能有腸道腫瘤,特別是細長型大便、扁型大便、扁形大便、溝槽型大便這四種型狀。除此之外,便祕還可能引發各種疾病:

1.痔瘡肛裂
便秘也是痔瘡、肛裂的主因,乾硬的糞便會傷害肛門周圍的皮膚黏膜,加重靜脈血流的回流困難,久之即引起肛裂和痔瘡。
2.老年癡呆症
另外較少人注意到的是,便秘可能和老年癡呆症(阿茲海默症)有關:人體分解蛋白質所產生的糞臭素若不排出體外,即會增加老年癡呆症的風險。
3.乳癌
另外,便秘也可能引發卵巢激素分泌失調,進而升高雌激素,刺激乳腺組織,增加乳癌風險,根據美國加州調查顯示,便秘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多出五倍。

三步驟改善腸道環境
腸道中的細菌超過1000種,分為有益菌、中性菌、有害菌三種,當有害菌數量過多時,就會引發便秘、腹瀉甚至腸癌。

體魄強健的人體腸道益生菌可達70%,普通人則在25%左右,便祕者可能只有15%,癌症患者的腸道中則只有10%。
1.多吃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酸菜、泡菜、椰汁牛奶、納豆、希臘酸奶、味增、克瓦斯(發酵黑麥汁)、紅茶菌、生乳酪、:克菲爾(牛奶酒)。

2.多吃含有「益生素」(寡醣)的食物幫助吸收:豆類、洋蔥、大蒜、牛蒡

3.多吃蔬果吸收膳食纖維,改善腸道菌相。
特別要提醒民眾,平日裡若已經吃了富含蛋白質的魚、蛋、魚等類,盡量不要再大量補充乳酸菌(優酪乳),反而是多吃含有益生素和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才對腸道改善有更大效果喔。

參考資料:BTV我是大医生官微

封面圖片出自:keywordsuggest
http://healthylives.tw/article/4740



| 日期:2017-03-23| 責任編輯:郭家和|






肚谷谷,排便難,困擾不少都市人。有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解釋「少飲水、少吃蔬果」影響腸道水份含量,是導致問題主因。另有中醫師指隔日才排便已算便秘,若長期便秘更會引致口臭、皮膚變差,及增加暗瘡和濕疹發作機會。想每日「鬆一鬆」,便要學識以下三招!

1. 飲夠水 高纖食物潤腸

中大醫學院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教授指,都市人飲水不足,攝取蔬果纖維少,都會誘發便秘︰「建議每日最少飲兩公斤或以上的水,增加腸道水份。蘆薈、木瓜等水溶纖維含量較豐富的植物,有潤腸作用;麥麩食品則含豐富非水溶性纖維,可吸附大量水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但他指出,食用益生菌的效用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或僅對某類人的腸道菌群結構有效,但暫時尚未有明確定論。「可不妨一試,但若吃後無效,就不值得再花錢買。」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建議,便秘患者宜食用合桃糊或火麻仁糖水︰「但要注意火麻仁偏涼,不宜常服,最多兩周一次,不然會愈飲愈衰,引起手腳冰涼及易頭暈等副作用;若有暗瘡、口瘡或常流鼻血則避免食合桃糊。」他提醒,飲蜂蜜雖然對便秘有效,但現時蜂蜜的來源已「不夠靚」,不建議長期服用。而香蕉較濕,每周只宜吃一隻。奇異果雖然纖維多,但也偏涼,建議每日最多1個,及在飯後食用。紅菜頭汁亦極涼,建議每23周才飲一杯。

2. 郁多啲 腰部運動最好

陳俊傑指,便秘最常見成因是缺乏運動,建議多做腰部運動,如玩呼啦圈、起臥坐及扭腰等︰「建議運動前半小時,宜先喝半杯暖水,效果會更加理想。」他笑言,做腰部運動間接能為腸道按摩,刺激腸部蠕動。「有女生為減肥,每晚做20次起臥坐,第二朝已有便便。」

至於按摩天樞穴、支溝穴等穴位是否有效?陳謂在相關穴位作針灸確有成效︰「針灸後最快半小時會有便意,但若僅用手指按摩穴位,效果不會太穩定,勿抱太大期望。」

3. 蹲代坐 減少排便阻力

對於網上傳聞現代座廁設計以「坐代蹲」,其實不利排便。胡志遠教授指,由解剖學度分析,直腸及肛門間有肌肉牽扯,若以蹲姿如廁可放鬆相關肌肉,排便時角度可進一步拉直,減少排便阻力。「對有便秘、肛門肌肉功能失調者,蹲姿確有助改善排便。」

但他強調,如廁姿態與排便暢通間的關係,要視乎個人習慣而論。「若自細已用座廁,基本上蹲着或用座廁對排便影響分別不太大。」


記者︰脫芷晴


排便不正常 勿吃太鹹多慢跑


排便時,可有留意是條狀還是粒狀?原來大便形態可看出你有幾健康!據中醫師臨床估計,因排便困難求診的病人中,多達半數人的大便屬不正常,即粒狀、爛便或水狀便等。西醫則指,不正常排便亦是便秘的一種,或跟壓力、飲食習慣有關,提醒患者少吃太鹹食物,多慢跑幫助腸道蠕動。
每周少於3次 非軟條狀皆不正常
大便的形態、顏色、氣味,甚至是排便的次數,都會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中大醫學院何善衡腸胃健康中心主任胡志遠教授表示,根據外國研究,每周排便3次或每天3次內均屬正常,相反,若每周少於3次或一天排便多於3次,會被視為不正常。
他說,本港約在10年前曾進行大型社區研究,當時有60萬港人患有不同程度便秘問題,「如大便形態不是軟條狀、排便次數少、次數正常但時間長、排便後仍有便意或很用力才可排便等」。
註冊中醫師陳圳堅指,大便形態大致分4類,包括軟條狀、粒狀、爛便及水狀便,除第一類外,其餘均屬不正常的情況,「因排便困難求診的病人中,多達半數人的大便不正常。」他分析,或跟港人愛吃刺身、凍飲、燒烤、火鍋等飲食習慣有關。
壓力飲食習慣 影響腸道蠕動
胡志遠教授說,不少便秘患者均屬隱性病人,「有苦自己知」,多數患者受壓力、飲食習慣影響腸道蠕動,經常覺得腹部「谷住谷住」、生活質素受影響、即使吃很多蔬果都未能解決問題,或有人的胃口轉差。他說,患者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有便秘,即使知道,「只會自己買藥,而唔去求醫」。
若患上便秘問題,如何解決?胡教授稱,最基本是每天喝足8杯水,即約2公升的容量,「多吃水果、蔬菜,有時可吃油脂的食物,如點心」。他提醒,有人或會偏愛「重口味」,但原來吃得太鹹,會令腸道減慢蠕動,加劇便秘情況
記者︰李盛芝
醫生指出,缺少水份會令腸道活動力不足,造成便秘問題。(iStock)
胡志遠教授
中醫陳圳堅
欄名: Healthy Lif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